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教育书系给教师的建议(诞辰100周年修订版)/大教育书系
读者评分
5分

大教育书系给教师的建议(诞辰100周年修订版)/大教育书系

1星价 ¥39.2 (7.0折)
2星价¥39.2 定价¥56.0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2021-02-27 23:26:5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02035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70203574 ; 978-7-5702-0357-4

本书特色

★ 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纪念版 ★ 教育学经典之作,畅销百万册 ★ 苏霍姆林斯基女儿郑重授权的版本

内容简介

这是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的修订纪念版。《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图书中,极其有名、且被人广泛传颂的作品。《给教师的建议》原名《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中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门针对教师,写了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应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师实践。这一百条建议,每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包含情感,很好利于阅读,是一本教育的经典图书。

目录

上篇


1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它是怎样形成的003
2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问题
——有关工作乐趣的几句话009
3怎样在日常活动过程中防止神经衰弱014
4要善意待人018
5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023
6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027
7教师的时间和各教学阶段的相互依存性030
8让学生记住基本知识033
9“两个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036
10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039
11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042
12关于获取知识045
13怎样引导学生从了解事实到认识抽象真理048
14教材的首次学习051
15理解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阶段054
16怎样使家庭作业的检查成为有效的脑力劳动057
17评分应当有分量059
18学习之母不应变成后娘061
19怎样减轻批改作业之苦063
20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活动内容065
21教学生观察,教学生细看068
22怎样通过阅读发展知识070
23阅读是“困难”学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072
24技能和知识之间不可比例失调074
25兴趣的奥秘何在078
26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081
27怎样使思想和公民尊严感融成一体086
28传播知识与参加社会生活088
29怎样按季节安排学生的学习090
30关于学生的智力生活093
31为了不造成负担过重,必须有自由活动时间095
32教儿童利用自由活动时间098
33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的发源地100
34通过爱劳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102
35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106
36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109
37向初到学校工作的教师提一些建议113
38向准备担任一年级工作的教师提一些建议118
39怎样研究学前儿童的思维120
40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123
41怎样培养记忆力124
42爱惜并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126
43培养儿童热爱绘画128
44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130
45教儿童用左右手工作132
46向在规模大的学校里工作的教师提一些建议134
47给单班制学校教师的建议137
48教师应制订哪些计划139
49关于写教育日记的建议141
50关于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144

下篇
51谁在教育儿童,什么在教育儿童,在教育方面什么取决于
教师,什么取决于其他教育者149
52怎样培养母亲和父亲做好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教育工作153
53怎样使教育者的话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158
54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怎样做到行动统一162
55培养情感的教育应当是怎样的166
56为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该做些什么169

57怎样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而加深对家长的教育工作172
58怎样同家庭一道指导儿童劳动175
59怎样通过劳动使心灵高尚和培养人性177
60怎样和家长一道培养未来的母亲和父亲179
61怎样培养对妇女——姑娘、母亲的尊重182
62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具备什么品质184
63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怎样建立集体,它靠什么来维持188
64怎样通过集体使个性全面发展192
65怎样培养服从和领导的能力,怎样用高度严格要求的精神进行教育195
66怎样培养少年列宁主义者,教师在少先队组织生活中的作用197
67怎样向少年列宁主义者灌输共产主义思想201
68怎样使青年在领到印有伟大列宁肖像的红色共青团证时激情满怀,怎样使他们珍惜共青团员的称号204
69怎样培养共青团员的上进心209
70怎样激励人们经常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道德211
71怎样使青年对我们的生活和斗争不要漠不关心213
72怎样使共青团员胸怀社会主义祖国217
73青少年的思想是怎样成熟起来的219
74不要害怕困难,有困难是好事,否则就谈不上对青少年
进行思想教育222
75要保护青少年内心的纯洁激情224
76怎样教育共青团员关心公共利益227
77怎样在学校集体内建立劳动关系230
78不同年龄学生组成的集体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232
79要使受教育者同时又是教育者234
80要教育学生对孤独者不要漠不关心236
81要教育学生不说空话238
82怎样教学生自己教育自己240
83要掌握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243
84怎样激发学生在道德方面进行自我教育248
85怎样启发学生在劳动和学习中进行自我教育254
86怎样在脑力劳动中培养自觉的纪律258
87怎样在体育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262
88在哪些条件下集体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个人的作用264
89在学校集体中什么可以讨论和什么不可以讨论268
90集体的自主活动重在什么272
91什么是课堂上的思想教育276
92怎样把时代精神送到青少年的心坎里281
93要善于使美德具有吸引力284
94教师的**是什么,应该表现在哪里286
95怎样爱惜儿童的信任289
96要用书籍、智慧与信念控制学生的心灵294
97怎样做教育工作计划296
98怎样同集体进行有教育作用的谈话299
99怎样和懒惰作斗争304
100*后一条建议——保密……308
注释310
译后话——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创新!315
展开全部

