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0009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73000958 ; 978-7-5730-0095-8

本书特色

1.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开山之作。 2.所创的气血共振理论一方面与传统中医的精神极为契合,另一方面还能够进行数字化与公式化,这是此前倡导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人所没有做到的。 3.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许多现代病的病因和诊治重点,对中医的许多概念和原则进行了数学、物理、生理学上的解释。 4.让中医以科学语言与普通大众进行沟通的方法,让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人也能理解中医的内涵,理解“气”“经络”“阴阳五行”等之于人的意义。 5.内容形式新颖、视角独特,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博士从科学的角度,以实验验证传统中医的观念和智慧。既有继承发扬,又有批判扬弃。沙里淘金,真实可信。

内容简介

本书以相当篇幅从生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二氧化碳在人体流窜的严重后果,分析了“湿的堆积”“钙的消耗”所造成的老化的过程,认为人体老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肺的功能退化了。同时,作者还统合了《内经》《难经》等古籍中对肾解说之不同,凸显了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传统气功与养生做了以现代生理学为基础的分辨与解析,揭示了中医传统养生的内在奥秘。作者在书中除了和读者分享修炼内功的经验和心得,他还以脉诊仪实测练功前后气血共振的振幅变化,为居家养生保健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目录

序一??抓住问题核心,发扬先祖智慧 // 001

序二??承先启后,我的脉诊之旅刚刚开始…… // 003

PART 1

以肺为宗

**章??肺为气之本??人体的运作由能量催动

能量推动人体的运作 // 007

人体能量的产生与储存 // 008

中医对能量储存的理解 // 011

第二章??肺是打气机??人体器官是多个独立鱼池

身体缺氧的因应做法 // 019

二氧化碳是麻烦制造者 // 020

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机制 // 022

多余碳酸氢根的处理方式 // 025

用养鱼池的概念比拟人体 // 026

细胞内外也有运送控制机制 // 029

第三章??钙的迷思??补钙不是保健万灵丹

钙的消耗与湿的堆积 // 037

湿是老化的开始 // 039

老化的状况 // 041

体循环与肺循环之平衡 // 044

肺是体内排碳*重要管道 // 047

第四章??肺是体内减碳计划的核心

肾脏在体液酸碱平衡中的角色 // 051

骨骼是中和减碳*后的预备队 // 054

二氧化碳漫游引来的危机 // 055

从中西医角度看“问题” // 058

由中医整体观看“排碳” // 060

第五章??养肺自救??肺部保健运动饮食篇

日常保养肺部运动处方 // 067

餐桌上的科学饮食处方 // 084

PART 2

以肾为基

**章??他们说的肾不是你想的肾

以数学理论破除“肾”的迷思 // 105

中医体系的肾,大不同? // 106

肾阳为三焦元气之主 // 109

先贤古籍说肾 // 118

肾在循环中的功能之一:静脉回流 // 121

肾脉如何帮助静脉回流 // 128

肾在循环中的功能之二:肾阳 // 131

肾在生理上的功能 // 135

第二章??道家、佛家修行养生的追求

“性命双修”的道家养生术 // 145

重性轻命的佛家气功 // 152

由生理学看“精气神”与“戒定慧” // 156

第三章??气功也可以由数学推论

我们的身体有两组共振谐波 // 161

由二、四、六谐波了解内功 // 166

说解丹田 // 169

练内功是在练什么? // 171

内功修炼三原则 // 178

看内功的特别现象 // 180

收功的目的是什么? // 183

第四章??修炼内功与肾气的动作

修炼内功的要诀 // 193

从放松开始的日常修炼 // 196

女性与男性修炼之不同 // 206

后记??画龙点睛,为中西文化融合开光 // 208

延伸阅读 // 210


展开全部

节选

困扰中医千年的争议 在这个探讨肾阳的命题中,可看出中医过去的发展之路充满着曲折与困难的原因: (一)依靠古经典,而且认为愈古老的经典可信度愈高。那么当经典之间相互矛盾时,该如何是好呢? (二)依靠医家临床经验之判断。但那些临床经验,从诊病起就没有使用仪器,也没有客观指标。结果就是各家各自观察,各有角度,各有坚持,*后难免出现瞎子摸象的状况。即使各家观察到的都是事实,也难免出现只摸到了象腿、象肚子、象鼻子而导致各有所见的情况。金元四大家就是*好的例子! (三)此外,中医处方之标准化,直到《本草纲目》成书后,才趋于严格,此前各家用药是否一致也是个问题。 而治疗效果,除了明显的生死之别,其他局部之改善也像诊断一样,因各自所得的部分事实之不同而各有不同。 这些困扰中医千年的争议,通过进行一些关键性的生理实验,在详细分析研究之后,也许是可以厘清的。 由血液循环来看肾 中医要现代化,科学的工具、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整理,以及科学的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扼要说明几个关键性的实验: 在证明各器官的共振频率的动物实验中,我们将其主动脉分支(进入各个内脏的动脉)夹住,再分离脏器与主动脉,就可得知该脏器在体循环中之贡献。 夹住肝动脉时,在尾动脉处所测得的脉波(**谐波,肝之共振频率)或大或小或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很小;夹住肾动脉时,在尾动脉处测脉波,可以发现所有比肾脉共振频率高(二以上)的谐波之振幅皆大幅下降,而且愈健康的个体(肾脉愈大者),振幅下降愈大,可达 60% ~ 70%。 我们在夹各个动脉的实验中,发现以夹肾动脉时的变化*为奇特,是肝、脾等动脉受夹后变化的数倍乃至十数倍之多。 通过这个生理实验,我们可以印证中医前辈的结论。他们对“命门”的推崇之言,是有感而发的,是根据临床经验得出的。 在相同的实验中,我们分别夹左肾动脉及右肾动脉,就能证明左、右肾从血液循环的角度上来看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又何来“左肾”“右命门”之差别呢? 而命门对应之腑,若如先贤所提出为三焦,那么心包所对应之腑又该是什么?何况十二经络中并没有命门一经。如果命门真的是第十三条经,那命门经所循行的穴道又为何? 现代医家也多认为,肾分肾阴与肾阳,而命门不足之症状与肾阳不足并无不同,似乎没有必要另设毫无根据之命门一说。

作者简介

王唯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1969年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经科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1988年与多位中、西医研究人员进行合作研究,制成脉诊仪,并在多个大医院进行临床观测。王唯工在医学工程领域多次获杰出贡献奖,且因脉诊之相关发明获发明奖。同时,他也因此项发明而被收录于“马奎斯世界名人录”中。现从事汉唐医学之研究及各种非侵入性医疗器材之开发。 王晋中,台湾大学电气系学士,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电气工程博士,自幼受父亲王唯工教授中医科学化的研究的影响,大学时期就参与了第二代脉诊仪的研发。赴美留学毕业后曾任美国通用电气研发总部研究员,东芝美国医疗研究院实验室经理。曾领导并完成了东芝首台时间飞行(Time of flight)PET/CT原型机的研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