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化黑茶品鉴

包邮安化黑茶品鉴

1星价 ¥29.1 (7.5折)
2星价¥29.1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7493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1页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48749318 ; 978-7-5487-4931-8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安化黑茶概况、安化黑茶成分及功效、黑茶品鉴方法、安化黑茶技艺与特色、黑毛茶加工、黑毛茶标准与品鉴、茯砖茶加工、茯砖茶中金花菌、茯砖茶标准与品鉴、黑砖、花砖加工、黑砖花砖标准与品鉴、花卷茶加工、花卷茶标准与品鉴、三尖茶加工、三尖茶标准与品鉴、安化黑茶创新发展等方面展开,为安化黑茶品鉴提供系统性科普知识。

目录

**章 安化黑茶概况 **节 历史沿袭 1 传说:神农尝百草 2 汉朝:2300 年前的黑茶 3 南北朝:约公元 5 世纪,茶马互市兴起 4 唐朝:贡茶渠江薄片扬名 5 宋朝:安化黑茶茶市渐兴,在安化设立博易场 6 元代:成吉思汗征战欧亚大陆“法宝” 7 明朝:洪武年间,安化黑茶被钦点 8 清朝: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 9 民国时期 10 新中国边销茶,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茶” 第二节 历史评价 1 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 2 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3 民族团结之茶 4 *具亲和力之茶 5 现代人的健康之茶 6 茶文化底蕴之茶 7 收藏价值之茶 第三节 独特之美 1 历史传奇之美 2 生态环境之美 3 种质资源之美 4 两次发酵之美 5 天然工序之美 6 茶叶菌花之美 7 七星烘茶之美 8 纸篾包装之美 9 文化内涵之美 第四节 茶马互市 1 形成 2 沿袭 3 作用 4 废止 第五节 安化茶马古道 1 起源 2 茶路 3 意义 第六节 传统安化黑茶历程 1 三尖 2 花卷 3 茯砖 4 黑砖 5 花砖 第七节 安化黑茶现状 1 安化黑茶因产自安化县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名茶之一 2 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 有国际性公共品牌和核心企业 4 有核心技术支撑 5 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安化黑茶成分及功效 **节 黑茶中呈味物质 1 黑茶香气与内含成分的关系 2 黑茶滋味与内含成分的关系 3 黑茶色泽与内含成分的关系 第二节 黑茶主要活性成分及功效 1 茶多酚 2 茶色素 3 茶多糖 4 茶氨酸与 γ-氨基丁酸 5 生物碱 6 茶皂素 第三节 黑茶活性化合物研究 1 黑茶活性成分分析技术研究 2 黑茶挥发性成分技术研究 3 黑茶色素成分的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安化黑茶技艺与特点 **节 鲜叶、毛茶 1 茶树及其生境 2 鲜叶的采摘 3 黑毛茶制作工艺 4 黑毛茶的特点 第二节 茯砖茶 1 茯砖茶制作工艺 2 茯砖茶的特点 第三节 黑砖茶、花砖茶 1 黑砖茶、花砖茶制作工艺 2 黑砖茶、花砖茶的特点 第四节 花卷茶 1 花卷茶制作工艺 2 花卷茶的特点 第五节 三尖茶 1 三尖茶制作工艺 2 三尖茶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黑茶国家标准 **节 基本要求(GB/T 32719.1-201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与实物标准样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存期 第二节 茯茶(GB/T 32719.5-2018)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和分级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第三节 花砖茶(GB/T 9833.1-2013)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等级和实物样 4 要求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规范性附录 A:茶梗检验方法 规范性附录 B:非茶类夹杂物检验方法 规范性附录 C:采用计重水分换算茶砖净含量的方法 第四节 黑砖茶(GB/T 9833.2-2013)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等级和实物样 4 要求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第五节 花卷茶(GB/T 32719.2-201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与实物标准样 5 要求 6 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第六节 湘尖茶(GB/T 32719.3-201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等级和实物样 5 要求 6 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黑茶的品鉴 **节 评茶员 1 评茶员的基本要求 2 评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评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 年版) 1 职业概况 2 基本要求 3 工作要求 4 权重表 第二节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 23776)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5 审评室布局 