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68322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807683223 ; 978-7-80768-322-3

本书特色

◎分形的世界里,每一簇生命,都是整体的微缩版本。这部由对身边人的关注而具备社会学价值的文学作品,真实记录了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乡土中国场景”。持续的人口流动如河流奔涌:求学、求职、务工、投奔子女……许许多多人正从家乡一路走来,落脚异乡。于 “水泥森林”城市中回溯过往,一切自有源头。《缓慢而永远》所呈现的种种生存状态的剪影,也恰是当下中国这样一群庞大的普通个体/家庭的缩影。
◎冷静的视角与稠密的现场氛围扑面而来,气息各异的强烈地域感,混合成一场奇异的阅读之旅。姬中宪于巧健笔力之外更别具幽默,读来令人惊异。笔下穿插呈现了他和他*为熟识的身边人的生活状态与各自隐而不现的内心世界,以期颐长辈的暮年生活开头、以知遇之师的盛年离世结束,其间一众让人过目难忘、生动鲜活的人物群像,往事泛起,枝蔓繁茂,一切事关曾经存在的情形与因应。
◎真实世界里一爿路径交错的记忆田野——一部有着小说形式的纪实文本,施以混剪的结构手法,读来难以释卷。各中篇以暗线相连,回环照应,场景闪回式重现,呈现了共时性之下中国城市与乡村个体生活的真实图景,聚焦传统价值观与急速变迁的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强烈撞击。
◎或可照见你、我以及身边许多人的身影——在这个急遽变化的现实世界,我们每个人,正以怎样的过程和方式,走完这一生。《缓慢而永远》或可被视为一面“时代之镜”,每个读者都能从中一眼望见自己,和被潮流裹挟之下的伦常与亲情、牵挂与羁绊;同时也是一声警示,提示我们离世之日并不遥远,有必要开始思考生活本身。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和当下中国人的“家庭”有关的书,这里的“家庭”既是狭义的,又是广义的:你、我,还有那些或并肩同行或彼此陌生的人们,都正一同生活在“缓慢而永远”的书里书外。
《缓慢而永远》记录了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下的中国,我们正日复一日亲身经历却未待言明的人生况味,每个读到它的人不会备感熟悉又恍然惊异。在书中的交叠时空里,彼此相熟也陌生的二十多位人物轮番登场,出没于11章风格各异的中篇,面对着必然的生死议题,以及五味杂陈的命运片段。从上海石库门狭窄的台阶,到北方乡间失水的河床,从明眸少女到黄昏暮年,一同盘踞在当今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现实生活中。这是绵延未尽的城市化浪潮中的一隅亲友画像,是中年月台上的一组定格留念,也是至密到难以呼吸的一曲记忆之歌。

