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78477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32784776 ; 978-7-5327-8477-6

本书特色

是性行为塑造了人类的文明还是人类文明决定我们的性行为?为什么只有人类才会大规模的同类相残?人类——这种全身裸露的猿,在动物学家莫利斯眼里是什么样子?
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裸猿三部曲”享誉全球50多年。50年过去了,但我们依然无法正视那个“动物的”自己。
2012年《新科学家》评选出的“帮助改变世界的十大大众科学书籍”中,第六本是《裸猿》。评奖语写:“《裸猿》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涉及的主题有人类进化、性行为、育儿、探索、领地、进食、安抚以及人与动物的比较。读者从中顿悟: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远古的祖先息息相关,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在树栖猿—地栖猿—狩猎猿的进化过程中确定的。”

内容简介

现存的猴类和猿类共有193种,其中的192种全身长毛,唯一例外的物种是一种全身裸露的猿类,即人类。莫利斯把人类称为“裸猿”,作为动物来研究,从起源、性行为、育儿、探索与游戏、争斗、觅食与进食、梳理与安抚等方面探讨了人类的生物行为。面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裸猿的反应是什么?他的反应与猴类和猿类的反应有何异同之处?他在哪方面有独特之处?他的奇特之处与他的演化过程有何关系?我们的基因不仅影响我们眼睛的颜色,以及我们的解剖特征,而且在决定行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每一种动物都从行为模式的继承中获益;没有理由认为,人会有所不同。

