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3821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03页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511738219 ; 978-7-5117-3821-9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认知综述、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认知的理论基础、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认知的相关研究。内容包括: 创伤后应激障碍概述 ;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认知受损等。

目录

1 创伤后应激障碍概述

1.1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

1.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范式

2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认知的理论基础

2.1 警报信号理论

2.2 双表征加工模型理论

2.3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认知的动物模型

2.4 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受损的神经机制

3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认知的相关研究

3.1 创伤个体注意控制、焦虑及情绪对闯入记忆的影响

3.2 高低创伤经历个体的Stroop干扰效应及性别差异研究

3.3 创伤模拟情境下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4 研究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讨论

4.2 主要研究结论

4.3 已有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展开全部

节选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对经历、目睹或遭遇到创伤性事件而导致的一种非正常的心理障碍,具有强烈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 闯入记忆、情感麻木和回避、高度警觉(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PTSD 对个体各方面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创伤性事件不仅包括战争、自然灾害等重大灾难性事件,且包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如创伤性分离、遭遇背叛、患病、人际纠纷。因此,创伤事件是一切能够引起心理创伤的事件的总和,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个体即创伤个体。创伤个体不同于PTSD,只有少部分创伤个体会发展为PTSD。 关于创伤个体的认知功能研究不断增多, 包括临床和非临床的被试,均得到相似的结果 (Flaks et al., 2014)。不过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PTSD 被试上,关于非临床创伤个体认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人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创伤事件,尽管很多创伤经历并没有达到PTSD 症状学的诊断标准,但是创伤事件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是内在的、不易觉察的,而这部分群体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容易被忽视了。

作者简介

杨慧芳,女,湖北武汉人,1977年生,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学士。 主要研究临床认知心理、创伤个体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先后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3篇获人大《心理学》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各级别项目共9项。 张长征,男,安徽芜湖人,1979年生,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精神障碍(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神经机制与干预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批专利三项,合作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课题十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