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业绩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025551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4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802555150 ; 978-7-80255-515-0
本书特色
一个人才济济的企业,一样可以一败涂地。
优秀企业不一定人才济济,而是能够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业绩。
一个企业的平庸不是因为它拥有平庸的员工,即使拥有不凡的员工,平庸企业也一样平庸。
优秀企业,改造所有的人,所以人人都很优秀;普通企业,被所有的人改造,企业被改造得憔悴不堪,千疮百孔。
杰出人才的成功是个人的成功,平凡人的成功才是企业的成功。
让企业脱胎换骨的管理理念
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思维
让企业改变命运的管理方法
内容简介
因为拥有少数人才。所以小有所成;因为无法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难以大有作为。不少管理者坚定地认为,企业发展*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但是,构成企业主体的却是大量平凡的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不是发现更多的人才,而是让众多平凡的人产出业绩。这才是更现实的解决问题之道。 让平凡人成功的思路是:企业是员工的平台,通过强大的“企业能力 ”。弥补平凡人“个人能力”之不足。 让平凡人成功的逻辑是:个人成功是艺术,集体成功是科学。个人成功靠能力,集体成功靠业绩。个人因为自信而成功,集体因为成功而自信。对个人而言,性格决定命运;对集体而言,命运决定性格。 本书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可读性和实战性。作者基于实践的感悟而获得的超级成功的灵感。将有助于管理者或企业取得超级成功。
目录
本书格言
让平凡人成功。平凡人能成功
少一些对奇迹的幻想,多一些对规律的景仰
成功的真相
**篇英雄企业与英雄个人
优秀企业不一定人才济济
用业绩证明能力
英雄企业与英雄个人
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业绩
企业是员工成功的平台
用“企业能力”提升“个人能力”
让员工“被迫”成功
用事业“批发”人才
人才设计师
用员工的标准要求领导
第二篇让平凡人成功
模式法则
平台法则
平凡法则
简单法则
孵化法则
深度阅读:快速批量低成本打造精英团队
传承法则
习惯法则
深度阅读:以新习惯同化老习惯
标准化法则
深度阅读:标准化的故事
……
第三篇 平凡人能够成功
第四篇 成功不靠天才
节选
《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业绩》内容简介:因为拥有少数人才,所以小有所成;因为无法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难以大有作为。不少管理者坚定地认为,企业发展*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但是,构成企业主体的却是大量平凡的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不是发现更多的人才,而是让众多平凡的人产出业绩。这才是更现实的解决问题之道。让平凡人成功的思路是:企业是员工的平台,通过强大的“企业能力”,弥补平凡人“个人能力”之不足。让平凡人成功的逻辑是:个人成功是艺术,集体成功是科学。个人成功靠能力,集体成功靠业绩。个人因为自信而成功,集体因为成功而自信。对个人而言。性格决定命运;对集体而言,命运决定性格。《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业绩》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可读性和实战性。作者基于实践的感悟而获得的超级成功的灵感,将有助于管理者或企业取得超级成功。
相关资料
一家食品企业老板的经历更奇特:10多年的时间内挖了20多名销售总监,基本上都是受高薪诱惑而来,但*长的任职时间只有3年多,*短的只有3天。老板*后的结论是:“中国的好企业就那么回事。”这样一家自称非常重视人才的企业*终没有找到人才,10多年来,企业基本没有发展,一些当初老板根本看不起的同行,现在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而这家企业仍然只是一个小企业。根据我们对优秀企业包括跨国公司的长期观察,优秀企业因为平均收人稍高、人职门槛稍高、培训体系较为健全,所以优秀企业的人才平均素质通常高于普通企业,但优秀企业绝非人才济济,更非高手满营。优秀企业的人才体系还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离开原有企业,能力大打折扣,或者说优秀企业的人才对企业平台的依赖性特别高,多数人才并非适应性特别强的人才。二是离开原来的岗位和专业,能力要大打折扣。优秀企业的人才以专业人才为主,因为专业,所以卓越。既然如此,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优秀企业一定人才济济呢?那是因为人们习惯性思维中的另一个“想当然”:既然业绩那么好,一定能力非常强。业绩突出,不一定人才济济。人才济济,不一定业绩突出。人才与业绩的关系,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优秀的企业,往往被认为人才济济,但绝非真的人才济济。反之,一个人才济济的企业也往往被认为是优秀企业,但事实上并不一定是优秀企业。世界上有很多“黄埔军校”式的企业,是典型的人才“净流出”企业,是很多企业挖角的主要对象。