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治理:个人和组织的进化法则

复杂治理:个人和组织的进化法则

1星价 ¥51.8 (7.5折)
2星价¥51.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2195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21721959 ; 978-7-5217-2195-9

本书特色

★“2017中国好书”提名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罗家德新作。 ★个人与组织的12个进化法则: 系统观 动态观 网络观 结构与行为共同演化观 非线性发展观 鼓励自组织 促成边缘创新 多元包容 预测趋势 动态平衡 开放变革 适时转型 ★以复杂系统的视角求解组织管理的问题,读懂互联网社会的本质与未来。 ★融合经济学、应用数学与社会学,一本中国组织管理的经典教科书。 ★作者是全球知名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弟子。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聘教授、“2017中国好书”提名奖得主罗家德复杂系统管理学系列图书。 ★陈春花推荐序提到:我很赞同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选择地吸收管理经验的探索。 ★这个时代给予组织两个重要变量,一是持续的不确定性,二是万物互联。今天的管理者所要面的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如何以复杂系统的视角来看待组织管理,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需要寻求答案的命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复杂思维。中国人善用中庸、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熟稔关系、人情、面子、人情交换的联系。中国组织中充满着中国特色的复杂系统产生的现象:如组织网络、班底亲信、派系问题、人情交换、教化权、礼治秩序、双轨管理等,这本书提供了应对以上问题的方法与思考。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用复杂系统视角剖析组织行为与战略管理的书。复杂科学发源于物理学,进入社会科学后形成了新的理论——社会网、复杂网、行为与结构共同演化、系统动态研究等,给当下复杂社会提供了治理方案。·组织的变革与转型期,如何训练系统思维·企业自组织如何进行边缘创新·管理者如何将层级权力与圈子经营结合·中国本土的管理理念有何特质·复杂思维和复杂科学的关系本书作者是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教授罗家德,这是其复杂系列丛书的第三部作品。作者从中西关于乌托邦(桃花源)的差异入手,阐述了三种西方组织管理的研究成果:理性系统理论、自然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作者认为,复杂系统理论是较为全面的理论体系,并将此融入复杂系统管理学,以格兰诺维特的理论为基础,提出如何以复杂思维看组织治理。

