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管理蓝皮书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8)

城市管理蓝皮书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8)

1星价 ¥59.3 (7.5折)
2星价¥59.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278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20127806 ; 978-7-5201-2780-6

本书特色

本书今年的主题是中国36个重点城市管理水平评价,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本书在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选择了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2015年城市经济管理水平评价。 报告以这36个重点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完备的指标体系,全书采用统一的研究方法,在指标体系的构件上,遵循了数量性、综合性、替代性、具体性、时间性、客观性等原则。中国城市管理是我社传统皮书,曾于2017年停出一年,该书停至出版后,进行了改版,变更了主编(主编机构仍为北京城市学院)并得到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的经费支持。改版后的本书变为一种评价指标体系的蓝皮书。该书选择了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2015年城市经济管理水平评价。 以这36个重点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完备的指标体系,全书采用统一的研究方法,在指标体系的构件上,遵循了数量性、综合性、替代性、具体性、时间性、客观性等原则。该书首先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即系统性原则,完备性与相关性原则,完备性和相关性原则,可评价性和适用性原则,把握法规政策、参与政府决策原则,全面性、代表性和层次性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原则,连续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等等。着重构建了城市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就城市管理水平进行了整体排名和评价。构建和谐、有序、平安的中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主题和永恒主题。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的体制面临转轨,社会面临转型,经济走向市场,传统走向现代,封闭走向开放,越来越拥抱信息化和全球化。在国际局势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社会管理体系、制度、机制、理念以及方式都需要有重大调整和适应,也给每一个社会人带来反思,社会管理是否需要革新、现有社会管理体系有何弊端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报告建立了36个城市社会管理综合指数框架结构,并根据权重对其进行了得分排序,由总指数入手进行剖析,进而对36个城市的各项分指标进行了两两比较,并对4个直辖市的社会管理指数进行了单项比较及剖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今年的主题是中国36个重点城市管理水平评价,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本书在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选择了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2015年城市经济管理水平评价。 报告以这36个重点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完备的指标体系,全书采用统一的研究方法,在指标体系的构件上,遵循了数量性、综合性、替代性、具体性、时间性、客观性等原则。中国城市管理是我社传统皮书,曾于2017年停出一年,该书停至出版后,进行了改版,变更了主编(主编机构仍为北京城市学院)并得到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的经费支持。改版后的本书变为一种评价指标体系的蓝皮书。该书选择了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2015年城市经济管理水平评价。 以这36个重点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完备的指标体系,全书采用统一的研究方法,在指标体系的构件上,遵循了数量性、综合性、替代性、具体性、时间性、客观性等原则。该书首先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即系统性原则,完备性与相关性原则,完备性和相关性原则,可评价性和适用性原则,把握法规政策、参与政府决策原则,全面性、代表性和层次性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原则,连续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等等。着重构建了城市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就城市管理水平进行了整体排名和评价。构建和谐、有序、平安的中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主题和永恒主题。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靠前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的体制面临转轨,社会面临转型,经济走向市场,传统走向现代,封闭走向开放,越来越拥抱信息化和优选化。在靠前局势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社会管理体系、制度、机制、理念以及方式都需要有重大调整和适应,也给每一个社会人带来反思,社会管理是否需要革新、现有社会管理体系有何弊端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报告建立了36个城市社会管理综合指数框架结构,并根据权重对其进行了得分排序,由总指数入手进行剖析,进而对36个城市的各项分指标进行了两两比较,并对4个直辖市的社会管理指数进行了单项比较及剖析。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重点城市管理综合评价/001一 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002二 城市管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007三 城市管理水平单项评价结果/009附录 权重计算过程/016 Ⅱ 分报告 2 中国重点城市社会管理评价【胡勇慧 刘玲玲 李梦娟】/035一 背景与意义/036二 城市社会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037三 36个重点城市社会管理综合评价结果分析/042四 36个城市社会管理投入与发展指数比较分析/045五 36个城市社会服务与民生指数比较分析/049六 36个城市社会公平与保障指数比较分析/053附录 中国36个重点城市社会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058 3 中国重点城市经济管理评价报告【胡雅芬】/061一 城市经济管理水平的内涵及研究意义/061二 城市经济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065三 中国36个重点城市经济管理水平评价/074附录 中国36个重点城市经济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086 4 中国重点城市文化管理评价报告【冀文彦】/093一 城市文化管理的主体/094二 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095三 城市文化管理相关概念及指标体系构成/096四 重点城市的城市文化管理分项特征/100五 分区域城市文化管理水平差异分析/101六 城市文化管理水平体系分项排名及特点分析/104七 提高城市文化管理水平的建议/107八 结论/109附录 中国36个重点城市文化管理水平排名/110 5 中国重点城市环境管理评价报告【王 强】/111一 城市环境评价的研究现状/111二 构建城市环境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14三 城市环境评价结果/118附录 城市环境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和评分原则/131 6 中国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评价报告【周秀玲 尚晋刚】/139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139二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分类/141三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指标体系构建和现状分析/142四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评价/149附录 中国36个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158 7 后记/160 8 参考文献/161 Abstract/163 Contents/16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林,1972 年出生,原籍天津,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来校工作,2000年7月任副校长, 2002 年5月起任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2003年7月起任学校董事。2006年1月起任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2009年1月起任党委书记、校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