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历史学话语体系建构:::

中国特色历史学话语体系建构:::

1星价 ¥67.2 (7.3折)
2星价¥67.2 定价¥9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849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14页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208184947 ; 978-7-208-18494-7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思考;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历史学话语叙事;关于“民族国家”历史叙事的反思;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经济史的话语体系问题;城市中国三大体系的建构与挑战。

目录

导论 中国特色历史学话语体系构建须摒弃“中心论” **章 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思考
**节 20 世纪前期中国史学界对西方史学的接受与创新
第二节 对中国世界史知识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思考 第二章 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历史学话语叙事
**节 “专制主义”的东西方迷思
第二节 “东方专制主义”话语叙事解构
第三节 超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视角 第三章 关于“民族国家”历史叙事的反思
**节 “民族国家”的话语建构与认同困境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族群理论建构
第三节 国家认同:清朝与民国之间国家同一性问题
第四节 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研究的理论话语建构 第四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
**节 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叙事
第四节 中国特色海权观与海洋共同体话语体系建构 第五章 经济史的话语体系问题
**节 中国近代企业早期历史研究的学科及话语体系问题
第二节 民间契约文书研究与经济史话语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史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演变的历史逻辑 第六章 城市中国三大体系的建构与挑战
**节 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话语体系问题
第二节 上海学学科体系营造的初步尝试
第三节 上海史学术研究近十年的新维度
第四节 海派文化的生成路径与话语危机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长刚,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社会文化史、当代土耳其研究、宗教与全球政治、全球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古罗马的智慧》《失落的文明:古罗马》《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研究》(主编)等著作多部;倡导作为独立新兴学科的“全球学”(Global Studies),主编《全球学评论》。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上海市育才奖(2014),并获曙光学者(2002)、上海领军人才(2014)等称号;是国际全球学学术顾问、全球学国际高校联盟执委会委员、土耳其TRT世界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