目录

前 言 IX

**章 序曲——复杂系统管理学 001

一 复杂科学的起源 002

起源 / 002

基业长青的因素 / 005

二 中国式管理艺术 007

中国式管理的成功 / 007

中国式管理的优势 / 009

三 系统领导者的9大特质 010

四 组织理论大师的思想 014

五 复杂组织理论与本书的章节 015

组织理论与复杂系统视角 / 0 15

本书各章介绍 / 016

第二章 组织——一个复杂系统 023

一 定义组织 025

组织具有明确目的 / 025

韦伯层级制的5 个特征 / 027

生活组织的逻辑 / 030

二 组织是一个系统 035

组织理论预设 / 035

组织研究的视角与层次 / 037

第三章 复杂——新的思维方式 041

一 拆解复杂 043

复杂视角vs. 化约主义 / 043

整体思维vs. 分析思维 / 044

动态思维vs. 静态思维 / 044

二 复杂的4 个基本概念 046

三 动态平衡的思维 051

系统领导者的9 个视角 / 052

智能时代的复杂系统视角 / 053

第四章 边缘创新 055

一 边缘创新的成功案例 056

复盘中国经济的转型 / 056

理解边缘创新 / 057

二 微小变革:教堂案例 059

4 类创新模式 / 060

边缘创新的过程 / 063

促成边缘创新的机制 / 067

三 颠覆性创新 070

核心vs. 边缘 / 070

边缘创新的传播 / 072

四 系统领导者该如何做? 076

第五章 阳——理性系统的管理 081

一 泰勒:理性化组织的崛起 082

组织是一个工作流程系统 / 083

组织的形式化 / 087

二 韦伯:层级制的理论缘起 089

组织是层级命令系统 / 089

层级制的组织原则 / 093

三 对理性化组织的批判 096

第六章 阴——自然系统的管理 103

一 组织:协作系统 107

巴纳德的洞见 / 107

5 个因素促使协作发生 / 110

二 组织:人际关系系统 115

梅奥与霍桑实验 / 115

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 117

第七章 阴阳相融

——理性与自然视角的融合 123

一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 125

斯科特:组织理论的梳理者 / 125

组织的开放系统视角 / 132

组织与环境的互动 / 136

二 融合:组织是信息沟通的系统 138

西蒙与新韦伯主义 / 139

决策理论:组织对外在环境的反应 / 141

第八章 开放系统中的组织

——治理机制的选择 147

一 交易成本 150

市场或层级:治理理论的滥觞 / 150

二 组织:交易治理的系统 156

决定交易成本高低的因素 / 156

交易治理机制的选择 / 159

三 复杂系统视角的批判 161

多种治理机制的并存 / 161

案例:高科技制造业的交易流程 / 164

第九章 适应

——开放系统的重要原则 173

一 制度与组织 174

二 组织:环境刺激反应系统 177

新制度理论的出现 / 177

制度的形成 / 180

组织制度的合法性 / 182

三 组织的相似性 186

组织同形理论 / 186

三种组织同形的外在压力 / 188

第十章 演化与韧性

——复杂系统的动态适应 193

一 复杂科学的崛起 194

二 超级合作者 201

合作:物种演化的第三种机制 / 201

演化中的5 种合作机制 / 205

三 复杂网的“链接” 209

引爆复杂网研究 / 209

复杂网演化的8 个关键概念 / 211

四 复杂网的应用研究 218

复杂网与传播 / 218

大数据中的复杂网分析 / 224

第十一章 取势与造势

——阴阳再次相融 233

一 再次融合 234

反化约主义 / 234

引入社会网理论 / 237

二 自组织:第三种治理模式 239

弱连带优势理论 / 239

镶嵌理论 / 242

三 时势vs. 英雄 246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制度创新 / 246

复杂系统视角组织管理的分析架构 / 254

第十二章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治理智慧 259

一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组织管理 261

各组织理论学派对复杂系统视角的贡献 / 261

制度创新与系统演化的新视角 / 265

二 中国人的复杂系统视角 269

关系和谐:儒家人伦思想的兴起 / 270

道统与政统的制衡:以礼治秩序修正理性系统 / 271

无为而治:分权带来自组织 / 273

皇权与绅权:一次社会治理的实验 / 276

管理双轨制:阴阳力量并存 / 278

中庸:动态平衡之道 / 280

三 复杂科学的应用 282

参考文献 289


展开全部

节选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我之前的书《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从2016年黑天鹅事件乱飞讲起,书里谈的是我们要以怎样的一套分析架构来看待信息时代人人相连的社会经济与组织管理的发展。其中,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一方面见证了社交网络取代主流媒体后,同类相聚,成见增强,信息“茧房”现象严重,以至于世界民粹主义a兴起,他们的所作所为又代表民粹主义挑战着原有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这股民粹风潮终于在法国大选中暂时得到遏制,马克龙的当选让欧盟的团结得以持续,他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力抗美国的单边主义,并与中国携手维护着开放世界的多边秩序。近来,欧盟、日本自贸区的建立更进一步保障了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发展。 然而,意大利“五星运动”b夺得政权,法国“黄背心”运动a如火如荼,它们再次掀起欧盟内部的民粹风潮,马克龙再次成为风暴中心。而就民粹风潮中的“街头运动”来说,互联网能轻易地动员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但是每个人平常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自怨自艾又自鸣自乐,互相难以理性协商。所以马克龙号召全法国举办大辩论,以社区为单位,让大家展开沟通,他甚至自己“ 下乡”进入各类社区参加辩论。全 世界都在寻找新的治理机制,这不失为一个方法,当然,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面对信息时代的复杂社会,原来的维持社会秩序与全球治理的答案好像都失灵了。西方世界似乎进入了马克龙与特朗普“对决”的关键时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吗? 但一定会有人问,马克龙与特朗普真的那么重要吗?他们都是民粹风潮催生出来的。特朗普就是美国民粹主义者推选出来的,因而成为美国史上**个没有从政经验而能当选的总统; 马克龙也是在民粹风潮中因法国两大党派都靠边站了,所以才以39 岁自组新党之姿入主爱丽舍宫。他们都只是历史的“傀儡” 吗?他们分别是美国文化与法国文化面对民粹风潮的必然产物吗?历史不是伟人创造的,刚好相反,历史有着自己前行的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真是如此吗? 我们要如何看待这股风潮的发展?这固然是一个学术性的深刻议题,但它同时关乎现实世界的未来走向。我们是否拥有一个回答未来走向的分析架构,而不是简单地说“民粹主义只是历史的小逆流”或“民粹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呢? 同样的问题也在我国发生了。大家总是在争论医疗、教育、住房问题该任由市场发展,还是由政府统管?为什么说这是类似的问题呢?因为我们总是以“英雄人物vs. 历史进程”或“市场vs. 政府”的二元对立思维来思考很多问题。以医疗为例,事实上,在美国的医疗机构中,社会性的医院(那些教会或大学医院的经费基本上来自民间,由社会贤达进入董事会,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医院)占了*大比例,其次是商业医院,*后才是政府主营的医院(基本上是为了退伍军人之类的人而办的福利性的医院)。这让我们看到,医疗事业的治理结构不是简单的政府或市场的问题,而是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治理机制共同发力的结果。