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6551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40页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560655147 ; 978-7-5606-5514-7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作战概念概述、分布式作战、多域战、穿透性制空、远距空中优势、OODA2.0、混合战争、马赛克战和新型作战概念间的异同和联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新型装备作战概念设计、发展论证、体系规划、作战使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9章。内容包括作战概念概述、分布式作战、多域战、穿透型制空、远距空中优势、OODA 2.0、混合战争、马赛克战以及新型作战概念间的异同和联系。

目录

第1章 作战概念概述 1 1.1 美军作战概念的内涵 1 1.2 美军作战概念研究的流程 2 1.3 国内对作战概念的认识 2 1.4 中美作战概念内涵差异对比 3 1.5 作战概念研究对装备发展的牵引作用 3 第2章 分布式作战 5 2.1 分布式作战概念解析 5 2.2 分布式作战的典型概念 6 2.2.1 空中分布式作战 7 2.2.2 航空航天战斗云 21 2.2.3 海上“分布式杀伤” 25 2.2.4 空间分散体系结构 39 2.2.5 分布式防御 41 2.3 分布式作战概念提出的背景 42 2.4 对分布式作战概念的深化认识 44 2.4.1 分布式作战是战场“物联网” 44 2.4.2 智能手机的启示和借鉴 45 2.4.3 分布式作战对作战协同样式的改变 47 2.4.4 对分布式作战网络的认识 50 2.5 对分布式作战典型作战样式的认识 51 2.5.1 分布式作战典型作战样式描述 51 2.5.2 “云协同”作战样式 52 2.5.3 “云感知”作战样式 54 2.5.4 “云射击”作战样式 56 2.6 分布式作战可能带来的作战变革 56 2.6.1 作战方式的变革 57 2.6.2 OODA环闭合方式的变化 57 2.6.3 空中作战组织方式的变化 57 2.6.4 作战指控和战场管理方式的变革 57 2.6.5 空中作战体系的综合作战效果*大化 58 2.6.6 装备发展方式的变革 58 2.6.7 平台自主集群战概念 58 2.7 制约分布式作战概念的因素 59 2.7.1 战场网络稳定可靠问题 59 2.7.2 人工智能适用性问题 59 2.7.3 作战规则生成验证问题 60 第3章 多域战 61 3.1 “多域战”作战概念解析 61 3.1.1 “多域战”概念描述 61 3.1.2 “多域战”概念发展概况 62 3.2 对“多域战”概念的认识 64 3.2.1 “多域战”概念动因分析 64 3.2.2 “多域战”概念对美国陆军建设的牵引作用 65 3.3 美国空军对“多域战”概念的研究探索 66 3.3.1 多疆域指挥与控制概念的内涵与实践探索 66 3.3.2 多疆域指挥与控制概念的意义 67 3.4 美国海军陆战队对“多域战”的研究探索 68 3.4.1 对抗性环境中的濒海作战概念提出的背景 68 3.4.2 对抗性环境中的濒海作战概念的主要内容 69 3.5 “多域战”概念可能产生的作战变革 71 3.5.1 军兵种的作战范围将大幅拓展 71 3.5.2 军兵种的作战要素将联合使用 71 3.5.3 指挥与控制方式将可能发生变革 72 3.5.4 认知域作战还需进一步观察 72 3.6 实现“多域战”概念可能存在的困难 73 3.6.1 指挥体制的变革 74 3.6.2 军兵种机制的制约 74 3.6.3 能力重复建设的问题 74 第4章 穿透型制空 75 4.1 “穿透型制空”概念解析 75 4.2 “穿透型制空”概念牵引发展的装备 77 4.2.1 小型先进能力导弹(SACM) 77 4.2.2 下一代轰炸机B-21 78 4.2.3 未来战斗机PCA/F-X 80 4.3 “穿透型制空”概念可能产生的作战变革 81 4.4 对“穿透型制空”概念的深化认识 82 4.5 对“穿透型制空”概念存疑的问题 84 第5章 远距空中优势 86 5.1 远距空中优势概念解析 86 5.1.1 远距空中优势概念提出的背景 86 5.1.2 远距空中优势概念描述 87 5.2 制空武库机概念解读 90 5.2.1 制空武库机概念描述 90 5.2.2 对制空武库机概念的认识 92 5.3 制空武库机概念适应性分析 93 5.3.1 隐身空战内在规律的初步认识 93 5.3.2 隐身空战内在规律的影响因素分析 95 5.4 制空武库机概念的制约因素 97 第6章 OODA 2.0 99 6.1 OODA1.0作战环概念解析 99 6.2 “能量机动性”理论 100 6.3 “信息机动性”理论(OODA 2.0) 100 6.4 对“信息机动性”理论的认识 101 第7章 混合战争 105 7.1 “混合战争”概念解析 105 7.1.1 “混合战争”概念的提出 105 7.1.2 “混合战争”理论的实质 105 7.1.3 “混合战争”理论的内涵 106 7.1.4 “混合战争”理论的主要思想 109 7.2 “混合战争”概念提出的背景 110 7.2.1 “混合战争”的雏形 110 7.2.2 “混合战争”概念提出的历史动因 111 7.2.3 “混合战争”概念的实践应用 114 7.3 对“混合战争”概念的认识 114 7.3.1 “混合战争”概念转变美军威胁判断的新动向 114 7.3.2 “混合战争”概念引发美军作战理念的新变革 115 7.3.3 “混合战争”概念提升美军作战运用的新方式 116 7.3.4 “混合战争”概念推进美军力量建设的新模式 117 7.3.5 “混合战争”概念指明美军全面转型的新方向 117 7.3.6 “混合战争”概念的局限性 118 7.4 “混合战争”概念对美军作战和装备建设的影响 119 第8章 马赛克战 121 8.1 “马赛克战”概念解析 121 8.1.1 “马赛克战”的概念内涵 121 8.1.2 “马赛克战”的体系构成 122 8.1.3 “马赛克战”的基本特征 123 8.1.4 “马赛克战”对作战效能的提升 124 8.2 “马赛克战”概念提出的背景 125 8.2.1 “马赛克战”概念产生的动因 125 8.2.2 “分布式、集群、协同、多域”作战概念 126 8.2.3 “分布式、集群、协同、多域”作战概念的*新发展 130 8.2.4 “马赛克战”的*新发展——“空战演进”项目 131 8.3 “马赛克战”概念可能带来的作战变革 132 8.3.1 “马赛克战”对未来空战的影响 132 8.3.2 “马赛克战”对未来海战的影响 132 8.3.3 “马赛克战”对未来陆战的影响 133 8.4 制约“马赛克战”概念的因素 133 8.4.1 “马赛克战”概念的关键技术 133 8.4.2 “马赛克战”概念需要解决的问题 135 第9章 新型作战概念间的异同和联系 137 参考文献 139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