
5分
包邮结髻记
古典梵语戏剧名著之一,取材于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 ISBN:978754751581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78页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47515815 ; 978-7-5475-1581-5
本书特色
《结髻记》(Ve?īsa?hāra)是古典梵语戏剧名著之一,取材于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结髻记》是六幕剧,以《摩诃婆罗多》中的十八天大战为背景,围绕怖军发誓为黑公主报仇雪恨这个主题展开故事情节。
全剧风格刚健,充满激动人心的戏剧场面和英雄情味,后来的梵语诗学著作普遍将此剧作为古典梵语戏剧和诗歌艺术的范例加以称引。
内容简介
《结髻记》是古典梵语戏剧名著之一, 取材于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 这部史诗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 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结髻记》是六幕剧, 以《摩诃婆罗多》中的十八天大战为背景, 围绕怖军发誓为黑公主报仇雪恨这个主题展开情节, 着重揭露暴君难敌的荒淫无道和专横跋扈, 颂扬怖军和黑公主不甘屈辱的复仇精神。全剧风格刚健, 充满激动人心的戏剧场面和英雄情味, 后来的梵语诗学著作普遍将此剧作为古典梵语戏剧和诗歌艺术的范例加以称引。
目录
结髻记
剧中人物
序幕
**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六幕
作者简介
【印度】跋吒•那罗延,生平事迹不详,约生活在7-8世纪印度,据传为曲女城的婆罗门。
黄宝生,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毕业,1965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印度古代文学》《导读》《梵语文学读本》;译著有《梵语诗学论著汇编》《奥义书》《薄伽梵歌》等。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