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321296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473页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532129652 ; 978-7-5321-2965-2

内容简介

社会上出现许多家的危机、家庭的危机、信仰的危机……本书针对这一问题,从社会学和哲学层面上,用随笔的语言详细阐释了这诸多关系。

目录

说家——代序
图片解说
题记9则
既熟悉又陌生
为你划着一根火柴
“家”(Home)是动词,是现在进行式,不是名词
你是“屋家人”吗?
第1编:屋(House)
屋的起源和屋的本质——我们都是“屋人”
斜屋顶下面的小阁楼——洞穴建筑空间与白日梦
世界级亿万富翁的豪宅——他们也有家吗?
荣格的屋和家——做白日梦的屋空间
第2编:家庭(Family)
婚姻和家庭的起源——简要一瞥和有关婚姻的定义
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男女关系——万变不离其宗的“家”
“婚前睁大你的双眼,婚后闭上一只眼睛”——采访冷丽女士
男人和女人的秘密——性生物学及其哲学基础
第3编:家(Home)
寻家和身影
寻家路上的艰辛
哪里才是我的家?——人生之旅的实质
家的千姿百态表现形式——有关家的精神分析和家的精神构造
家=秩序——有关“家”的另一个定义
哪里有信仰,哪里必有家——有信仰是件好事
如果换成是我——“家”是观察世界的方式方法
图霍尔斯基的家——由他的自杀想到的
美国登月宇航员寻家记——他们的迷茫和困惑
A→Ω——家学和死亡学
第4编:地球生态环境空间(The Spa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空间
“地球村村民”远山正瑛的家
在路上,但的确到了家——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 穷得叮当响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 整天忙于应酬的董事长说:“能在家里吃顿饭,两菜一汤,便是幸福。 ” 一个瘫痪在床上的人说:“能站起来,自由走动,就是幸福。” 一个学生说:“不考试就是幸福。” 即便是同一个人,幸福感觉也是随时随地改变的。 10年前他说:“能同她结婚是幸福。” 10年后他说:“能离掉她是幸福。”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说:“有杯水就是幸福。” 在茫茫的大海漂泊了半个月,他说:“双脚踏上固定的陆地上才是幸福。” 可见,一旦从哲学层面去分析幸福,它是很微妙的。 比如下面的公式是成立的: 更富有≠更幸福。 今天,全球近17亿人(即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已经加入了“消费阶层 ”,即他们的生活方式、交通工具和饮食等已基本达到或接近上世纪末欧美和日本的水平。 据有学者调查,我国就有大约2亿人口跻身于“消费阶层”。 不过消费增长并没有使美国人感到比以前更幸福。只有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自己过得很幸福,这一比例跟1957年相同。以我为例: 就饮食而言,有两菜一汤,我的幸福感是100。 1960年,我下放北京十三陵燕子口村,吃杏树叶窝窝头,没有任何副食品(包括食用油和蔬菜),根本就谈不上“幸福”二字,这比猪狗食好不了多少。 今天,若是每顿饭供应我二十道菜三汤,外加饭后巧克力蛋糕,我的幸福感会增加到1000吗? 不,不会!至少我不会。 过度消费在许多方面会造成很大危害性。 我双手赞成小康。这种健康、绿色的消费模式正是两菜一汤,又可以把对地球生态的总压力减少到*小。 在我看来,小康是“家”的物质保证和前提。 更多的消费会破坏“家”。 说到底,“家”是人活在世上的一种态度或方式,其中便包括一种健康的、符合中国哲学“道”的生活(消费)方式。 小康即知足。中国古人说: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宋代,林逋)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菜根谭》) 从日常现实生活中,我观察到: 富家小孩,有2000元的电子玩具在手,整天是愁眉苦脸,又哭又闹。 一般工薪阶层的孩子,手中握有一个小皮球,便可手舞之,足蹈之,其乐无穷。 这后者便是我所理解的“家”。 核磁共振成像仪原本是用来观察脑部损伤和脑部疾病的。现在的用处更广,比如用来观察人的失望、迷茫、彷徨、无家可归和孤独等心境。 是的,大脑扫描也可以说明一个人是不是有自由自如自在感。 脑外无家。P068-069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