目录

目 录

活到九十九

缓存与闪念

全球化背景下的超哥

十年灯

西院二宝

甜河

路与桥

小舅安顿

苹果少女

团雾与横风

吾师永祥

《缓慢而永远》大事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缓慢而永远》节选
九〇后的外婆
外婆九十九岁了。我称她“九〇后”。
九〇后的外婆和六〇后的舅舅一起,住在石库门房子里。那房子小得超出人类想象,家里所有东西都挂在墙上,吊在天花板上,好腾出地面的空间,也为了防老鼠。我一进去就要低眉顺眼,把头拗到*低,否则就一路磕碰,像敲编钟。
一层算客厅,一层半是卧室,从一层到一层半要经过一截狭窄、陡峭的楼梯,台阶宽度只有四十五厘米,仅容一人通行,深度十五厘米,只能放得下半只脚,坡度却要接近九十度,只能爬。一旁的扶手已被手打磨得溜光圆滑,像旅游景点的扶手。
这楼梯我从没走过,他们不让我走,因为我“码子大”,可能会中途卡住,或者一脚踩空,直接跌下去,砸坏地板。外婆九十岁以后,平地上也不太能走路了,出门就上轮椅,但这截楼梯,她仍可以自己上下。那是她一生的交通要道,她熟悉它,胜过熟悉自己的左右手。
但是,九十九岁这一年,外婆终于爬不动了。舅舅总担心她从楼梯上摔下来,所以每次上楼都跟在后面,用肩膀扛着她,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把她顶上去。
外婆有“劳保”,她虽然糊涂了,这事倒一直不忘,常指使舅舅:你去给我买个电视机,能搬上搬下的,用我的劳保。或者看到街上有人戴金项链,就给舅舅发福利:你去买个金项链戴,用我的劳保。我们常拿这事笑她。逢年过节,小辈们给外婆的小红包,总要交到舅舅手里,但今年外婆突然有了“经济意识”,有一天对舅舅说:你要给我一些钱。舅舅说:你拿钱做什么?外婆说:有钱在身上才踏实。舅舅说:你要多少。外婆说:五块。
当然,舅舅和外婆*大的资本是他们都没有病。这年代,没病比有钱更富有,更经得起挥霍。
舅舅每天给外婆穿衣服。外婆有自己的穿衣标准,拿上衣来说:*里面一层是一件棉毛衫;第二层是一件衬衣,上面印着褐色的小碎花,这一件无论春夏秋冬都要穿;第三层是一件薄的毛衣;第四层是一件薄棉的小背心;第五层是一件粗的手工织的毛衣;第六层是一件棉袄,是旧社会那种斜襟、包纽扣的,由外公亲手制作,外公生前是裁缝,给外婆做了好多衣服,一直穿到现在;*后一层,第七层,是一件薄的罩衫,方便换洗的。这七层衣服一层也少不得,你想给她换件新式的,简洁点的,二合一的,她不许,一定按照这个标准。睡觉的时候,也要一件一件往下脱,你想给她直接剥下来,她绝不允许,一定按程序办事。对她来说,穿衣、脱衣更是一种象征,减省不得。
这事只有舅舅做得来,别人都帮不上忙。给老人穿衣服需要力气、技巧、耐心,以及某种日复一日的仪式感。
04
冯家慧的脸好看,她站在门诊大厅的问讯处,脸上有一种天生的镜头感。来来往往的人,不管匆忙或是麻木,眼里总有她。从后面看,她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美女,绕到前面,她也不让人失望,如果不考虑她的年纪,以及她脸上那层像被粉底覆盖的悲戚底色,她仍不失为一个美女。她给一个贸然闯入大厅的病号指路,姿态优雅,连伸出的指尖都富有诗意。身旁一位年轻护士,不管从哪个方面讲都比她更胜任这工作,偏偏没有人问她。据说,有一种人天生容易被人问路,冯家慧属于这一种。
按医院义工宣传手册上的说法,她是医院的“一道风景”。悲伤使她更加动人。
七年前,她的老公查出得了肠癌,九月二十六号开刀,第二年七月四号走掉。冯家慧再难忘记这两个日期,比她老公生日记得都牢。说到底,老公的生日与她无关,只与她婆婆有关。而老公的死,与她有关。
她还记得夹在这两个日期中间的一天:第二年四月五号。那一天,她的检查结果也出来了:乳腺癌。那天,东院门诊值班的正好是给她老公开刀的那位医生。医生看到她,还笑,摘下口罩的一边,说:咦,你怎么来了?
那时她老公还在化疗,情况已非常危险,每天挂盐水,抽腹水,人瘦成一条,走路都困难。她像往常一样来到病床前,从包里掏出检查报告。她必须要带报告来,白纸黑字地宣布这个消息,否则,她怕老公说她开玩笑。那天刚过完愚人节没几天。
东院不是专门治疗乳腺癌的,有人建议她去中心医院开刀,中心医院的乳腺癌科室全国有名。但是女儿听到这个消息,说了一句话。她说:就在这里开吧,否则我一会儿跑这个医院,一会儿跑那个医院,跑得过来吗?
她不说话。女儿就是这样,在她的眼里,爸爸永远排**位,她自己排第二位,如果冯家慧能有幸排进女儿的视线,也是排第三位。但是这时,她老公又说了一句话。
他说:咱们在一起开吧,这样,我还能去看看你,你真要到别的医院,就怕我……
冯家慧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在选择一家医院,更可能是生死之别。
几天后,她在东院开了刀。她老公在五楼,她在十一楼。她老公其实在四楼,但所有标识都写五楼。
她老公挂完这一天的盐水,摇摇晃晃起来,去十一楼看她。她还在昏睡中,老公坐在床边,摸她的头,说一句“前世作孽啊……”,眼泪就掉下来。
他坐到她醒。醒过来后,她看到老公的笑,他拍拍她的头,说:你没事的,你这个小毛病,我比你严重呢。
女儿在一旁哭,她听得出来,这哭并不全为她,即使全为她,也比不上刚知道爸爸生癌时的哭。刚知道爸爸生癌时,女儿曾脱口对妈妈说出:都是因为你!
她也想哭,竟没有泪。她想,死就死吧,活着也没意思。
她也开始了化疗,像在重走老公的路。此时,老公已经病危,东院不再需要他了,他被急救车拖走,好腾出昂贵的床位,留给下一位更需要的人。他被送进了高架桥下面的一家舒缓疗护中心,那里是火葬场的前站,进到那里的人,很少再出来。
化疗的间隙,冯家慧又做回到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晨六点,她去舒缓疗护中心替女儿,女儿抹把脸,乘**班地铁去浦东张江上班。上午九点半,老公的妹妹来替她,她回去路上买点菜,回到家里,一样一样地烧。过去,这些事都是她老公的,她完全不擅长,每次放盐都要用勺量,恨不能一粒一粒数。下午三点,她再去医院,带去饭菜,也替下老公的妹妹,直到晚上女儿下班回来,再替下她。有老邻居在她经过时迎上来,抚她的衣袖,仰望她,不阴不阳地笑说:啊哟,家慧勤快嘛,一天两趟医院。
早晨,她老公捏住她的手,说:*好你一直陪着我,晚上也陪。

作者简介

姬中宪 作家,1978年生于山东,现居上海,曾是中国**代职业社会工作者,现任教于华东政法大学,著有长篇小说《花言》《我不爱你》《阑尾》,短篇小说集《一二三四舞》,杂文集《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获中峻杯中国作协《小说选刊》*佳读者印象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