目录

绪论1

**章 起源

第二章 性行为

第三章 育儿

第四章 探索与游戏

第五章 争斗: 地位与领地

第六章 觅食与进食

第七章 梳理与安抚

第八章 人与动物

各章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译后记

《裸猿》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展开全部

节选

绪论
现存的猴类和猿类共有193种,其中的192种全身长毛。唯一例外的物种是一种全身裸露的猿类,他自诩为智人(Homo sapiens)。这个不同寻常、成就卓绝的物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他高级的动机,与此同时也花费同样多的时间来忽略他的基本动机。他引以为豪的是,他的脑容量在所有的灵长类动物中名列榜首,但是他的生殖器之大也使他在灵长类动物中位居**。对于这一事实,他却竭力加以掩盖,宁可把这一殊荣送给力大无穷的大猩猩。他精于言辞、敏于探索、拥挤群居,对于他这种猿类行为的基本情况,我们现在理应进行仔细的考察。
我是动物学家而裸猿是一种动物。所以他自然成为我笔下的描写对象。我拒绝再回避他,因为他的一些行为模式是相当复杂、令人印象深刻的。我研究他的理由是: 在变得博学多才的过程中,他仍然是一种没有体毛的猿类;在获得高尚的动机时,他并未丢掉自己土气而悠久的旧动机。这常常使他感到尴尬,可是他旧有的冲动伴随他的时间已有数百万年之久,而他新近获得的冲动至多不过数千年。而且,即使他想要挣脱整个演化史中积累在身的生物遗传,那是没有希望迅速办到的。如果他正视这个事实,他就不会那么忧虑,而会更有成就感。在这一点上,动物学家也许能助他一臂之力。
过去对裸猿的这一行为所做的研究中*奇特的特点之一是它们几乎总是规避裸猿一目了然的特征。早期的人类学家争先恐后地跑到*难如愿的地方去,企图揭示人类的特性。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那些死水一潭、长期停滞的文化中去。这些文化并不是典型的人类文化,它们在演化的过程中未获成功,故而已濒临绝境。如此这般调查以后,这些人类学家带回来的,是奇异的婚配习俗、奇特的亲属称谓、怪诞的原始宗教仪式。他们把考察原始部落所得的材料当作重要的核心材料,仿佛这些奇异的东西对了解全人类的行为*为重要。当然,他们的调查极为有趣、很有价值;它告诉我们,一群裸猿误入文化死胡同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它说明了在社会不完全崩溃的情况下,人的行为模式还能偏离常轨多远。但它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典型裸猿的典型特征。要揭示裸猿的特征,只能靠调查主流文化中一切普通的、成功的成员所共有的共同模式来完成,这些成员共同代表了绝大多数的主流文化。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说,这是唯一稳妥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对的是,老式的人类学家会争辩说,他们所研究的技术简陋的原始部落更接近问题的核心,先进文明的成员离问题的核心较远。我认为情况不是这样。当今之世生活着的、技术简陋的部落,并不是真正的原始部落,而是智力发展受挫的部落。真正的原始部落并没有经历几千年而存活到现在。裸猿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不断探索的物种;任何停滞不前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说必然是失败了的、“出了差错”的社会。这个差错使它停步不前,使这一物种不断探索的天性受到阻碍,使其了解周围世界的努力遭受挫折。早期人类学家在这些发展受阻的部落中所研究的特征,很可能正是干扰它们进步的特征。因此,如果以早期人类学家调查所得的信息为基础,去构建我们人类行为的总体模式,那就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比较接近问题的实质。他们把重点放在人类主要标本的临床研究上,遗憾的是,他们的许多早期研究,虽然没有受到早期人类学家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但是仍然有一些偏颇。不错,他们的理论建立在对人类主流文化中的社会成员所进行的临床研究上,然而他们所研究的个体,仍然不可避免地是在某方面异常的、残损的标本。倘若这些人心智健全、有所建树,因而是典型的个体,他们就不会去看精神医生了,也就不可能给精神病学家的信息库提供资料了。在此我又得声明,我无意贬低精神治疗和精神分析研究的价值。在人类行为模式如何崩溃这一点上,他们的见地非常深刻,他们的研究使我们大开眼界。我只不过觉得: 在探讨全人类基本的生物学特性时,如果太注重早期的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成果,那是不明智的。
(我应该补充说明,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的现状正在迅速变化。这两门学科中的许多现代学者已开始认识到他们早期研究中存在的种种局限,他们日益转向研究典型的、健全的个体。一位研究者*近说道:“我们过去的研究是本末倒置的。我们努力去研讨反常的东西,现在才亡羊补牢,把重点放在正常的东西上。”)
本书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搜集材料方面有三个主要来源: (1) 关于人类过去的信息,即古生物学家发掘的信息,以及凭借人类远祖的化石及其他遗存所了解到的信息;(2) 比较个体生态学家(comparative ethologist)研究动物行为所提供的信息,即通过详细观察许多不同的动物,尤其是与人类*接近的猴类和猿类所获取的信息;(3) 有关裸猿自身的信息。通过简明、直接地观察当代主要文化中成功的主流标本,了解其*基本的、*广泛的相同的行为模式,如此所能搜集到的有关裸猿的信息。
鉴于这一任务规模宏大,所以有必要使其略有几分简化的色彩。我的做法是,在很大程度上不考虑人类技术和语言的细节,只集中研究人类生活中与其他物种有明显可比基础的那些方面,诸如摄食、梳理、睡眠、争斗、交配、育儿等活动。面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裸猿的反应是什么?他的反应与猴类和猿类的反应有何异同之处?他在哪方面有独特之处?他的奇特之处与他的演化过程有何关系?
