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管理无原理
读者评分
5分

管理无原理

¥4.6 (2.3折) ?
1星价 ¥6.6
2星价¥6.6 定价¥2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谈了很多关于经营管理、法人治理,以及经济学现实意义的理念和观点,有不错的参考价值。阅读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成书时间较早,部分现实情况已发生改变(例如民营企业环境、全球化分工格局)。

2023-12-25 10:56:0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649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5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500466499 ; 978-7-5004-6649-9

内容简介

全书由四十余篇财经随笔组成。平均每篇字数在2000多字,均为在《21世纪商业评论》、《IT时代周刊》、《商学院》、《成功营销》等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全书拟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业界观察”、“公司治理”和“千虑一得”。“业界观察”这部分主要是针对IT行业和技术创新的论述。“公司治理”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管理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千虑一得”这部分主要是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全书理念新颖,逻辑严密,文字流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录

序:追寻管理的大智慧刘正山
**部分 创新引领未来
1、IT,没机会可以重来
2、别把技术鼓捣成蒙汗药
3、建立CPU的官窑
4、困难其实是商机
5、*好的研究是有用的研究
6、技术独立才能经济独立
7、创新引领未来
8、专业成就未来
9、盗版的主要源泉是内部盗版
10、没有刀哪有刃
11、都是优惠惹的祸
12、新知识是惟一有竞争力的资源
13、第三方买单
14、享受中国制造
第二部分 变革迷宫里的指路牌董事会的性质
15、打开民企的待遇枷锁
16、董事会的性质
17、思考乐书局的悲剧
18、谁来监督董事长
19、谁给老板发工资
20、可做能做该做
21、中国企业靠什么成长
22、有利润的公司未必是好公司
23、观念改变中国的轨迹
24、承诺的基础
25、领导的成功标准
26、管理无原理
27、变革迷宫里的指路牌
第三部分 经济学的现实捷径
28、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
29、让经济学回到常识
30、经济学的现实捷径
31、以经济学理性直面现实
33、关注经济分析的前提
33、循着大师的思想轨迹
34、会激励才有领导力
35、心中有梦飞得高
36、随时欢迎你敲门
37、秀是培养出来的
38、好员工是赏识出来的
39、没人真的无趣
40、员工**客户第二
41、将贵适变兵贵神速
42、饭馆排队要不要涨价
43、军队是*好的商学院
展开全部

