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流变

1星价 ¥27.6 (4.6折)
2星价¥27.6 定价¥6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013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516180136 ; 978-7-5161-8013-6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在20世纪初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在从“五四”至今近一百年的时间中(1917-2015),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经历了发生、发展和走向相对成熟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自成系统,显示了独特的规律;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大后发现代性国家,其文学语言转型也值得深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流变》尝试将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它的发生、发展与走向相对成熟的过程。中国现代文学走到今天是多种选择的结果,因而也显示了独特面貌。《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流变》拟将时代变革与作家个人的探索结合起来,力求回答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经过百年演变,何以呈现当今面貌的问题。

目录

引言
**编 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流变
**章 “五四”作家语言的转型与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
**节 鲁迅等作家语言的转型
第二节 郁达夫等作家的语言转型
第三节 叶圣陶等作家的语言转型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作家的语言探索及意义
**节 语言自身的建设
第二节 新文学的扩展与语言的跟进
第三节 大众语运动与新式白话的推广
第三章 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语言的变革及意义
**节 新的时代导向
第二节 作家生活与创作环境的改变
第三节 解放区本土作家的崛起
第四节 变革的意义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方言问题
**节 中国早期语言变革中的方言问题
第二节 新文学的方言理论与策略
第三节 新文学作家的方言实践

第二编 新中国成立后30年文学语言的流变
**章 当代“工农兵”作家语言论
**节 早期教育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语言政策的引领与导向
第三节 当代工农兵作家的语言形态
第二章 “十七年”作家的语言探索与创新
**节 语言欧化方面的探求
第二节 语言诗化方面的探求
第三节 口语化方面的探求
第三章 “文革”小说语言的特点
**节 文学语言的政治化
第二节 文学语言的模式化
第三节 刻板与规范并存
第四章 “十七年”小说的方言问题
**节 新的语境与新的策略
第二节 方言使用的新特点

第三编 新时期文学语言的流变
**章 新时期中国小说语言流变论
**节 艰难的起步
第二节 在借鉴中创新
第三节 转型与提高
第二章 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异与语言差异
**节 文学观的差异与语言差异
第二节 语言传统的传承与语言差异
第三节 文化背景与语言差异
第三章 新时期小说“新诗性”语言的建构
**节 语言转型与诗性功能的重建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现代汉语诗性的自觉
第三节 新时期作家对诗性语言的探讨
第四章 新世纪中国小说语言论
**节 民间语言的使用
第二节 语言的诗化实验
结语
附录 关于赵树理语言研究的审美反思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流变》:  但是这套注音方案公布不久,就发生了“京(音)国(音)”之争。当时南京高等师范英文科主任张士一在《国语统一问题》一文中批评了用杂合的方式统一国音的主张,他提出应该选取一个地区人群的口语为标准,推广至全国,他认为*适合作为“国语”标准的,就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口语。”①后来,许多人参与了这场讨论。经过五年的讨论,*后,以北京话作为基准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达成共识,在1926年召开的“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上得到确认。这个会议的《宣言》指出:“(国语)这种公共的语言并不是人造的,乃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还得采用现代社会的一种方言,就是北平的方言……北平的方言就是用以统一全国的标准国语。”②  20世纪语言变革中,国语运动本来应当取得更大成绩;切音运动开始之初,许多改革者也曾对这场改革寄予厚望,因为在当时看来,中国文字的主要问题就是言文分离,而他们正是要用拼音的方式改变这种状况。按照乐观的想法,中国文字实现拼音化,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费力不多,但功莫大焉。然而,在实践中却遭遇方言的阻击。因为中国方言众多,汉语书面语一直承担着跨方言交流的任务,中国要在短时间内完全采取拼音文字,同时又保证语言的统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国人急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关口,让各种方言都拥有自己的拼音文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当时许多人已经指出的,维护一个国家的统一,语言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中国各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语言的统一几乎全靠书面语维持,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书面语都必须具有超方言的功能,而开始被寄予厚望的拼音文字恰恰不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实早在晚清关于拼音化的讨论中就已经有人“把包括官话字母在内的切音字皆视为统一国语的障碍。”①时任四川总督的赵尔巽就曾指出:中国“幸而为文字统一之国。若因语言不同,而用拼音以另成一种文字,则既足为汉文之障碍,而所谓官话者又不足以通行,其流弊可知矣。”②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语运动”在演变中呈现了不断走下坡路的过程:切音运动开始之初,改革者自信满满地推出和实施了各种拼音方案,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例如王照的“官话字母”因获袁世凯的支持,曾被列入师范和小学的课程,“于是‘官话字母’传遍十三省。”③但是庚子之后,国语运动的重心在从“言文一致”转向“国语统一”,其势头很快就削减大半,其意义也被大大地削弱了:因为在“言文一致”的追求中,“国语运动”的目标是创制一种新的文字,而后来的“国语统一”则仅仅是为统一“国音”做一些准备,如果说前者是一个事关民族历史走向的大事,那么后者就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技术工作,其意义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国语运动转向之后,早期改革者兴致勃勃创制的拼音文字被剥夺了作为“字”的资格,仅仅成为注音字母。  中国近现代史上另一次语言变革运动,即“五四”白话文运动则要幸运得多,它与国语运动的命运似乎正好形成了对比:国语运动参加的人数众多,历史绵长,在推行过程中曾获得晚清、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由官方出面数次举办大型会议,很多名人介入其中,但是*终取得的成果并不显著。而“五四”白话文运动似乎只是胡适、陈独秀登高一呼,很快就响应者云集,也很快就成为中国书面语改革的主要方向;汉语书面语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汉语书面语的走向。  “五四”白话文运动之所以能够“轻易”地在竞争中胜出,取得语言变革的“头功”,*重要原因是它在语言变革上选择了一条“妥协”的路径。在语言变革的原则上,白话文运动的态度是保守的,它不是尝试“文字”的改换,而是着力于“语体”改革,它绕过文字改革这个“难啃的骨头”,通过变文言为白话,解决当时汉语面临的急迫问题,这种方略部分革除了汉语书面语的缺点,却保留了其优点,收取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作者简介

  张卫中,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5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