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防治200问-(第3版)

包邮脑血管病防治200问-(第3版)

1星价 ¥8.6 (4.3折)
2星价¥8.4 定价¥2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2617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6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08261706 ; 978-7-5082-6170-6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脑血管的基础知识,重点阐述了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栓塞性脑梗死、暂时性脑缺血发作、静脉窦血栓形成、出血性脑血管病等诊断、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法。本次修订增补了脑血管病新的诊断治疗方法,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增补了大量篇幅的脑血管病图片和药物介绍。其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中老年人预防脑血管病的**用书。

目录

一、 基础知识
二、 脑动脉硬化
三、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四、 栓塞性脑梗死
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六、 静脉窦血栓形成
七、 高血压脑病
八、 出血性脑血管病
九、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
十、 脑血管病康复期的护理
附录 脑血管病常用药物
展开全部

节选

《脑血管病防治200问(第3版)》以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脑血管的基础知识,重点阐述了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栓塞性脑梗死、暂时性脑缺血发作、静脉窦血栓形成、出血性脑血管病等诊断、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法。本次修订增补了脑血管病新的诊断治疗方法,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增补了大量篇幅的脑血管病图片和药物介绍。其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中老年人预防脑血管病的**用书。

相关资料

插图:脑组织受损后,一般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但是,有些患者发生脑梗死,在当时可能没有症状和体征,只在脑CT检查时发现脑梗死,称之为“无症状性脑梗死”。脑梗死发生后,是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以下因素有关:(1)脑组织“静区”发生脑梗死,即使在这些部位有病灶也不影响正常功能。“静区”的范围大小与功能尚不完全清楚,或许它与脑的某些储备功能有关。(2)梗死灶未损害与感觉、运动有关的重要传导束或脑干网状结构,即病变未损及要害部位。(3)神经系统的某种局限性或轻微体征未被注意,如对患者音色、音调的改变,一侧轻微的咽反射减弱,极轻微的肢体乏力和精神不振等易被忽视。(4)某些局限性小病灶或轻微的脑功能受损害时,由于脑功能有相互补充和替代的潜力,可使脑功能不受影响。发生脑梗死时,是否产生神经症状的关键,在于脑梗死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量。因无临床症状、体征,患者往往不去就医,或因其他症状而行脑CT扫描时才发现脑梗死,其中有些已屑陈旧性梗死。这一部分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梗死病灶的直径一般较小(多在15毫米以下),以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脑梗死居多。故老年人有“无症状性脑卒中”,提示存在脑卒中再发的又一危险信号,在预防上应持积极态度。思想上不要过分紧张,应咨询神经内科医师,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