节选

1、IT,没机会可以重来
  在IT界,曾经辉煌成云烟的企业比比皆是。国外的有像MicroPro、Ashton-Tate、Netscape之类的公司,国内的有巨人、科利华、拓普软件之类的企业。这些公司都曾经是灿烂耀眼的明星,可惜是一划而过的流星,很快就淡出了业界的视线。还有一些如IBM、Novell、Borland、长虹、科健之类的公司,也曾因为是市场霸主而风光无限,但现在却只能忍气吞声地退居为普通的竞争参与者。
  这些企业为什么会从卓越到拙劣?是因为市场环境的恶化,还是因为竞争对手的围剿,抑或是因为自身实力不足?资深IT咨询专家Merrill•R•Chapman认为,IT企业由盛转衰无非是因为盲目追求卓越、产品定位不清、疏忽市场关系、技术导向失衡、傲慢对待并购对象等原因所导致。他在自己所著的《IT大败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一书中,分析了全球20多年来著名IT公司的失败原因,透析了十个可以避免的经典败局,指出了避免失败的十条经营管理法则。
  像MicroPro,Merrill•R•Chapman就认为该公司是因为陷入了产品定位的泥潭而失败的。MicroPro是一家因为开发出了一款全功能的字处理程序WordStar而闻名的软件企业。WordStar的成功使该公司在1983年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大的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当年销售额接近七千万美元。在1985年,MicroPro公司推出WordStar2000的时候,依然同时在推WordStar,这两款产品却是同一名字、同一价位、同样功能,而且是针对同样的目标用户。这样愚蠢的产品定位决策使得用户一头雾水,在两款产品之间迷茫张望。MicroPro的市场份额就这样在顾客的迷茫中迅速失去。“字处理软件之王”——MicroPro也就迅速地走向分崩离析,含冤而死。
  其实,无论是MicroPro的产品定位不清,还是像Novell的技术导向失衡,抑或是Borland傲慢对待并购来的dBASE,这些导致公司*终失败的根本原因皆是由于决策者的愚蠢决策。
  中国IT企业失败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史玉柱的巨人集团除了被当做失败的典型被人们说起,早已消失在IT界;同创电脑也曾火暴一时,现在谁还记得?胡志标曾是央视广告“标王”,现在哪里还有他的“爱多”?
  史玉柱的机遇其实挺好的。1993年,他创建的巨人集团仅靠卖中文手写电脑软件就赚了3.6亿元,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如果不是盲目地多元化而专注于软件领域,以他的专业背景和他对IT市场的灵敏嗅觉,他绝对有能力有机会成为中国软件业的龙头老大。可惜当年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史玉柱,脑子一热,就愚蠢地开始了在房地产、保健品等方面的多元化。在巨人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即决定兴建38层的珠海巨人大厦,后来设计方案一改再改,从38层蹿至70层。1994年初,巨人大厦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当年8月巨人集团又推出“脑黄金”新产品。两大投资项目同时上马,使巨人集团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史玉柱很快折戟沉沙,从软件行业蒸发了。
  在传统工业社会,企业失败一次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善于总结教训,还可以重头再来,东山再起,再当霸主。但IT企业基本没有这样的机会。IT企业一旦失去自己的市场领袖地位之后,基本上就再也夺不回原先的宝座。在传统工业社会那种技术更新换代比较缓慢的年代里,失败可能是成功之母,但在今天这个技术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知识经济社会,尤其是在IT这个技术更新速度更是如白驹过隙般的行业里,一次并不经意的错误决策,所导致的失败就足以让自己永世不得翻身,再无出头之日。在如今的IT领域,失败不会是自己的成功之母,而只会成为别人的成功之母,成就别人的辉煌。
  那些曾经辉煌成云烟的IT企业,所犯的决策错误集中体现为两种,一是决策者对技术的无知(如IBM的Peanut和OS/2),二是沉醉于技术而对市场无知(如Novell的技术精英根本看不到市场重心已经转移,忽视WindowsNT的进攻,却还怡然自得于闭门造车)。当前的IT领域,技术瞬息万变,竞争空前激烈,竞争的本质已经不是比强壮,比敏捷,也不是比谁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少一点愚蠢,少犯一些错误。而IT企业要少一点愚蠢,少犯一些错误,理想的状态就只能是决策层既懂IT技术,又深谙IT市场。但这未免有点过于理想。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IT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能够做到既热爱技术、理解技术,又能够热爱市场、理解市场的话,也能够在做决策的时候“少一点愚蠢,少犯一些错误”,这也是国外的微软、甲骨文,国内的华为、海尔等IT企业目前依旧能够成为市场领袖的根本原因。
  牢记《IT大败局》里这些IT企业失败的教训,在自己决策的时候少一点愚蠢,少犯一些错误,就能够避免给自己的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毕竟今天的IT界,只允许成功,一旦失败,就没有机会可以重来。
  2004年10月15日
  2、别把技术鼓捣成蒙汗药
  当前的IT行业之所以一天比一天难赚钱,并不在于技术发展太慢,而在于强行掺和在产品中的许多技术并不实用。给用户下点技术蒙汗药,弄成一次没问题,但不会每次凑效。毕竟人都有这样心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今的IT产业虽然依旧被大多数人当作朝阳产业,但IT圈内的绝大部分人都明白,曾经的好日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在IT这个圈子里,要赚点钱实在是太难了。
