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22395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43223950 ; 978-7-5432-2395-0

本书特色

《集体行动的逻辑》共分6章,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和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后一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

内容简介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纲、易纲、张军等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都是丛书的早年作者,正是丛书提供了他们*初的学术成长平台。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对丛书再作大规模整理和改版工作。曼瑟尔·奥尔森所著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即为此次旧籍新版品种之一。全书共分6章。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后一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目录

导论 1 集团和组织理论 1.1 组织的目的 1.2 公共物品和大集团 1.3 传统的集团理论 1.4 小集团 1.5 “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1.6 集团的分类 2 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2.1 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 2.2 传统理论的问题 2.3 社会激励和理性行为 3 工会和经济自由 3.1 工会中的强制导论 1 集团和组织理论 1.1 组织的目的 1.2 公共物品和大集团 1.3 传统的集团理论 1.4 小集团 1.5 “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1.6 集团的分类 2 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2.1 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 2.2 传统理论的问题 2.3 社会激励和理性行为 3 工会和经济自由 3.1 工会中的强制 3.2 工会增长:理论和实践 3.3 潜在集团中的封闭式工会和经济自由 3.4 潜在集团中的政府干预和经济自由 4 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 4.1 经济学家的国家理论 4.2 马克思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 4.3 马克思理论的逻辑 5 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5.1 压力集团的哲学观 5.2 制度经济学和压力集团——约翰·R.康芒斯 5.3 现代压力集团理论——本特利,杜鲁门,拉瑟姆 5.4 集团理论的逻辑 6 “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6.1 大型压力集团的“副产品”理论 6.2 劳工游说疏通团体 6.3 脑力职业者游说疏通团体 6.4 “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 6.5 政府对政治压力的促进 6.6 农场合作社和农场游说疏通团体 6.7 “非经济”游说疏通团体 6.8 “被遗忘的集团”——忍气吞声的集团 附录(1971年新增)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