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2089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6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68920896 ; 978-7-5689-2089-6

本书特色

一本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科学之书,重新定义男性和女性。 面对任何基于性别刻板印象产生的不公偏见,请在本书指导下予以回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女性存在的新科学, 旨在通过科学路径纠正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影响。有关女性的科学研究始终存在固有偏见, 从智力到情感, 从认知到行为, 科学在不断告诉我们, 男人和女人是根本不同的。但一波巨大的研究浪潮如今正在刷新我们的固有偏见, 两性之间的差异正在被重新定义。在本书中, 广受好评的科学作家安吉拉·赛尼将一系列令人着迷且极其必要的关于女性的全新的科学知识编织在一起, 揭示女性的身体和思想是如何*终被重新发现的。她通过讲述个人故事、阐明前沿的研究, 结合生物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与神经科学的众多视角, 来探索更加深层的女性存在的个人和社会意义。

目录

导 言

**章??女性逊色于男性

第二章??女人更容易生病,但比男人活得更久

第三章??生而不同

第四章??女性大脑中缺失的五盎司

第五章??女性的工作

第六章??挑剔而不忠贞

第七章??为什么要由男人统治

第八章??不死老妪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导言(节选)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影响着决策者,诸如堕胎权、赋予女性投票权,以及学校该如何教育我们,等等。这批人塑造了我们对自身心灵和身体的看法,也影响着我们彼此的关系。当然,人们期待科学家给出客观事实,同时也相信,科学所讲述的肯定是没有偏见的故事。这个关于人类的故事,起始于人类演化的开端。
可是,一旦这个故事牵涉女性,其中就有太多的错误。我当时大概16岁,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下午,在位于伦敦东南部的学校操场上,我仰头看着自己制作的火箭直冲云霄。当时我被选为学校首个科学兴趣小组的组长,刚从这个书呆子式的胜利中走出来,我便组织了一个小型火箭制作活动,这一天是火箭升空的日子。一切都非常完美。发射前一晚,我还计算了现有制作材料对于确定要来的人是否充足。
我根本用不着担心这些。因为当天我是唯一到场的人。不过,我的化学老师,善良的伊斯特布鲁克(Easterbrook)先生,*后还是留下来帮我完成了活动。
如果你是一个这样成长起来的怪咖,应该知道自己有多孤独;而如果恰好你又是一个女怪咖,就会觉得越发孤独。当我读到中学六年级时,我是化学班的8个学生中唯一的女生。在数学班的12个学生中,我也是唯一的女生。几年后,当我决定学习工程专业时,我发现自己是9个人的班级中唯一的女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没什么变化。妇女工程协会(Women’s Engineering Society) 在2016年收集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只有9%的工程人员是女性,而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女性的比例也刚过15%。一项来自WISE(Women in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缩写,这是英国一家旨在促进女性在科学、工程学和技术等领域发展的组织)的数据显示,2015年,女性在这些领域中的人数比例略高于14%。按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提供的数据,尽管有接近一半的科学工作者是女性,但她们在工程学、物理学和数学领域仍表现出弱势。
16岁的我,一个人站在学校操场上,当然想不通。我家一共有三个女孩,数学方面都非常出色。在我就读的学校,女孩和男孩在成绩表现上向来势均力敌。根据妇女工程学会的数据,在英国中学的入学水平考试中,参加人数和核心科学与数学科目的考试成绩中几乎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实际上,如今女生比男生更有可能在这些科目上取得*高分。在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科学和工程学学位差不多有一半都颁发给了女性。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坚持从事科学工作的女性似乎越来越少。在各个领域的*高层,她们都是明显的少数。无论我们把目光放到什么时代,情况大抵都是如此。从1901年到2016年,共有911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女性只有48位,这些女性获奖者中有16位是诺贝尔和平奖,14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菲尔兹奖是当今数学领域的*高荣誉,目前只有出生于伊朗的数学家玛丽安·米尔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在2014年得过一次。
我从大学毕业几年以后,2005年1月,哈佛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对这一差距给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解释。他在一次私下会晤中表示,精英大学中缺少**女性科学家的背后原因,或许某种程度上涉及“固有天分问题”这样一个“不幸的事实”。换句话说,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差距。虽然仍有少数学者为他辩护,但总体而言,萨默斯的言论引起了众怒。不到一年,他就辞去了校长职务。
但是,始终存在各种轻微的质疑之声。
或许萨默斯敢于把这种话说出来,但有几个人没有产生过诸如此类的念头呢:两性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与生俱来的本质差异,这种差异让我们彼此分立;女性大脑与男性大脑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解释了为何我们很少看到女性在科学领域中担任**职务。这种半遮半掩的不确定性正是本书的核心。疑虑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女性注定无法与男性平起平坐,就是因为女性在身体和思想方面不如男性。
即便到了今天,我们对宝宝的期望仍以粉色和蓝色填充;我们给男孩买玩具卡车,给女孩买洋娃娃,当他们喜欢诸如此类的玩具时,我们就会很开心。这些从小就有的差别对待,反映出我们内心的想法:男女之间存在着一条生物学分界线,也许正是这种差异塑造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受到观念的引导,而数十年的科学研究则强化了固有观念,比如男人喜欢见异思迁,女人更愿意从一而终,等等。放眼历史,到处都充斥着此类性别迷思。当我们想象早期人类的生活时,映入脑海的是强壮的男子飞奔在丛林中寻找猎物,而柔弱、温柔的女人待在家里照看炉火和孩子。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由于身体更高大、更强壮,男性天然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更好地理解自己、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我们当然会求助于生物学。人们相信只有科学才能够解除这些暗暗的、吹毛求疵的感觉,因为似乎无论通过多少平权立法,这种感觉永远挥之不去 —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可实际上,我们的生物学甚至可能会对已然存在于世界各地,并将继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做出解释。
很明显,这是一个危险的领域。女权主义者尤为强烈地反对由生物学来定义我们的生活。许多人相信,在争取基本权利的过程中,科学说法不应成为考虑因素。他们说,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当然没错,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忽视生物学。如果两性之间确实存在差别,我们当然想要知道。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更公平的社会,就需要能够理解这些差异、适应这些差异。
问题在于,科学给我们的答案并不总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当我们向科学家寻求解决方案时,会假设他们是中立的。我们觉得科学方法不可能带有偏见,也不会算计女性。但我们错了。为什么科学领域中女性如此之少?这个谜题对于理解为什么存在诸如此类的偏见至关重要。不是因为它透露了女性的能力,而是因为它解释了:虽然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为之奋斗,但科学仍然未能使我们摆脱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危险迷思。女性在现代科学领域中所占的比例严重不足,因为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人们认为她们在智力上逊色于男性,故意将其排除在科学领域之外。因此,科学机构同样歪曲了关于女性的整体情况,也就毫不奇怪了。这反过来也扭曲了科学的面貌,甚至扭曲了如今它所表达的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安吉拉·萨伊尼,牛津大学工程学硕士,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员,英国科学记者、节目主持人,曾出版:《极客帝国:一个宅在实验室里的古怪民族如何撼动世界》。同时为《科学》《连线》《卫报》《新科学家》等各大刊物供稿。她也是BBC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曾获得由英国科学作家协会和美国科学进步协会颁发的奖项,并被评为欧洲年度科学记者。
译者简介
李贯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任教于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哲学研究所。译著有:《情感的演化:20世纪情绪心理学简史》《从柏拉图到维尼熊 : 哲学经典导读》《人文科学宏大理论的回归》《厕所里的哲学》《大卫·休谟:启蒙与怀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