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云南绅耆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946091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19460914 ; 978-7-5194-6091-4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云南绅士为个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首先是阐明了清末新政时期云南绅士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接着进一步论证经过辛亥革命进入民国之后,云南绅士不仅没有出现边缘化的发展趋向,而且社会地位更居显要,仍有很大的活动能量,既在新政府中担任要职,也在政党、议会整治中比较活跃,与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更不无关联。因此,从清末到民国初期,云南绅士所经历的是兴起上升,走向权力中心的发展过程,并非边缘化和走向消亡,直到1920年年代以后随着年龄老化云南绅士才逐淡出政治与社会舞台,但其中一部分人仍然热衷于地方公益慈善事业。
目录
绪论
**节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学术史
第三节研究方向与方法
**章清末经历
**节清末绅耆之间的交游
第二节绅耆与清末新政
第三节绅耆与争回矿权运动
第四节绅耆与争回铁路利权运动
第二章因应变局分化组合
**节新政府中的“旧人”
第二节赵藩与滇西风波
第三节出与隐——鼎革之际的选择兼及绅耆对辛亥革命的认知
第三章老成独秀
**节绅耆与民初的政党、议会政治
第二节多重的社会角色
第三节对绅耆声誉和地位的一次冲击——铁路公司查账事件
第四节绅耆与护国运动
第五节绅耆与护法运动
第四章逐渐淡出
**节选择各异
第二节绅耆与1927年云南政局
第三节1930年代绅耆的凋零
结语
附表
后记
作者简介
赵蕊,1997年至2004年在云南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就职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任专职教师。先后发表与本书有关的论文六篇。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 -
汉字王国
¥11.5¥46.0 -
万物皆无序
¥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