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饮食文化史
读者评分
4.8分

包邮中国饮食文化史:书脊或封面有瑕疵

1星价 ¥20.8 (6.5折)
2星价¥20.8 定价¥32.0
商品评论(15条)
hlj***(三星用户)

王学泰的书值得一读的

2019-11-03 10:38:59
0 0
sfz***(三星用户)

饮食文化史

虽然不是吃货,但涉及到文化史还是很有意思的

2018-10-23 19:47:49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6336155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06-09-01
  • 条形码:9787563361557 ; 978-7-5633-6155-7

本书特色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美好,*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兹举两例为证: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美好,*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冨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中国人对付鬼神也像处理人际关系一样,总是通过食物来疏通关系。西洋人悼念亡者一束鲜花就可以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待待遇(一般还要高一档)。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亲疏和他企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这完全与老百姓对付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一样,因此有人说祭祀不过是人对鬼神的贿赂。

目录

引言 **章 饮食文化的蒙昧时代 一 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1.从食素到食肉 2.从生食到熟食 二 史前时期人类的食物 三 炊器,餐具和烹饪技术的产生 四 原始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 第二章 饮食文化的萌芽时代 一 大禹治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夏商时期的主要食物 1.食物原料 2.食器,食品加工与食制 3.人类的伟大创造——酒 三 兴亡饮食相关的两个王朝 1.食物,礼器,重器 2.饮食的丰俭与王朝的兴亡 第三章 饮食文化的昌明时代 一 周秦两汉时期的食物 1.农业民族的形成 2.周秦两汉时期的主要食物原料 3.食品的加工与烹饪 二 食制,等级差别与羹 1.每日吃几顿饭 2.分餐制与饮食的等级差别 3.说羹 三 南北食系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1.先秦中原地区的一组名肴——八珍 2.荆楚盛馔 3.汉人食单 四 礼乐习俗对人们自然本能冲动的制约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学泰:1942年12月生于北京,汉族。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中国人的幽默》《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流民》《燕谭集》《多梦楼随笔》《剑闲杂说》《水浒与江湖》《重读江湖》《中国人的饮食世界》《华夏饮食文化》《幽默中的人世百态》《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等。目前关注通俗小说及通俗戏曲等大众文化在民间的影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