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84267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8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18426768 ; 978-7-5184-2676-8
内容简介
酒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由于酒的风味组成非常复杂,因此发现酒的质量之美是一门技术活,酒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学习一定的白酒知识,正确掌握品酒技能,是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酒类爱好者和消费者鉴赏水平的重要基础。 每一门专业知识都博大精深,白酒也一样,如果能从宏观上系统地把握一门专业知识体系,对学习和创新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品评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现有的品评图书,注重专业性,让非专业人员学习起来难度大,不易掌握。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能让不同背景的人员能够迅速学会白酒相关知识、品酒技能、白酒酒体设计技能、名优白酒真伪鉴定技能,并且做到易学易会,而且终身难忘,笔者根据多年在酒类研究、酒类感官品评、消费者科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及在酒类品评技能培训教学方面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国内独特的酒类培训教学体系,即“一体系三技术”。一体系是指白酒的天龙八部知识体系,三技术是指“六脉神鉴”品酒技术,“勾三调四”的白酒勾调技术及“六道轮回”的名优白酒真伪鉴定技术。 《笑傲白酒江湖之宝典》的读者定位是酒类销售人员、酒类爱好者、酒类科研人员和酒类从业人员等。
目录
**节 学习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白酒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 白酒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 酒酒归饮,中国白酒之概论
**节 酒与白酒
第二节 白酒产业
第三节 饮酒与健康
第三章 七步成师,逐步修炼以成师
**节 感官与感觉
第二节 白酒品评的四要件
第三节 七步成师
第四章 六脉神鉴,白酒品鉴之利剑
**节 品酒四诊
第二节 建立品酒的三观
第三节 白酒品评的“六脉神鉴”
第四节 影响品评的主观因素
第五章 勾三调四,白酒勾调之利器
**节 认识白酒勾调
第二节 科学认识新工艺白酒和勾兑
第三节 勾三调四勾调法的简介
第四节 勾三调四勾调法的口诀
第五节 勾三六四全五的解读
第六节 勾三调四勾调法实践示例
第七节 酱香型白酒的勾调
第八节 基酒是酒体勾调的前提
第六章 六道轮回,鉴别白酒之真伪
**节 认识真假酒 198
第二节 六道轮回鉴真伪体系
第三节 六道轮回鉴真伪的详细介绍
第七章 食全酒美,美美与共之原则
**节 什么是美美与共
第二节 美美与共的文化
第三节 美美与共之基本原则
第四节 食物与酒的化学反应
第五节 美美与共的酒美原则
第六节 食配白酒的建议
第八章 知行合一,感官消费之科学
**节 感官消费者科学
第二节 可用于白酒感官测试的方法
第三节 感官消费者科学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节 感官评价和消费者科学部门
第九章 身怀六甲,酒品创新之主线
**节 酒品创新的意义
第二节 酒品创新方向的探讨
第三节 世界其他烈酒
第四节 鸡尾酒
第五节 预调酒
第六节 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白酒的创新解析
附录
参考文献
节选
诗中的**句和第二句描述了生物、地球和人类出现的时间,从目前来看,地球和其他星球*大的区别就是地球上有生物,更为神奇的是地球上还有人类。按照进化论,应该是先有地球,再有生物,*后有人类,三者出现的时间分别为50亿年前,40亿年前和500万年前。 第三句的“鸦片战争分五古”,是指鸦片战争将历史时期分为古代和近代,它是古代和近代的分水岭。 第四句的“远古伏羲追到盘”,是指远古时期从伏羲氏向前追溯到盘古开天辟地时,即500万年前到1万年前。 第五句的“太古三皇和五帝”,是指从伏羲到三皇五帝时期属于太古时期。即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第六句的“上古夏禹下到献”,是指上古时期是从夏朝一直到汉献帝。夏朝起始于约公元前2000年。汉献帝大约是公元200多年。 第七句的“中古魏晋到隋唐”,是指中古时期是从魏晋一直到唐朝,大约从公元300年到公元900年。 第八句的“近古宋元明清前”,是指近古是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的鸦片战争前这一段时期,大约从公元900年到公元1840年。 关于酒的起源时间虽然很难准确进行考究,但是关于酒的兴起,则有更多的文字记载,有人将这些材料用来证明酒起源的时间,由“酒九归一”的酒的演变发展理论来看,这应该是不准确的,其实这时候的酒已经演变到了第三个阶段,甚至第五个阶段,酒已被广泛接受,酿酒技术开始得到推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酒的起源应该在此之前。关于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很多,总结起来,有“远猿太黄上仪康”之“四说”流传比较广,下面将这“四说”分别进行具体的介绍。 1.起源于远古猿酒之说 猿酒即猿猴所造之酒,猿猴造酒的事发生在远古时期。