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4614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49 页
  • 出版时间:2007-04-01
  • 条形码:9787536461406 ; 978-7-5364-6140-6

本书特色

我国医药学的历史悠久,扎根在民间,却未被刊行传世。由于社会与历史的原因,不知多少民间特效良方良药和独特的施术方法失传了,这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重庆刘少林先生是著名的民间医生,行医数十年,与其子刘光瑞先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收集了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单方草药,以及民间各种治病手法的一技之长。这些方药和技术,都是有价值的经验,只要掌握得当,对症下药、对症施术,即可获得奇效。本册专门针对敷药疗法,易学易懂,常用于伤、外两科,也广泛运用于治疗内、儿、妇等各科疾病。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敷药疗法》主要内容:我国医药学的历史悠久,扎根在民间,因此,几千年来流传于民间,未被刊行传世。由于社会与历史的原因,不知多少民间特效良方良药和独特的施术方法失传了,这是一个重大的损失。现在尚存于民间的医学应多方发掘,使之传之于世,造福人民。

目录


概述
**章 论敷药
**节 敷药类型
一、散剂
二、膏剂
三、饼剂
四、丸剂
五、糊剂
第二节 敷药的综合治疗
一、敷药加推拿
二、敷药加气功
三、敷药加针灸
四、敷药加内服药
第三节 敷药的特点
一、新、旧损伤
二、寒、热症状
三、内病外治
四、配方用穴

第二章 敷药点与部位
**节 十四经络敷药点
一、手三阴
二、手三阳
三、足三阳
四、足三阴
五、任督二脉
第二节 经外奇穴敷药点
一、头颈部
二、胸腹部
三、背腰部
四、上下肢部
第三节 人体敷药部位
一、头颈部
二、身躯部
三、上下肢部

第三章 常用敷药
**节 食物类
一、外用辅料
二、新鲜捣烂敷贴
三、新鲜取汁敷贴
四、加工研末敷贴
第二节 草药类
一、活血化瘀类
二、清热解毒类
三、追风祛湿类
四、舒筋活络类
五、生肌续骨类
六、解表散寒类
第三节 中药类.
一、芳香药类
二、矿物药类
三、动物药类
四、植物药类
第四节 毒药类
一、小毒类
二、有毒类
三、大毒类

第四章 临床敷药
**节 内科疾病
一、中风
二、感冒
三、咳嗽
四、头痛
五、呕吐
六、泄泻
七、便秘
八、胸痛
九、胁痛
十、胃痛
十一、腹痛
十二、腰痛
十三、肩臂腿痛
十四、遗尿
十五、癌症
第二节 外科疾病
一、疮疖
二、疔疮
三、痈
四、臁疮
五、丹毒
六、阴囊湿疹
七、湿疹
八、瘰疬
九、痄腮
十、流注
第三节 妇科疾病
一、阴痒
二、痛经
三、月经不调
四、乳痈
五、闭经
六、产后腹痛
七、脏躁
八、产后腰痛
九、子宫脱垂
十、不孕症
第四节 儿科疾病
一、疳积
二、小儿腹痛
三、小儿咳嗽
四、遗尿
五、脐风
六、感冒
七、惊风
八、泄泻
九、小儿麻痹症
十、五迟症
第五节 伤科疾病
一、骨折
二、脱位
三、损伤
四、腰部急性扭挫伤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头部内伤
七、胸部内伤
八、腹部内伤
九、骨髓炎
十、骨痨
十一、骨刺
十二、骨肿瘤
十三、虫蛇咬伤
十四、水火烫伤
十五、外伤出血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民间敷药疗法》讲述了:我国医药学的历史悠久,扎根在民间,因此,几千年来流传于民间,未被刊行传世。由于社会与历史的原因,不知多少民间特效良方良药和独特的施术方法失传了,这是一个重大的损失。现在尚存于民间的医学应多方发掘,使之传之于世,造福人民。

作者简介

刘少林(1921-2002),中医研究员,世医之后,业医50余年,重庆中医少林堂创始人。擅长眩晕、脾胃病的治疗及刺血术。创立重庆神农中医药研究所,从事中医药理论研究及中医药保健产品的开发。历任重庆神农中医药研究所董事长、《实用中医药杂志社》编委、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重庆分会理事等职。
刘光瑞,中医副研究员,幼年随父习医,擅长中医药民间绝技的研究。发明创新获世界大奖4项,国内科技奖、发明奖28项。热爱中医药文化,创办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拥有数万册古籍医书,获重庆市”十大藏书家”称号,创新专利数十项,获重庆市“十大发明家”称号,医术独特、医风淳朴,获重庆市”名中医”称号。历任四川省基层卫生协会委员、重庆神农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重庆科普作协理事等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