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1星价 ¥29.1 (7.3折)
2星价¥29.1 定价¥3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267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1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21726763 ; 978-7-5217-2676-3

本书特色

从业18年以来,精神科医师清水研始终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记录下打动他的与临终患者的谈话、一线咨询的经验与沉思,并发现: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
因此,他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作者将癌症看作思考自我、思考生死的契机,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并向所有人发问:倘若无常宣判,我们接下来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内容简介

18年一线问诊经验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中央医院
精神科医师 清水研 对生死、疾病、人生的沉思之书

身体健康时,任谁也无法想象自己生病的样子
我们都以为自己还有下一个10年、 20年、30 年

当无常宣判,当生命开始即将开始:
“为什么只有我要承受这些痛苦?”
原来写不出to do list
一人确诊,一家人都“病了”
与重要的人相处的时间很宝贵
现在开始,试着讨好自己
一直在拖延的事,是时候去完成
拥有平凡的一天,就是一种幸福
想珍惜活着的每个瞬间
……

前言

“谁也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正因如此,我想珍惜活着的每个瞬间。” 这是一位澳大利亚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后一句话,27岁的她因癌症离世。被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英国《独立报》《镜报》等各大媒体报道后,这句话通过脸书迅速传遍全球。 是什么令这句话直抵人心? 如今,技术步,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增加,“老龄化社会”“抗衰老”等词语越来越常见。 长寿固然是好事,但过于长久的生命也会给生活带来烦恼。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因为长寿而忘了生活的意义。 死亡终会降临,这一点大多数人只是心里清楚,并没有什么切身感受。死亡是一件尚不需要思考,和明天、后天的到来一样理所当然的事,我们都以为自己还有下一个10年、20年,甚至30年…… 如此一来,即使有“想做的事”,仍旧会在“明天做就行了”“过段时间再做”“等这项工作告一段落再做”“留作退休后的乐趣吧”等想法中一拖再拖,无法完成。 即便想要改变生活,也会因为恐惧未知而安于现状,安心做一只温水里的青蛙。“不要再等了,现在就行动吧”,这样的心声是被“不,鲁莽会毁掉我的一生”等想法劝退。 终,我们被他人的期待和自我的责任束缚着,无视空落落的内心,继续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正是因为浑浑噩噩地打发生活,又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澳大利亚女子的那番话才会如此触动我们。它打,动了世界上的很多人,似乎揭示了,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在“虚度人生”。 我是一名心理学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自2003年以来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中央医院工作。我一直为癌症病人及其亲属提供心理咨询与诊疗服务,每年接待诊疗的人数不少于200人,截至目前接待诊疗人数已经超过了3 500人。 为了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我一直尽我所能倾听他们的故事,这份工作使我收获颇丰。“突然收到癌症通知单,知道大限将至,的确让人痛苦,但也因此才有机会认真思考余下的生命该如何度过。”患者的话都是如此铿锵有力,糊涂度日的我对他们只有由衷的敬意。 这样的工作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并不是转行或者放手一搏去挑战人生之类的重大转变,而是我逐渐能够清晰地区分“不重要的事”和“不能拖延到后的事”。 因此,我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也越来越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 我将自己从癌症病人身上学到的一切写下来,希望能对正在读这本书的你有所帮助。

目录

前言 我们不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r/>写在开头 癌症引起生理的痛苦,更造成了心理创伤
只有少数人和癌症无关
癌症患者确诊1年内,自杀率是普通人的24倍
一人确诊,一家人都“病了”
癌症并非只是为了病痛、延长寿命
章 用悲伤痛苦
悲伤是一剂良药
身处困境,却仍想为了某人努力生活
人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如柳枝般柔韧
痛苦指南
第二章 我们都拥有复原的力量
接受失去,需要时间
余下的时间不足10年,今天要为了什么而活?
感谢今天的到来
遭遇巨变时,人也会跟着改变
与重要的人相处的时间
每个人眼前都是未知的世界
想为他人做些什么时,希望就会出现
濒临死亡,会有意想不到的坚强
感受到未曾感受过的力量
第三章 直面死亡时,才发现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
另一个我正在逼迫我就范
不能继续工作,还能感受到自我价值r/> 只允许自己元气满满是令人痛苦的
是否觉得一直都活得很压抑?
把“必须”当作信条,只会死胡同
第四章 请直面内心“想要的自己”
人终有一死,为什么还要努力活着?
认定“应该怎么活”,就会忽略“如何为自己而活”
患病却依旧积极生活的人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
现在开始,试着讨好自己
试着听从内心“想要”的声音
第五章 观察死亡,就是观察如何生活
如果没有死亡,世界迟早会崩溃
该如何回答“人死了会变成什么”
我们有办法缓解濒死的痛苦
是时候完成一直在拖延的事了
要意识到意识也会随着死亡而消失
拥凡的一天,就是一种幸福
后记 意识到死亡会降临,才能更敏锐地感受生命的光华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日)清水研生于1971年。 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 从金泽大学毕业后,他在东京都原医院接受了内科医学培训,在国立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中心武藏医院和东京丰岛医院接受了普通精神病学培训,并于2003年成为国立癌症中心东医院精神肿瘤科的住院医师。从那时起,他一直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医疗保健。2006年,他加入了国家癌症中心(现为国家癌症中心)中央医院的精神科和肿瘤科。目前,该医院心理肿瘤科主任。日本综合医院精神病学协会专家和讲师。日本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学会专家和讲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