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分
包邮三国史话
豆瓣8.1分,吕思勉作品,以清晰的史料,帮助读者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

- ISBN:978720009031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7
- 出版时间:2012-01-01
- 条形码:9787200090314 ; 978-7-200-09031-4
本书特色
吕思勉所著的《三国史话(大家小书)》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而一册小书,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浓缩了学者毕生的心血和才华。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目录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辩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辩诬
姜维和钟会
附录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袁曹成败
论魏武帝
曹嵩之死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孙策欲袭许
三国之校事
节选
人民都聚集在社庙附近。他的兵,就把男人都杀掉。再抢了他们的车,把所杀的人头挂在车辕上,载其妇女而还。这件事,《三国演义》上也曾说及的。《三国演义》的话,有些固然靠不住,有些却是真的。这件事,正史中的《后汉书》上也有,并非写《三国演义》的人冤枉董卓。他的军队如此,就连京城里的秩序都不能维持,还说得上收拾天下的人心么?无怪东方州郡要起兵讨伐他了。 东方的兵一起,董卓的所作所为,就更不成话了。他的兵虽也相当的强,然而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东方州郡的兵,声势浩大,也不易力敌的。于是想到从洛阳迁都长安。一者路途遥远,且有函谷关(函谷关,本在今河南的灵宝县,汉武帝时,东移到现在河南的新安县。这是从河南到陕西一条狭路的东口。现在的潼关,是其西口)之险可守,东方的兵不容易到。二者董卓是西凉人,所用的是西凉的兵,长安离他的老家近些。这还可说是用兵的形势不得不然。然而迁都也有迁法。他却令手下的兵,逼着人民迁徙。当时洛阳居民共有数百万人,互相践踏。也有饿死的,也有遇着抢劫而死的,死尸堆满在路上。他自己带兵,仍留在洛阳附近。一把火,把皇宫、官署、民居都烧毁了。二百里内更无人迹。他又使吕布把汉朝皇帝和官员的坟,都掘开了,把坟中所藏珍宝取去。你想这还成什么行为?无怪批《三国演义》的人,要说他是强盗行径,不成气候了。 当时东方的兵,如果能声罪致讨,这种无谋的主帅,这种无纪律的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的。至多经过一两次战事,就平定了。苦于这些州牧、郡守,都只想占据地盘,保存实力,没有一个肯先进兵。其中只有曹操,到底是有大略的人。他虽然是个散家财起兵,本来并无地盘的,倒立意要成就大事。替义兵(当时称东方讨伐董卓的兵为义兵)划了一个进取之策。诸人都不听,曹操就独自进兵。董卓的兵力是相当强的。合众诸侯的力量以攻之,虽然有余,单靠曹操一个人的力量,自然不够。兵到荥阳,就给董卓的部将徐荣打败。然而曹操的兵虽少,却能力战一天。徐荣以为东诸侯的兵都是如此,也就不敢追赶。 这时候,董卓的兵似乎胜利了,却又有一个孙坚,从豫南而来。孙坚是做长沙太守的。汉朝时候,湖南还未甚开辟,长沙僻在南方,与中原大局无甚关系。倘使做太守的是一个苟且偷安的人,大可闭境息民,置境外之事于不问。 ……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历史学家。自学古史典籍,卓然成家。曾任教于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抗战期间,归乡闭门著书。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有《白话本国史》、《三国史话》、《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隋唐五代史》、《经子解题》、《理学纲要》、《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7¥58.0 -
中国通史
¥16.3¥45.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5.2¥68.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0 -
万历十五年
¥16.0¥25.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32.5¥59.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29.6¥52.0 -
三国史话
¥13.6¥42.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5.2¥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2.4¥49.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5¥29.8 -
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学
¥8.9¥24.8 -
宋代文学与文献考论
¥58.9¥128.0 -
清史不忍细读
¥20.0¥52.8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9.9¥29.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5.3¥39.8 -
日本史话(上下册)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