  但IT圈子里的人一直被别人当作高级白领。IT圈子里的人也自己把自己弄得特像那么回事,不管赚没赚到钱,先按高级白领的标准给自己安排日常用度,自我感觉将来能够赚大钱的日子多着呢。所以尽管钱一天比一天难赚,但IT白领们的日子还得依惯性往前过,曾经的幸福生活还得设法维持,于是只好变着法子赚钱。
  IT圈的人,别的本事不突出,鼓捣点新技术是小意思。要赚到钱,手到擒来的招数就是在技术上鼓捣点新东西,玩出点新花样。按照圈内人士的说法,就是以技术立身、靠技术赚钱。
  靠技术赚钱其实无可厚非。如果没有蒸汽机的发明,我们哪里能够享受到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便利?如果没有IT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怎能陶醉于“天涯若比邻”的网络世界?所以,瓦特赚再多的钱,我们都没有意见;盖茨成了世界首富,我们也为他高兴。
  但如今靠技术赚钱的IT精英们,却有点让人不爱待见。因为技术在他们的手中,已经蜕变成了讹钱的蒙汗药。他们打着高新科技的幌子,依靠如簧巧舌,利用用户不懂技术但又追求先进、追求完美、好面子的弱点,向用户推销一些其实是脱离用户实际需求的高端产品,从而骗取用户钱财。这种做法,无异于向用户投放蒙汗药,不同的是,这些蒙汗药不是搅和在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的酒水里,而是融化在所谓的高新技术里面。这水平,真叫一个字,高,实在是高!
  就拿我等小老百姓日常用的PC来说,配置的芯片,从早先的奔腾Ⅱ,奔腾Ⅲ,再到奔腾Ⅳ……每推出一款时,IT人士都广而告之,这是*新技术,有这样那样的功能,如果买这种*新配置的PC,如何如何好用,又如何如何的有面子。在1997年的时候,为了写作方便,我决定买个笔记本电脑。一进电脑城,刚说出这个想法,就有好几个人无比热情地向我介绍各种笔记本的配置和功能。我架不住人家的游说,也确实想有一个方便自己写作又使自己“有面子”的笔记本电脑,就毫不犹豫地取了4万多块钱,买了一款据称是当时*新配置也是价格*贵的宏基笔记本。买完后没有几个月,人家又打来电话告诉我,我那几个月前的*新配置只能退位让贤了,更新的配置又推出了,而且价钱还便宜,问我要不要再买个新的。我没再当冤大头,因为所谓的“*新”功能我都用不着。
  一直到现在,我在家里还在用当年买来的这个宏基笔记本写作,也还用它上网,收发邮件。对于我来说,它的功能已经足够,而且还有好多功能我还从来没有用过。这些从来不用,将来也不会用的各种所谓高技术功能,只是彻头彻尾的蒙汗药,渗透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让我白白地多掏了上万块的钞票。被IT技术的蒙汗药灌倒了一次后,这一次我总算是警醒了一点。
  但如今又有IT人士劝我换一个新的DC。人家都不屑说数码相机,而是直截了当地说DC,显得更有专业水准。*新的消息说DC的像素已经达到1亿了,面向普通摄影爱好者的DC,像素也已经达到了800万。而我用的是一个只有320万像素的P8。在向我推销的IT人士看来,现在还用这种320万像素的DC,怎么拿得出手?起码也应该换一个700万像素的P150。
  其实300万像素和500万像素的差别只有在印制大型海报的时候才能显得出来。给我一个800万像素的DC,我也不会因此而提高多少摄影水平。所以我像当年拒绝换所谓*新的PC一样拒绝了换所谓的*新DC。当然,我的这一举动并未影响一拨接一拨的时尚男女接受*新的DC,像我的一个年轻女同事,现在就有了3个DC,都是各个时期的“*新款式”,分别是200万、500万和现在*新的800万像素。
  在IT产品的个人用户群落里,像我这样落后于IT时尚的“IT老土”还有不少。我们虽然在是否要对IT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的时候比较“老土”,但终究在首次面对新技术产品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掏了腰包去买了各种IT产品的,所以赚我们这类“IT老土”的钱还是挺容易的。我们总是一不留神就欢天喜地地被IT人士灌饱了技术的蒙汗药,还在人家给我们灌药的时候对人家感激不迭,打心眼里觉得人家是在给自己进行IT技术扫盲。
  但据说更容易被灌技术蒙汗药还不是我这样的“IT老土”,而是一些机构客户,像那些赶时髦急着上各种信息系统的大机构尤其如此。像我这样的“IT老土”被灌倒一次之后,还经常愤愤不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用不着的新技术新功能有点望而生畏,不会轻易被灌倒第二回。但机构就不一样了,机构的钱不是某个个人的,只要是花在*新的技术方面,那就是花对了地方,花得物有所值,花出了代表*新技术的信息化成就。没准还能被评为信息化推广的先进单位,得到上级单位的表扬和嘉奖,甚至还有可能使决定花这钱的人从此仕途一帆风顺。碰到这样的机构客户,IT人士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在给人家做系统设计的时候搅和大量的“技术蒙汗药”,不管他们用得上用不上,只要是所谓的*新技术,尤其是用户搞不太懂的新技术,你尽管把它吹得神乎其神,把价格定得高高的,狠狠地赚上一大笔。那些酷爱技术的CIO为建立“完美”的信息系统*乐于接受各种*新技术。如果没有搅和进去足够的技术蒙汗药,那些酷爱技术的CIO说不定还不愿意把定单下给你呢。技术的蒙汗药搅和得越多,人家反而能够痛痛快快地与你签下信息化定单。当然IT人士都是高智商的人,谁也不会说出*后的结果。因为*后的结果是人家买了一大堆全球领先的IT软硬件放在机房内没人会用也用不着,或者只用了不足10%的功能。现在国内好多单位拿着世界上*先进的设备,做着*简单的应用,这都是被IT技术的蒙汗药给灌的。目前更普遍的情形是,数不清的单位买了数不清的P4电脑,基本都是当打字机使用。
