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翻译概论(修订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翻译概论(修订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

1星价 ¥47.9 (8.0折)
2星价¥47.9 定价¥59.9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3174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21317497 ; 978-7-5213-1749-7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学生,教师,职场人士全书围绕与翻译息息相关的核心问题展开,旨在引导学习者全面认识翻译、理解翻译,使其对翻译基本理论问题有所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翻译观,提升翻译理论素养。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以翻译为中心,在哲学、语言学、诗学等多种理论观照之下,探讨翻译的本质、翻译的过程、翻译的对象、翻译的主体、影响翻译的内外部因素等重要理论问题,也关注了当下的翻译技术、中译外研究等热点问题,内容系统全面,重点突出。*以"问题"来启发学习者对有关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展开思考与讨论,结构脉络清晰,便于学习者有效掌握重难点内容,且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提升翻译理论素养。*在多年"翻译通论"课程教学基础上精心设计编排而成,又经过十多年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历久弥新,助力教学。

内容简介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专业必修课教材;出版10年来,广受使用者好评;此次修订,除了原有的9大翻译问题,特别增加了作者对于翻译技术和中译外两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目录


**章 翻译概说 1
1.1 绕不过去的问题 2
1.2 问题之一:翻译是什么? 4
1.3 问题之二:翻译的是什么? 7
1.4 问题之三:翻译有何作用? 9
1.5 本教材编写思路12

第二章 翻译是什么? 15
2.1 翻译的历史概述 16
2.2 翻译活动的丰富性22
2.3 语言学视角下对翻译的认识26
2.4 研究视角的多元整合29
2.5 译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33
2.6 翻译之特性37

第三章 翻译是如何进行的? 43
3.1 狭义的翻译过程44
3.2 理解活动的基本特征 55
3.3 广义的翻译过程63
3.4 文本生命的拓展与延伸66

第四章 翻译什么? 73
4.1 什么是意义? 74
4.2 对意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的重新审视81
4.3 意义的分类87
4.4 在交流中让意义再生93

第五章 谁在翻译? 105
5.1 谁是翻译的主体? 106
5.2 译者身份的传统定位109
5.3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114
5.4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120

第六章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127
6.1 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128
6.2 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 141
6.3 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148
6.4 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155

第七章 翻译活动会遇到什么矛盾? 163
7.1 可译与不可译之矛盾164
7.2 异与同之矛盾176
7.3 形与神之矛盾 183
7.4 三对矛盾的关系191

第八章 翻译有什么作用? 197
8.1 对"译何为"的理论思考198
8.2 翻译的历史定位200
8.3 文化视角下的翻译之"用"208
8.4 翻译价值面面观215

第九章 如何评价翻译? 223
9.1 翻译批评的本质224
9.2 翻译批评的价值与功能 226
9.3 翻译批评的类型233
9.4 翻译批评的主体236
9.5 翻译批评的标准240
9.6 翻译批评的原则246

第十章 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认识翻译与研究翻译? 253
10.1 文化多样性与语言多元254
10.2 多元文化语境下翻译的使命260
10.3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研究266


第十一章 新技术如何助推翻译与翻译研究? 279
11.1 新技术的界定与种类280
11.2 新技术与翻译281
11.3 新技术与翻译研究288

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翻译研究如何开展? 303
12.1 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304
12.2 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翻译313
12.3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翻译研究322
展开全部

节选

  《翻译概论(修订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  5.2.2“隐身说”与“透明说”  正是因为译者服务于作者与读者这两个主人被普遍视为其天职,又被大多数译者认同,所以,当人们进一步要求译者“隐身”、译作“透明”时,这一要求便又显得那么自然而且必要了。  隐身或隐形,说到底,就是要让译者“不可见”。更准确地说,译者之隐形,是与要求作为仆人的译者“不能独自主张”的观念紧密相连的。译者要隐形,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这就是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经常强调的三点:一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掺人自己的主观色彩;二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一切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而译作“透明”说,实际上与译者隐形说同出一辙。“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果戈里( Nikolai Gogol)的这句为译界熟悉的名言将透明得不复存在的译者置放在一个理想的位置,而正是理想的隐形的译者才能使译作中不留任何译者的痕迹,包括译者的个性、主观色彩等等,更不用说留下译者的主张了。在翻译中感觉不到译者的存在,在译文中不留痕迹地毕现原著的精神与风韵,无论对作者来说还是对读者来说,这都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对这种境界,钱钟书曾以“化境”两字加以概括:“把作吕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经过翻译似的。”1从果戈里的名言到钱钟书这段被反复引用的话中,我们也许可以捕捉到这样的信息:人们都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理解译者之隐形或译作之透明这一理想境界的。原作经过译者的语言转换,即从一种文字转变为另一种文字,得以投胎转世,以不留译者痕迹的原有风味、以依然故我的精神姿致奉献给异语的读者,这种臻于化境的翻译当然会受到欢迎。而基于对这一理想的积极理解,许多翻译家都非常向往这一理想的境界,且以自觉的意识和奉献的精神向这一理想靠近。但是,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对“透明”的翻译有着不同的理解,且导致了不同的实践。对有的翻译家来说,他们理解的“透明”,就是翻译中不要留译者的主观色彩,不要留译者的个性,因此在翻译中,他们一切以原文为依归,试图调动一切手段,努力把原文的形式价值与精神风韵都“原汁原昧”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在理论上,便有了“异化”说,有了“克己”论。而对另一些翻译家来说,他们理解的“透明”,着重于译文中不留生硬牵强的痕迹,让译文读上去不像译文,换句话说,就如傅雷所一直强调的,“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而要做到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写作,译者则不得不“以纯粹的母语”去处理原作中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避免“翻译腔”。于是在理论上,便导向了译者在语言转换上的“创造”性,在翻译实践上,将原文“化为我有”,以译文的“归化”为*终目的。欧阳桢对“透明”之说的理解颇为独特,且对“透明”的译文颇为推崇。他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鉴明翻译有三个标准,一是“自明”,二是“信达”,三是“透明”。所谓透明,他作了如下的阐述:“好的译文应该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应该透过译文看到原著,而不应让人看出这是翻译过来的。好的译文应该能够反映原著的特点……作家的才赋是有差异的,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有不同的经历,译文也应该反映出这些差异,反映出原作者的特点,而不是译者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所谓‘透明’。”要做到欧阳桢所谓的“透明”,显然是十分困难的。细究以上的阐述,我们仍可看到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既要反映原作者的特点,包括其风格和表达特点,又要不让人看出这是翻译过来的,这里涉及原作的“语言要素”在译作中是否应该保存下来的问题。对这种“透明”,欧阳桢在1993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部著作仍用了“透明”这个在他看来非常重要的概念,著作的题目为《透明的眼睛:关于翻译、中国文学和比较诗学的思考》2。郭建中在评述旅美中国学者的翻译研究时,对这一题目作了颇有启迪意义的说明,有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译者、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郭建中这样解释道:“‘透明的眼睛’引自爱默生的一首诗,其意是当灵魂离开肉体,不仅看清了世界的一切,而且也看清了自己。就翻译而言,翻译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别人的世界,而且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这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是欧阳桢这部专著的主题思想。‘透明的眼睛’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一般读者通过翻译去认识另外一个世界——不管是过去的世界还是现在的世界;通过翻译,也就是通过译者的眼睛。但一般读者是不会注意到译者的存在的。  ……

作者简介

许钧,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翻译家。许钧教授是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欧美文学中心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外国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并担任META、BABEL、《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外国文学》等国内外10余种学术刊物的编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