而东亚地区则呈现了不太一样的面貌,以中国台湾为例,公立医院占了*大比例,其次才是社会的,*后才是商业的。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评估中,中国台湾在医疗品质与保险普及上都优于美国。所以我们是又有了医疗事业的“东亚模式vs. 美国模式”吗?如果我们不以这样的思维方式看问题,那么我们有别的观点和架构来分析这些议题吗? 还有非常类似的问题,比如企业主会问:我的企业是要做大做强,还是要做久做实、基业长青?这似乎是不一样的管理哲学,它们也对应着十分不同的管理手法,这让企业主们有时难以抉择。那它们有无调和的可能?我们总希望自己的企业既做大做强又做久做实,这可能吗?如果可能,要如何做到?本书从组织理论出发,谈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组织管理,正是要回答这类管理问题。 在我已出版的《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和《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 大原则》两本书中,我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并在其中探索了系统领导者如何以复杂系统视角来看待组织管理。而在本书中,我仍然会用“组织管理” 一词。其实,在整个复杂系统中,我们要探讨的都是治理问题, 治理在组织系统中包括三种“理想类型”的机制─层级、市场与自组织。如果是在社会系统中,则相应的有三类─政府、市场与社会。复杂系统一定是在这三类治理机制共融并存、相生相克中演化的。所以本书虽然以组织理论为核心,但有时亦会言及社会系统。狭义的“管理”原本的意义是“层级治理”, 是由上而下的“控制”之道。但本书所说的“组织管理”,是指广义的“管理”,包括“治理”,治理理论是在管理学之下发展出来的。我在本书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一章中采取了由上而下的视角,探讨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在面对复杂系统时,要有什么样的管理思维。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组织管理之道正是要管理者认识到,万物相互连接后的组织一定要超越控制思维,管理者不能再以单一的层级治理之道来管理组织,而必须看到多元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重要性,使系统稳定、高效,又能演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本书所用“组织管理”指的是复杂组织的管理者要如何由上而下看待多元治理机制的相生相克、共同演化,并提出因应之道。而本书的第四章到第十章正是从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理解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管理学是如何形成的。 本书由我14 年来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开的本科课程“组织社会学”的讲义形成,这门课几乎每年都开,从只介绍各组织理论大师的思想及其启发的管理学,到“演化”出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管理学,并逐渐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把复杂系统的理论融入课程的架构,终于形成较完整的讲义。因为这是给本科生上的课,所以我避免了太多的理论陈述,故这本书可以被视为一本“复杂系统管理学”的科普书,当然也可以被当作本科层次的组织理论课本。 这门课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刺激学生去思考中国本土的管理理论有什么特质。避免我们只知道照搬西方的管理学。所以, 在课程开始的**天,我一定会要求学生阅读两篇读物,一篇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另一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a 桃花源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田园牧歌的景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一个人伦和乐的社会。“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好一个人际友善的世界。这个人伦和乐的遗世之地源于“避秦时乱”,避开那个“苛政猛于虎”的“秦制”年代。虽然陶渊明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这样的理想社会是如何治理、如何运作的,但它却成了中国人一千多年来所向往的去处。 乌托邦里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为了保证城市人口密度,从而合理地利用城市现有的资源,乌托邦对每家每户的人口都有严格的规定:每家成年人不得少于10 名,也不得多于16 名。这样的数目正好可以保证每个家庭拥有充足的劳动力。每个城市必须有6 000 个这样的家庭。 在农村中,每户每年有20 人返回城市(农村一户不得少于40 人),他们都是在农村住满两年的。他们走后,会有从城市来的另外20 人填补他们的空额,接替他们之前在乡村的劳动,这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 他们(乌托邦人)的精神世界极其活跃,毫无拘束。他们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赞扬和认同的宗教信仰。但即便如此,乌托邦人在这一点上又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至高的神……在本国语言中一致称其为“密特拉” ……每当月杪或除夕这些节日的晚上,他们 就会实行禁食,然后在教堂集合,共同度过一个没有邪恶、没有怨言、没有愤怒的夜晚,以前所有的不平与不满都在宁静的夜色里被沉淀、淡忘了……每逢月末或年末,在去教堂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妻子会伏在丈夫脚前,儿女会伏在父母的脚前,针对过去的岁月里自己的过错或失职认罪忏悔,乞求得到宽恕, 这样真诚的道歉和忏悔又怎会得不到家人的原谅呢? a “乌托邦”一词已然成为西方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和桃花源不同的景象。它在明确的宗教导引精神的生活之下,又有非常清楚的制度设计,对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多的规定,构成了一个小的共产社会。只是这样的社会理想到20 世纪反而成为西方的新思潮支持者反对的对象,《美丽新世界》《一九八四》《动物庄园》等反乌托邦的书因此红极一时,它们都指出,严格的道德与制度的束缚剥夺了人的自由。 但是我们在此所关注的是,中国与西方的社会治理理想似乎很不一样,这必然对我们看待怎样才是一个好的组织治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也使得中国人孕育了不同的治理智慧。我们要如何理解中国人的治理智慧?本书在*后将回到这个议题上, 探讨中国传统中蕴含的复杂思维。

作者简介

罗家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先后取得经济学、应用数学硕士和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社会网络和经济社会学,拥有经济学背景的社会学家,善于用复杂网络阐述信息时代的底层逻辑。 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创会主席。 罗家德教授致力于社会网理论研究:大数据中的社会网分析、自组织过程研究,并将中国社会的“关系”、“圈子”等特质置于中国本土化管理研究之中。著有《中国人的信任游戏》《社会网分析讲义》《云村重建纪事》等著作。 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社会学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知名的社会学家之一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弟子,翻译其著作《社会与经济》《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