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经》学发展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孝经》学发展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星价 ¥64.9 (5.5折)
2星价¥64.9 定价¥11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6470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1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101164701 ; 978-7-101-16470-1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新近出土文献,采取经学与哲学结合的方法,梳理《孝经》学发展的义理脉络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内在关联,尝试在文献的掌握、思想史的分析、《孝经》学本身问题意识的寻绎等方面实现突破,深刻揭示《孝经》与儒家孝观念的真精神,澄清近代以来附加在《孝经》与孝观念乃至儒学、中国文化之上的一些误解;并通过对现代性忧患的分析,在古今之辨的视域中,彰显儒家孝思想蕴含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目录

绪论:《孝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清末民国《孝经》研究的三种趋向 二、三部《孝经》学史著作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论的反思 **章 《孝经》的文本与义理——基于传世、出土文献的参证 **节 “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的思想脉络 第二节 《孝经》与《曾子》中的五等之孝 第三节 《孝经》、颜氏之儒及其他 第二章 《春秋》与《孝经》相表里——汉代的《孝经》学 **节 董仲舒的《孝经》学 一、尧舜之道与家天下的调和 二、“为人者天” 三、“五行者,五行也”:孝的形上化与移孝作忠 第二节 致太平与总会六经:郑玄的《孝经》学 一、五帝三王与大同小康:“禹,三王*先者”之义 二、《春秋》与《孝经》相表里 三、五行之纲纪与六经之总会 余论 第三章 儒法之辨与《孝经》诠释——魏晋至唐代的《孝经》学 **节 《古文孝经孔传》的文本与思想 一、《古文孝经孔传》与《管子》对参 二、孝经》诠释的法家化 第二节 刘炫《孝经述议》与魏晋南北朝《孝经》学、《述议》对《孔传》法家化注解的依循与稀释 二、孝还是法:《五刑章》诠释的两极 三、再议《孔传》成书当在汉末魏初而非东晋初 余论 第三节 公天下的隐没与忠君的凸显:唐《孝经注疏》新探 一、崇道德而抑仁礼 二、摆落古礼与公天下精神的芟除 三、《孝经注疏》中的“唐律”与尊君的强化 小结 第四章 孝理、孝行与本心——宋元时期的《孝经》学 **节 孝理与孝行:契嵩的佛门《孝经》学 一、孝为大戒之所以先 二、理为孝之所以出 三、世间孝与出世间孝的融通 小结 第二节 程颐的《孝经》学 一、郊祀宗祀与严父配天 二、“立宗子法亦是天理” 三、仁体孝用:“父子之爱本是公” 小结 第三节 朱熹《孝经》学探微 一、《孝经刊误》与《孝经考异》 二、朱熹考定《古文孝经》二阶段说的考察 三、从“不理会《孝经》”到“理会《孝经》”:理学化《孝经》阐释的发生 小结 第四节 程朱一脉《孝经》学之侧面:项安世、童伯羽与黄震 一、童伯羽《孝经衍义》 二、项安世(孝经说》 三、黄震《读》》 第五节 陆杨心学派的《孝经》学 一、陆九渊的“传曾子则有《孝经》”论 二、“孝之外无他道”:杨简的《孝经》学 小结 第五章 孝即良知与汉宋兼采——明代的《孝经》学 **节 从良知学到《孝经》学 一、体用与生意:王阳明良知学论域中的孝论 二、以《孝经》诠释《大学》:阳明后学的以经解经 三、孝即良知:虞淳熙以良知学注解《孝经》的《孝经迩言》 小结 第二节 泰州学派杨起元《孝经》学考论 一、说孝三书》当为《孝经五书》 二、孝经注》的谜团 三、融汇良知学与佛道二教 余论 第三节 吕维祺《孝经大全》和会朱陆的注释特色与以经解经的解经原则 一、《孝经大全》和会朱陆、互存就质的注释特色 二、《孝经大全》“以经解经”的解经原则 小结 第四节 黄道周的《孝经》学——以《孝经集传》为中心 一、孔子晚年作《孝经》与《孝经》五微义 二、黄道周生命体验在《孝经》中的结聚 小结 第五节 《孝经》“严父配天”义与嘉靖帝明堂配享改制 引言 一、宋代官员、理学家关于“严父配天”的争议 二、元儒吴澄《孝经定本》中的“严父配天”义 三、晚明士人的“严父配天”义与嘉靖帝明堂礼制改革 第六章 家国天下的关切——清代以降的《孝经》学 **节 重“行事”与“顺天下”:阮元阮福父子的《孝经》学 一、传道即传孝 二、“从事孔子之学者,,当自曾子始” 三、“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余论:“顺天下”的微词 第二节 阐明三纲之义:曹元弼的《孝经》学 一、《孝经》为六经之总会 二、《春秋》和《孝经》相表里 三、曹元弼与周边友人的现实关怀 第三节 章太炎“新四书”体系中的《孝经》学 一、修已治人的“新四书”体系 二、《孝经》为经中之纲领” 三、儒墨中西之辨与《孝经》观的转变 余论:一种新经学? 第四节 家、国、天下之间:熊十力的《孝经》观和孝论 一、道德之孝与政治之孝 二、旧道德与新道德 三、民之父母与天下大同 余论:家庭与天下之间 结语:孝与现代性 一、爱身与生命的意义 二、一体与个体 三、爱敬与平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增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经学史研究。已出版专著《晚明<孝经>学研究》,译著《道德愚人》《<道德经>的哲学》(修订版《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点校整理《曹元弼<孝经>学著作四种》等,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入选第十届兴正德·士恒青年学者(2021)、“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之“国学星斗计划·新秀组”(2022)。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