研讨这些问题时,我意识到要冒风险开罪人。有人不愿意认认真真考虑自身的动物属性。也许他们认为,我用赤裸裸的动物语言来探讨这些问题,有损于我们人类的形象。对此,我只能向他们保证,我无意贬低人类。还有人会因为动物学家侵入他们的专业领地而愤愤不平。然而我确信,这种研究方法极有价值;它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可是它对于揭示我们这个无与伦比的物种那纷繁复杂的本性,会给人以新的(在有些地方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启示,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章 起源
有一家动物园的一只铁笼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只有一句简单的说明——“这只动物是科学新发现”。笼子里关着一只松鼠,其四脚呈黑色,是在非洲捕捉到的。非洲大陆上过去从未发现过黑足的松鼠。人们对它毫不了解,还没有给它命名。
对动物学家来说,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它独特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它与现在已知的、已为动物学家所描绘过的366种其他种类的松鼠有何区别?由于某种未为人知的原因,在松鼠这一科动物的演化史上,这只松鼠的祖先分离出来,成了一支独立的繁殖种群。什么环境因素使它们分离出来以后成为新的物种呢?起初,新的变化趋势一定是微不足道的,只反映在某一地区的一小群松鼠身上,它们发生轻微的变异,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力。但是,在变异的初始阶段,它们还能与附近的近亲交配并繁殖后代。这个新的亚种在当地的特殊环境中,较之其他的亚种略占优势,但它仅仅是一个亚种,很容易湮灭,任何时候都可能重新融入松鼠科的主流品系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新的亚种日益适应其独特的环境;果如此,总有一天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它们从近亲中分化出来,而不与之发生混血,对它们的演化将更为有利。到了那个阶段,它们的社会行为和性行为将发生特别的变化,使其与别的松鼠难以交配并*终完全不可能交配。初期的变化可能是解剖学上的变化,它们更适应当地的食物,后来它们求偶的叫声和炫耀的行为也会随之变化,以确保它们吸引的配偶全都是新的亚种。*后,一个新的物种终于在演化中产生出来。这是一个独立的、与别的松鼠显然有别的新物种,一种独特的生物,即第367种松鼠。
这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尚未确定种属关系的松鼠,我们在观察它时,对它上述的演化情况只能进行猜测。只有一点我们能够确信,那就是皮毛的斑纹,即其四脚上的黑色毛发。这一点说明,它是一种新发现的动物。但是,皮毛的斑纹仅仅是外表的体征,正如病人的皮疹只能是医生诊断的线索一样。如果真要弄懂这一新的物种,我们只能将这些线索作为起点,它们只能说明有东西值得我们深究。我们可以猜想这只动物的历史,但这样做既轻率冒昧,又充满风险。相反,我们的**步必须要稳重谨慎,我们只给它贴上一个简明的标签,把它叫作非洲黑足松鼠。对于它行为的各个方面以及身体结构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必须做出详细的观察和记录,看看它与别的松鼠有何异同之处。然后,我们才能一点一滴地积累资料,逐渐拼合出它的全部历史。
我们研究诸如此类的动物,有一个*大的优势: 我们自己不是黑足松鼠。这个研究对象迫使我们谦虚谨慎,而这种态度正逐渐成为正确的科学研究。可是,如果研究对象变成了人这种动物,事情就变得不同,令人沮丧的不同。动物学家习惯实事求是地把动物当作动物来研究,即使对他们来说,一旦研究对象换成了人,也难以避免带着人的高傲,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带进科学研究中去。不过,我们可以尽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主观因素,其办法是有意识地以谨小慎微的态度去研究人,仿佛他是放在解剖台上的另一个物种,一种新奇的动物,等待着我们去分析。那么,我们能够从何处着手呢?
…… 据信,这一理论说明,我们今日何以能在水中游得像鱼儿那样自如,而我们现存的*近的亲属黑猩猩在水中真像是秤砣落水、很快溺毙。它还能解释我们流线型的身体和直立行走的姿态。直立行走的姿态大概是踩水进入深水区所形成的。它能说明我们身上汗毛奇怪走向的轨迹。仔细观察表明,我们背上汗毛的走向与其他猿类的情况不同。我们的汗毛成对角线走向,向后面偏中间方向指向脊柱。这样的走向正是游泳时水流过背部的方向。它说明,假如背上的毛发先变化走向而后才脱落的话,这个走向的变化正是为了减少游水时的阻力。同时又有人指出,我们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所有的灵长类动物中,唯独我们才有一层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被说成是与鲸鱼或海豹的脂肪对应的机制,是补偿和防止能量消耗的装置。他们强调指出,没有人提出任何其他的理论来解释我们这一解剖特征。甚至连我们的手掌感觉非常敏锐这一特征,都被用来支持这个水生演化理论。毕竟,一只相当粗糙的手可以握住棍子和石头;可是在水中摸食物却需要一只感觉细腻而敏锐的手。也许,从树上走下地面生活的猿类,*初就是在水中取食而演化出了一双异常灵敏的手,然后又把它们传给后来的狩猎猿的。*后,水生论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专家寻找人类化石演化中*重要的缺失的一环时,四处碰壁、一无所获;水生猿理论指出,如果专家们不辞辛苦,到100万年前的非洲海岸边去搜寻,就可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那个缺失的一环了。
可惜,海滨搜寻化石的研究尚未开展。然而,尽管水生论有许多吸引人的间接证据,可是它缺乏扎扎实实的支持。它能干净利落地解释许多特征,可是它反过来要求人们接受假设的重大阶段时,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支持。(即使*终证明这一假设有确凿的证据,它也不会和现在已被普遍接受的人类演化设想相冲突,现在的理论认为狩猎猿是由陆居猿演化而来的。水生论只能说明,陆居猿接受了一场相当隆重的洗礼仪式。)