6 审评室建立 第三节 黑茶品鉴方法 1 品鉴条件 2 品鉴方法 3 审评结果与判定 第四节 安化黑茶品鉴实例:机压茯砖茶 1 产品信息 2 品鉴图片 3 品鉴结果 第五节 安化黑茶品鉴实例:手筑茯砖茶 1 产品信息 2 品鉴图片 3 品鉴结果 第六节 安化黑茶品鉴实例:黑砖茶 1 产品信息 2 品鉴图片 3 品鉴结果 第七节 安化黑茶品鉴实例:花砖茶 1 产品信息 2 品鉴图片 3 品鉴结果 第八节 安化黑茶品鉴实例:千两茶 1 产品信息 2 品鉴图片 3 品鉴结果 第九节 安化黑茶品鉴实例:天尖茶 1 产品信息 2 品鉴图片 3 品鉴结果 第十节 安化黑茶品鉴实例:富金花散茶 1 产品信息 2 品鉴图片 3 品鉴结果 第十一节 其他类型茶具 1 茶具及其特点 2 黑茶常用茶具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黑茶中的瑰宝——金花菌 **节 金花菌的历史 第二节 金花菌的分类地位 第三节 金花菌的形态特征 1 金花菌的平板特征 2 金花菌的电镜特征 第四节 金花菌的功能 1 改善茶叶品质 2 维护机体健康 3 金花菌的应用趋势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安化黑茶创新发展 **节 现代茶产业发展趋势 1 产业跨界融合 2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3 开发精深加工茶衍生产品 第二节 新型黑茶产品研发 1 黑茶诱导调控发花技术 2 黑茶散茶发花和砖面发花技术 3 黑茶品质快速醇化技术 4 茯砖茶高效安全综合降氟技术 5 创制了多元化的现代黑茶新产品 6 茶渣等农产品下脚料生产黑茶金花的工艺 第三节 新型黑茶产品研发 1 黑茶金花新产品——金花粉 2 黑茶金花新产品——金花茶膏 3 黑茶金花新产品——金花白酒 4 黑茶金花新产品——金花啤酒 5 黑茶金花新产品——金花面膜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石泉,男,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现任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院院长、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化黑茶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主任、安化黑茶非遗传承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主任,国家职业高级茶艺师、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一级制茶师,2022年获“湖南杰出茶人”教育科研类贡献奖。以安化黑茶为切入点,获得了黑茶金花系列成果: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湖南城市学院黑茶金花研究优秀团队(**研发人)、湖南省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湖南城市学院黑茶金花研究优秀团队(**研发人)、授权黑茶相关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金花黑茶生产工艺、茶渣等农产品下脚料生产黑茶金花的工艺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高档湘益茯砖茶优化生物发酵技术研究获湖南省科技厅成果登记1项、富金花散茶产业化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富金花散茶生产工艺研益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冠状散囊菌(金花菌)的快速分离益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食品科学》、《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微生物学通报》等多家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出版《茯砖茶优势金花菌及发酵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茯砖茶降糖功能成分及其产品开发研究》专著2部、《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安化黑茶品鉴》教材2部。主持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安化黑茶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安化黑茶非遗传承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三个省级黑茶研发平台;技术负责湖南省黑茶发酵工艺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黑茶发酵及功能成分提取技术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湖南省高校黑茶加工技术及活性功能成分应用研发科技创新团队等一系列黑茶相关省级研发平台。 主持开发了金花黑茶生产工艺,该工艺依托茯砖茶散茶发花生产工艺国家发明专利,在纯化全国各地金花,建立种质资源库基础上优选优育,能确保菌种种质资源质量,建立了金花老化复壮体系,实现了金花开放接种,精控化、清洁化工艺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至传统茯砖茶工艺的四分之一,实现了无生产季节限制,能稳定高质量发花,代表科研产品有富金花系列茯砖茶、富金花系列散茶等。主持开发了金花系列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该工艺依托一种茶叶下脚料培养金花菌粉的方法、一种茶渣添加营养液循环制备金花工艺、冠突散囊菌(金花菌)快速分离方法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将优选的目标金花菌富集,通过绿色提取金花菌中生物活性功能成,进一步加工成保健产品,代表科研产品有黑茶金花膏系列、黑茶金花保健酒系列、黑茶金花保健饮料、黑茶金花面膜系列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