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考古发现也很少,关于这时期的事情,都是后人所写,是传说的记录,也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听起来都像神话故事,按照现代人的思维甚至难以理解。 远古时期的传说很多,其中就有一个关于猿猴造酒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当人类还处在未进化完成的猿人时代,已经有猿猴会酿酒了。“猿猴造酒”的说法听起来似乎荒唐可笑,但是按照现代所掌握的酿酒原理来看,其实还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猿猴造酒在古籍中已有很多记载,其中清代成书的《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明确提到了猿酒之说,原文为“粤西于乐府中多猿,善采百花酝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日猿酒。” 根据现代酿酒理论,水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小分子糖,而谷物粮食则主要含有大分子的淀粉,也就是说水果可以不经过糖化就可以直接发酵,而且水果上聚集的酵母菌也远高于粮食谷物,另外水果的含水量也是远高于粮食谷物的,因此,如果水果不能被及时吃掉的话,时间稍稍一长,少则一两天,多则一星期,就可以被其自身所携带的微生物发酵,水果所含的可发酵性糖类就会被野生酵母转化成酒精,也就是酒的核心成分。 2.起源于太古黄帝之说 《黄帝内经·素问》成书于汉代,根据该书的记载,黄帝与古代的医疗专家岐伯在讨论医学问题时,明确提到了“汤液醪醴”四个字。这里的醪和醴都是酉字作为偏旁,和酒都有关系。后人据此就推断,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明确有酒了,黄帝属于太古时期,如果这是事实,说酒起源于黄帝时期是不为过的。但是大家都认为《黄帝内经》不是黄帝写的,而是后人假借黄帝之名而写的书,里面关于黄帝的对话是不是事实,目前还没有其他可以辅证的材料,因此,其可信度有待进一步考证。 3.起源于上古仪狄之说 《酒诰》中有一段关于酒的文字记载,原文为“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日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酒诰》是晋朝的文人江统撰写的,这段文字里明确说到了酒,内容也是在描述酒的起源,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晋朝人也在探讨酒的起源,对我们来说,至少可以得到的信息是晋朝已经非常明确有酒了。 成之帝女说的就是仪狄,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和夏禹的女儿不但认识,关系还应该不错。《世本》中明确记载有“仪狄始作酒醪”,《吕氏春秋》中也有“仪狄作酒”的文字。这些都说明仪狄在酒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 ……
作者简介
李红,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国家白酒评酒委员,国家一级品酒师,国家高级酿酒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与传统发酵部副主任,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钱江特聘专家,珠江科技新星,徐州“双创”人才,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访问学者,曾在英国Bri(英国酿酒研究国际)从事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项目围绕酿酒企业关心的问题开展,解决科学问题,进行技术开发转化工作,多个课题取得一定的理论突破,技术成果在企业实现应用。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论文十几篇,获奖论文十几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取得科技成果十余项,其中,****水平六项,八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十余项。 创建了“天龙八部”白酒知识体系、“六脉神鉴”白酒感官品评体系、“独孤九鉴”白酒酒体设计体系、“六道轮回”白酒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食全酒美”美食美酒搭配理论。
-
餐桌上的中国史
¥27.3¥58.0 -
随园食单
¥16.4¥48.0 -
水果猎人-关于自然.冒险.商业与痴迷的故事
¥24.9¥38.0 -
陆羽茶经诵读-注音版
¥12.5¥26.8 -
大众菜谱 (第三版)
¥5.2¥13.0 -
营养早餐60套
¥4.3¥11.5 -
完全咖啡知识手册(升级版)
¥38.4¥68.0 -
甜品师的甜品诗
¥30.3¥59.8 -
不白吃漫画超有趣的食物简史
¥27.7¥62.0 -
本味家常菜 : 凉拌、小炒、汤煲3688例
¥14.6¥39.0 -
蔬.果.香料.谷物-食物与厨艺
¥46.4¥69.8 -
家庭自制冷饮300例
¥4.1¥9.0 -
普洱茶收藏学
¥15.7¥49.0 -
蔬食记忆
¥18.9¥45.0 -
食材前期处理指南
¥19.2¥45.8 -
DK生活.轻松玩烘焙
¥24.1¥68.0 -
111种面包
¥12.9¥35.0 -
一看就想吃的中式面食-烘焙快乐厨房
¥14.5¥39.8 -
理想的料理道具
¥15.4¥48.0 -
了不起的咖啡
¥16.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