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评价报告(2018—2022年)

包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评价报告(2018—2022年)

1星价 ¥69.3 (7.0折)
2星价¥69.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43185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9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16431856 ; 978-7-5164-3185-6

本书特色

▲亮点一:自 2016 年起,东北评价中心课题组已成功编制并公开发布了多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评价报告》,本期报告对原有的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的优化与重构,从经济发展、政市治理、科技创新、区域开放、绿色质效、社会民生以及安全保障七个维度对2018—2022年东北振兴的进展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的评价。
▲亮点二:本期报告进一步考虑东南三省(江苏、浙江、广东)为国务院确定的东北三省对接合作省份,将东北三省振兴进展与其进行了对标;同时,从全国视角,分四大经济区(东北、东部、西部、中部)和七大地理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在各个维度的发展上所处的位置。
▲亮点三:本报告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政市治理、科技创新、区域开放、社会民生、绿色质效六个方面,选取 38 项关键指标,对东北三省 34 个地级市的振兴进展进行了综合测度,以反映不同地级市的振兴进展差异。

内容简介

东北全面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对该事项的进展展开系统、科学的长期跟踪评价,对于客观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效,明晰东北地区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发展趋势以支撑精准施策意义重大。本书考虑经济发展活力、政市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开放合作、绿色发展质效、社会民生福祉以及安全保障体系等七大关键领域,构建了一整套有效的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案,通过采用多区域-多省份纵横向比较的方式,对2018—2022年(数据可完整收集的*新年份)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进展与成效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的评价,依此分析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对策,助力东北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全面振兴。?

前言

东北地区,素有“共和国长子”与“新中国工业摇篮”之美誉,承载着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及产业安全的重大使命,其稳定与发展对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具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日趋复杂多变,东北地区亦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剧、体制机制改革需求迫切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东北地区的发展之路既充满挑战亦蕴藏机遇,道路曲折而前景光明,任务艰巨且使命光荣。
为应对东北地区的发展挑战,国家实施了东北振兴战略,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专项政策和支持措施。在“十四五”规划全面且深入贯彻执行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东北振兴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核心,依托区域开放合作新契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注重提升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征程,正在国家及区域新时代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蓬勃推进,成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进展的关键所在。

目录

Ⅰ  总报告
一、宏观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宏观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评价系统设计
(一)总体思想
(二)内在逻辑
(三)指标选择
(四)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进展与挑战
(一)东北振兴呈稳中有进与相对落后态势
(二)区域开放与经济发展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
(三)经济基础是东北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四)政务水平是东北政市治理的主要着力点
(五)激发活力是提升东北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聚焦点
(六)全面开放是助推东北区域发展的施策重点
(七)绿色生产是提升东北绿色质效的关键抓手
(八)公共服务是东北社会民生水平提升的瓶颈
(九)产业安全是东北筑牢安全保障基线的薄弱领域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思路与对策
(一)强化经济基础建设,推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
(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三)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四)强化区域开放基础,便利跨境投资和贸易发展
(五)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实施资源再利用与低碳策略
(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七)巩固粮食安全优势,提升能源和产业安全保障能力
Ⅱ  评价报告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综合评价报告
(一)东北振兴指数总体分析
(二)全国视角下东北地区振兴进展分析
(三)东北振兴分项指数分析
(四)主要结论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评价分项报告
(一)经济发展评价报告
(二)政市治理评价报告
(三)科技创新评价报告
(四)区域开放评价报告
(五)绿色质效评价报告
(六)社会民生评价报告
(七)安全保障评价报告
(八)东北地区地市级振兴进程评价报告
Ⅲ  附 录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评价指标选择依据_x0008_ 309
(一)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二)政市治理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三)科技创新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四)区域开放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五)绿色质效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六)社会民生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七)安全保障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二、往期评价报告回顾与总结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主要评价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易平涛: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经济与管理系主任、东北评价中心主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评价理论与技术、数据与行为决策、指数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50余篇,多篇研究成果为Web of Science ESI前1%高被引论文;多次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沈阳市十大优秀?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等。
董乾坤: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主要从事复杂信息聚合、指数计算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10余篇。
王露: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维评价、复杂系统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
张超:东北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辽宁大学经济学在读博士生。
李伟伟: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优青人才,主要从事评价理论与技术、创新与数智融合、城市及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