  其实技术本身的存在并没有价值,技术只是实现目标、完成业务的支撑手段。作为摆设而不能够被经常利用的技术,不会具有长远的商业价值。当前的IT行业之所以一天比一天难赚钱,并不在于技术发展太慢,而在于强行掺和在产品中的许多技术并不实用。给用户下点技术蒙汗药,弄成一次没问题,但不会每次凑效。毕竟人都有这样心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技术蒙汗药”的泛滥,不仅造成了IT投资的极大浪费,使IT技术研发人员研发出的那些用不上的成果实际上付诸东流,也影响了用户对IT产业的信心。如果“技术的蒙汗药”长期而广泛地给用户灌下去,很快就会把IT这个朝阳产业灌成夕阳产业。
  3、建立CPU的官窑
  官窑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有一个明显的好处是任何市场机制都比不了的,那就是能够依靠行政的力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出精品,办好大事。这是官窑机制的*大妙处。
  竞争越充分的市场,产品的价格越便宜。作为CPU的消费者,谁都希望CPU市场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不存在英特尔的绝对垄断。因此大家都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够起来挑战英特尔,打破英特尔在CPU市场的垄断地位。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每个企业家都盼望自己的企业能够成为行业里的龙头老大,成为绝对垄断者更是*高理想。毕竟在一个绝对垄断市场上,企业可以拥有自由的定价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攫取超额垄断利润。
  中国的企业,其实都盼望自己成为垄断者。但是在中国IT市场增长这么快,市场前景这么好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产生英特尔这样的垄断者?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CPU,而且性能也足够满足使用,价格还更便宜一点,但在CPU这个市场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几乎每一台电脑,装的都是英特尔的芯片。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英特尔已经垄断了中国CPU市场的利润。从维护商业利益的角度来挑战英特尔,作为消费者提出这种挑战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挑战是无力的。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消费者虽然抱怨英特尔的CPU太贵,但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仍然没有几个人去装国产的CPU;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CPU企业目前也还不具备这个实力,不是技术上不成熟,而是经济实力、市场能力、营销渠道、品牌形象推广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实力还太稚嫩。即使单从经济实力来说,中国的CPU企业恐怕再过十年也很难具备超越英特尔的能力。
  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来谈挑战英特尔,中国的CPU企业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从英特尔的角度看,我并没有阻止中国任何CPU厂商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我的价格还比中国厂商的产品价格高,你有本事就与我竞争,让消费者乖乖地买你的CPU好了。英特尔的这种架势让中国的CPU厂商除了郁闷,剩下的只有无奈。谁叫自己实力不济呢!业界舆论虽然也不断呼吁政府应该从维护本国CPU厂商商业利益的角度,制订反垄断法来抑制英特尔的垄断行径,但政府有政府的难处。一方面,制订的法律不能违背WTO的原则;另一方面,制订出来的政策不能变成双刃剑,扎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类自己的垄断企业。所以,单纯从维护商业利益的角度来提挑战英特尔,打破英特尔的垄断,有点勉为其难,与WTO所倡导的商业原则也不尽一致。
  方兴东、方向前写的《挑战英特尔》(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表面上看是基于维护中国CPU厂商和中国CPU消费者的商业利益而提出挑战,实际上,他们还从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提出了挑战,这是必须挑战英特尔的根本原因。
  英特尔的CPU,不仅攫取了中国IT市场的大量超额利润,更为要命的是,PⅢ的序列号功能,使人不能不对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忧心忡忡。1999年4月,英特尔推出PⅢ时,在里面设置了序列号功能。加入的建立在处理器内部的、惟一的、不能修改的编号,使得任何一个安装了PⅢ的电脑发出的网上信息都变得踏雪有痕。在美国,PⅢ上市后受到许多民权保护团体怀疑,认为与机器永久相联系的序列号等于是在变相邀请别人窥探自己的机器,因此对英特尔公司提出了强烈抗议。踏雪有痕对于国家来说,则意味着信息安全永远裸露在别人的眼皮底下,美国民主与技术中心因此也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递交了一份禁止PⅢ进入市场的报告。
……

作者简介

蔚泓,本名杨卫红。现任中软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专栏作家和财经书评家。主要作品有《如何让我遇见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自利不自私》(福建人民出版社)、《商业银行监管比较》(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实务》(中国青年出版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