另一个论点的思路完全不同。它认为,体毛脱落不是适应自然环境的反应,而是一种社会因素造成的倾向。换言之,它的产生不是一种机械装置,而是作为一种物种标记。一些灵长类动物身上有裸露部分;在有些情况下,它们似乎是物种的标记,使同类能彼此识别,亦能使猴或猿据此识别其他物种的灵长类动物。狩猎猿体毛脱落被认为仅是被自然选择任意选中的特征,它只是偶然成为这个物种的物种标记。当然赤条条裸露的躯体使裸猿很容易识别,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要达到同一个目的,本来有大量的并不那么急剧变化的方式可供选择,而且还可以不牺牲一层保温的“毛衣”。
与此思路相同的还有另一种意见。它把体毛脱落描绘成性信号的延伸。据称,雄性哺乳类总的来说比雌性毛多;裸猿拓展了两性在这方面的差别,因而其雌性对雄性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脱毛的倾向亦影响雄性,但是影响程度较轻,它们留下特殊的毛发与雌性形成鲜明的对照,比如胡子。
上述*后一个观点能圆满解释裸体的性别差异。但是,它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 体毛脱落后其保温功能也随之失去,为了外表更富于性感而牺牲保暖机制,这个代价不低;即使有皮下脂肪作为保温的部分补偿手段,这个代价也太高。这个意见还有一种略加改头换面的翻版: 与其说是裸体的外表更富于性刺激,不如说是裸体在抚摸时更富于性刺激。可以认为,由于裸露的皮肤在性接触中对感官的刺激,雌雄两性对性刺激都会变得高度敏感。在配偶关系趋于固定的演化过程中的物种,裸体的刺激会使性活动更加兴奋;由于加强了性交的报偿,配偶关系就得到加强。也许,对裸体*常见的解释是,它是作为一种散热的手段而演化出来的。狩猎猿走出阴凉的森林,它经受的高温是前所未有的。据信,它脱去“毛衣”是防止身体过热。从表面上看,这一假设颇有道理。因为我们今日在炎热的夏日里的确要脱去夹克衫。但是这个说法经不起仔细推敲。首先,原野上生活的动物(与我们的躯体大小相差不多的动物)中,除了裸猿,没有一种脱去了体毛。假如事情如此简单,我们就能指望见到裸体的狮子和豺狗。事实刚好相反,它们都遍身长着短毛,且相当浓密。裸露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当然可以增加散热的机会,但是它也增加了吸热的机会,而且在直射的阳光下皮肤有被灼伤的危险——皮肤被灼伤的危险,每一位进行日光浴的人都是知道的。有人在沙漠中做过试验,结果证明: 穿轻薄的衣服可以减少水分散发,因而减少热量散失;然而与此同时,人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也可以因此而大大减少,比完全裸体所吸收的热量要少55%。在高温气候中,阿拉伯人喜爱的那种质地厚、款式肥的长袍,比轻薄服装的防护效果还好。它既可以减少进入身体的热量,又可以容许罩在长袍里的空气流通,有助于汗液挥发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显而易见,情况比乍看之下复杂得多。体毛是否脱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温度的高低和太阳直射的程度。即使气候有利于脱毛,换言之,即使气候相当热但不太热,我们仍须解释,裸猿的皮肤与其他原野上食肉动物的皮肤为什么显著不同。
我们有一个办法对此作出解释,它也许会对我们变成裸猿的整个问题作出一个*佳的解答。狩猎猿和它的竞争对手食肉动物之间的基本差别是,它的体质不适于疾如闪电的冲刺,亦不能使它与猎物比耐力,它追踪猎物的速度不能与食肉动物相比。然而,它恰恰又必须具有追踪猎物的速度与耐力。它成了好猎手,因为它的脑子更发达,这使它用上了更巧妙的策略,制造出更致命的武器。尽管如此,狩猎活动仍然对它的体质构成了很大的压力。追踪猎物至关重要,它再苦再累也得忍受。但是,在追踪猎物的过程中,它一定会觉得热不可支。因此就产生了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迫使其解决体温过高的问题,任何微小的降温机制都有助于这个自然选择,即使它意味着其他方面会做出一些牺牲。毫无疑问,这是毛猿转化为裸猿的关键因素。加上幼态持续机制的推动,再加上前述的体毛脱落的次要好处,这个论断应当是站得住脚的。由于体毛脱落、体表汗腺增加,可以达到相当有效的降温目的;不是为了适应原有那种每分钟不停进食的生活,而是为了适应追捕猎物狂奔猛跑的生活。结果,体表盖上一层汗液的薄膜,它那暴露在空气中的、劳累的肢体和躯干都盖着一层汗水,挥发的汗液就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了。
于是,我们面前就出现了这种直立行走、猎杀动物、武器精良、守卫领地、幼态持续、大脑发达、赤身露体的裸猿,它的祖先是灵长类动物,它在演化中变成了食肉动物,它终于站立起来准备征服世界了。然而它还是一个新生的、试验性的物种,新的行为方式需要不断完善。它的主要麻烦是由文化发展和遗传变化的不平衡引起的。它的文化进步突飞猛进,总是走在任何新的遗传基因变异的前头。而它的基因则较为稳定,老是掉在后面。它常常体会到: 尽管它在改造环境中取得了巨大无比的成就,可是它骨子里仍然是一只地地道道的裸猿。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将其历史搁置下来,看看它今日的命运。现代的裸猿究竟有一些什么行为举止?它如何对付历史悠久的饮食、争斗、择偶、育儿等问题?它的电脑般的大脑在多大程度上调整自己作为哺乳类动物的冲动?也许它不得已对自己的这种冲动作了过多的让步,而它又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我们且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生物进化科普作家、电视节目撰稿人和主持人、艺术家,历任伦敦动物园哺乳动物馆馆长、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牛津大学特聘研究员。 从“裸猿三部曲”起,他一共创作了20多种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且长销不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