然而,这些企业的人才队伍却像“割韭菜”一样,越割越多。GE是世界的“黄埔军校”,GE为世界贡献了太多的总裁、CEO和董事长。宝洁、可口可乐和康师傅是中国企业的“黄埔军校”,这些企业很少挖人才,但总是被挖的对象。用业绩证明能力因为有能力,业绩才那么好;还是因为有业绩,才证明有能力?这似乎又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从逻辑关系来说,因为有能力,所以有业绩。这样的命题似乎更合乎逻辑。然而,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下列经验:一个大家都很看好的人才,就是没有业绩,给了很多次机会,*后只好放弃;一个大家并不看好的人,因为突出的业绩,*初大家只是勉强承认他有能力,等到这个人总是出业绩,于是大家只好坚信该人是有能力的。因为有业绩,所以有能力。在没干事之前,人们的思维是:有能力的人有业绩。否则,人力资源部门就不会筛选人、淘汰人了。人力资源部门的甄选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之上的。一旦开始工作,人们的思维马上发生变化:有业绩的人有能力。中国企业普遍采取的“试用期”制度,就是一个让个人通过业绩证明能力的制度。如果一个被大众普遍“看好”的人才没有用业绩证明自己,大家只有怀疑自己的眼光有问题,或者企业的人才甄选制度有问题。上述说法似乎能够自圆其说,然而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单个看人才,上述说法似乎有道理,如果把人才队伍作为一个整体看,则需要另外建立一套人才思维系统。作为独立工作的个体,没有能力的人肯定难以出业绩。但是,处在一个群体中,能力不足的人照样可以出业绩。我们经常讲“大火无湿柴”,“湿柴”是个人能力,“大火”是企业能力。“湿柴”说明能力不足,但放在“大火”之中就能够很好地燃烧,说明能力不足也能够出业绩。一个有高效组织的企业,业绩不仅由个人能力决定,同时也由组织能力决定。优秀企业合理的人才结构与组合方式、快速发展的企业势头、有效的监控与管理,都能够弥补个人能力的缺陷,从而保证一个人的业绩超越个人的能力。因为有超强的组织能力,所以个人能力一般的人也能出业绩。因为有业绩,所以人们认为个人有能力。这就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优秀企业人才济济的原因。在个人能力和业绩之间,因为有企业组织能力的差异,所以个人能力与业绩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用业绩反推能力并不一定正确。这就是为什么从优秀企业挖来的人才经常有“不过如此”的感慨。一个优秀的企业,因为有超强的企业业绩,所以个人能力被放大了。一个普通企业,个人能力因为企业业绩而“缩水”,所以,个人能力也相应“缩水”。英雄企业与英雄个人通过个人成功带动企业成功,还是通过企业成功带动个人成功?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能有人会说,实际上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但是,不同的思维所产生的着力点不一样。对“人才”的渴望,普通企业比优秀企业更迫切。只不过,普通企业所指的人才有特定的指向,通常是指能够独立出业绩的“能人”、“高手”。普通企业挖人才,通常也是想挖这样的人才。而少数几个这样的人才,根本不足以改变企业的基本格局。或者说,即使企业的“高手”、“能人”增加很多倍,可能也无助于企业发生质的变化。
作者简介
刘春雄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高级研究员.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副教授,任职或服务于数十家本土企业,从事过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工作,著有《让增长改变命运》、《中国式营销》、《营销红皮书》、《销量为王》、《持续增长》、《营销人生存手册》、《诊断一线营销》、《老板总是*后知道坏消息》、《营销创新》、《营销前沿》等书籍。
-
内向者的沟通课
¥20.6¥42.0 -
学理:像理科大师一样思考
¥24.5¥48.0 -
富爸爸穷爸爸
¥46.1¥89.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2.4¥69.0 -
影响力
¥34.4¥79.9 -
畅销的原理: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八品)
¥13.5¥45.0 -
投资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20.8¥65.0 -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八品)
¥15.6¥52.0 -
文案高手
¥15.5¥36.0 -
事实
¥42.1¥69.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0¥42.0 -
逆势突围
¥18.4¥68.0 -
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22.1¥65.0 -
麦肯锡逻辑思考法
¥28.5¥49.8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18.6¥69.0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16.2¥45.0 -
中国的银行
¥6.0¥17.0 -
麦肯锡底层领导力/(英)克劳迪奥·费泽,(英)迈克尔·伦尼,(英)尼古莱·陈·尼尔森
¥23.1¥68.0 -
故事力法则
¥14.4¥48.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8.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