节选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为什么一年级就常有成绩不好、落后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还会遇到不可救药的落后生,教师对他已经不抱希望了?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重要领域,即脑力劳动领域,对幼小学生没有个别对待。 可以假设,要求所有刚当上学生的7岁孩子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比如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水就已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可以提20桶。要求弱小的孩子提20桶水,会使他过于劳累而受内伤。他到明天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甚至进了医院。同样,儿童从事脑力劳动的力量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学生对事物领会、理解并记住得很快,能持久和牢固地保持;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则完全是按另一种方式进行的:教材领会得很慢,知识记忆得不持久、不牢固,但在以后,正是这个学生比那个当初学习好的学生在学业上和智力发展上取得了更大的成绩(这是常有的事)。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这个概念本身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就是很大的成功。会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当前在哪方面有才能,今后他的智力怎样发展,是教育才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不能要求学生做他做不到的事。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只不过是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学生,是以不同的方式达到这种水平和掌握这个范围的知识的。一个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阅读并解答习题,另一个学生要到学习的第二年末甚至第三年才能做到这一点。应善于判断用什么途径、要多久和克服什么困难,学生才能达到大纲规定的水平,如何在每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施大纲。 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和技艺,是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这就是说,在学习方面应予个别对待,不仅在脑力劳动的内容(习题的性质)上如此,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一些学生两三道甚至四道题,而给另一些学生仅仅一道题。一个学生的题较复杂,而另一个学生的题则较简单。一个学生在语文方面要完成创造性的书面作业,如写作文,另一个学生则仅学习文学作品的课文。 用这种方法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前进,只是有些人快些,有些人慢些。儿童从作业的得分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获得知识的喜悦。同时,师生间的相互关怀与相互信任结合起来了。学生不把教师只看成是严格的检验员,把分数只看做棍棒。他会坦率地对教师说:这件事我没做好,我不会做。他的良心很敏感,他不能采用抄袭的办法,他想建立自己的尊严。 学习成绩,形象地说,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要保护这小路和这火花。 我有一个朋友,出色的数学教师茨·格·特卡钦柯(基洛沃格勒州波格丹诺夫中学)。他这样讲述他的备课情况:“我仔细考虑每个学生将做些什么。我为所有的学生挑选他们都能做好的作业。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大概是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的*大的潜在危险。” 请看看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阿·格·阿里申柯和姆·阿·雷萨克的数学课。在解题时(解题占90%的时间),他们的班似乎分成了几个组。**组是成绩*好的学生,他们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轻而易举地解答任何习题。这个组里还有一两个学生会口算,不需要用笔记下来;教师还没说完条件,学生已经举起手了。对这个组,除大纲规定的习题外,教师还选择超出大纲范围的材料。要给这些学生的头脑以力所能及的、但不是轻而易举而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作业。有时还要给一种他们不能独立地解答的习题,不过,教师的帮助也仅是稍加指点或暗示。 第二组是勤奋努力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出色地完成任务需要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关于这些学生教师是这样描述的:以勤劳和埋头苦干取胜,获得成绩是因为他们勤奋和顽强。 第三组学生可以不需要帮助能自己解决中等难度的习题,但复杂的习题有时不会做。帮助这些学生学习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艺。 第四组学生理解和做习题都很缓慢。他们在一堂课上比第二、第三组学生可能少做一半或三分之二的习题,但对他们无论如何不能催促。 第五组是个别学生,他们不能解答中等难度的习题。教师要专门为他们选一些能使他们取得哪怕成绩不大的习题。 这些学生小组不是固定不变的。能使学生因取得成绩而感到喜悦的脑力劳动,其结果总是使才能得到发展。 在能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进步的教师的课堂上,请仔细观察一下学生进行脑力劳动的情况。这里笼罩着前面谈过的那种相互关怀的气氛,笼罩着智力的灵感。每个人都力求靠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的。你可以在学生的眼神里看到时而精神高度集中,时而迸发出喜悦的火花(找到了正确的路子),时而沉思默想(从哪个方面解题)。教师在这种气氛中工作是极大的享受。亲爱的同行们,请相信我,在这样的一节课上,不管教师的工作多么紧张,他总可以有喘息的时间,而没有这一点是很难一连上四五节课的。 有几年,我在五、六、七年级教数学,这些课与文学课和历史课交替进行,对我来说,的确是真正的休息。能使每个学生都由于有成绩而体验到个人喜悦的课,不会使教师感到苦恼和疲劳:他没有紧张地等待着出现不愉快事情的心情,他不用留神注视那些活泼的、不安静的、由于无事可做而不时用淘气来“招待”教师的孩子,因为在这些课上,他们的精力被引入了正轨。如果教师能把淘气鬼和闹将“套住”,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可以指望取得成绩的脑力劳动,那他们会多么勤奋和集中精力地工作啊!紧张的劳动显示出他们积极的心灵。他们变得认不出来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某些教师诉苦说,学生在课堂上淘气,做别的事等。这种话总是使我苦恼和疑惑。亲爱的同志们,如果你们认真地考虑了如何促使每个学生都致力于学习,就不可能有这种事。 我们部分地涉及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尖锐问题,即如何能使劳动不给我们带来疲惫,以及神经和心脏的无穷尽的紧张。这种紧张是由于经常不断地忽而出现“特别事件”,忽而出现“天真的淘气”而引起的。这些虽然都是小小的、几乎难以觉察的事情,但如果数量很多,就会使人既不能正常工作,也不能正常生活。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曾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讲出几百名“*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他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著作被称为“学生生活的百科全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