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八品)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八品)

1星价 ¥22.4 (3.3折)
2星价¥22.4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29325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2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50293250 ; 978-7-5502-9325-0

本书特色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自小混迹京城天桥,少时饱尝世态炎凉。
投身艺术,自成一派,未竟十载名扬四海,成为影剧无冕之王。
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称他为稀有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给他宝贵指导,看了他的表演动容落泪。
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把他与高尔基相提并论。
老舍与他是莫逆之交,艰难时刻给他精神支持。
他是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代表作《日出》《原野》《秋海棠》《大马戏团》)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表演大师(代表作《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腐蚀》《夜店》《艳阳天》)
他执导的电影堪称影坛珍宝(代表作《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我这一辈子》)
------------------------------------------------------------------------------------------------
锁线精装
首次公开4份石挥谱曲作品
首次公开7篇石挥接受报社记者访谈的文章
首次公开石挥与人合著的戏剧剧本《双喜临门》
完整辑录30篇石挥关于戏剧发展的文章,按发表时间重新整理
35张罕见图片,包括话剧剧照、演出本事、演出说明书、剧院旧貌、生活照、工作照
1937—1956年间京沪话剧发展的一手资料,包括剧团介绍、剧院分布、剧人素描、戏剧刊物
3篇文章重点描述石挥眼中的唐槐秋与曹禺,是了解唐槐秋与曹禺重要的文献资料。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自小混迹京城天桥,少时饱尝世态炎凉。 投身艺术,自成一派,未竟十载名扬四海,成为影剧无冕之王。 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称他为稀有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给他宝贵指导,看了他的表演动容落泪。 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把他与高尔基相提并论。 老舍与他是莫逆之交,艰难时刻给他精神支持。 他是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代表作《日出》《原野》《秋海棠》《大马戏团》)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表演大师(代表作《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腐蚀》《夜店》《艳阳天》) 他执导的电影堪称影坛珍宝(代表作《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我这一辈子》) ------------------------------------------------------------------------------------------------ 锁线精装 首次公开4份石挥谱曲作品 首次公开7篇石挥接受报社记者访谈的文章 首次公开石挥与人合著的戏剧剧本《双喜临门》 完整辑录30篇石挥关于戏剧发展的文章,按发表时间重新整理 35张罕见图片,包括话剧剧照、演出本事、演出说明书、剧院旧貌、生活照、工作照 1937—1956年间京沪话剧发展的一手资料,包括剧团介绍、剧院分布、剧人素描、戏剧刊物 3篇文章重点描述石挥眼中的唐槐秋与曹禺,是了解唐槐秋与曹禺重要的文献资料。 依*初发表之样貌保留旧时体例,按文章类型与发表时间重新整理 遍览京津沪多家图书馆,搜求齐备,校勘精当,注释详尽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石挥1937年至1956年公开发表在《新闻报》《文汇报》《36画报》等报刊上的文章、图片、访谈、曲谱、会议发言,以多种形态展现石挥对话剧所作的贡献。 这些文字重点围绕当时戏剧活动*丰富的京沪两地,从题材策划、编剧技巧、导演技法、演员制度、舞台装置、剧团经营、演剧经验、剧人素描等多元视角,全面系统地思考话剧作为文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而从侧面呈现了中国话剧的历史演进。其真知灼见,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目录

简 目代序黄佐临 导读:勿忘石挥李镇 壹 话剧皇帝贰 剧坛综述叁 剧人素描肆 推动剧运伍 剧艺漫谈陆 古城乐章柒 戏剧剧本附 录 后 记  简 目 代序黄佐临  导读:勿忘石挥李镇  壹 话剧皇帝 贰 剧坛综述 叁 剧人素描 肆 推动剧运 伍 剧艺漫谈 陆 古城乐章 柒 戏剧剧本 附 录  后 记  目 录 代序 黄佐临  导读:勿忘石挥 李镇  壹 话剧皇帝 1942-?-?   艺人浮雕·石挥  1942-12-10 天才艺人石挥  1943-10-01 石挥访问记  1944-05-20 石挥访问记  1945-04-01 石挥谈婚姻  1946-07-15 石挥、蓝马对谈  贰 剧坛综述 1940-07-01 艺坛风光月报·话剧  1940-11- ? 古城剧运纵横谈  1941-02-15 一九四○年上海剧坛动态  1942-05-15 近之上海剧坛与其发展  1944-01- ? 舞台艺术座谈  1950-06-15 解放一年来的上海影剧界  叁 剧人素描 1941-05-10 上海话剧家素描  1941-10-20 曹禺印象记  1947-06-01 记:朝鲜半岛高协剧团  1947-10-20 唐槐秋先生这五十年  1956-10-06 怀念唐槐秋先生  肆 推动剧运 1939-11-13 我们为什么要编《古城话剧》  1939-12-16 编者言  1939-12-28 文化运动部门中艰难的话剧运动  1940-?-? 方言剧  1940-04-06 请予古城话剧一线生路  1940-07-09 写给爱好话剧的同学们  1941-01-01 谁肩起这个伟大的任务?  1941-07-30 为暑期戏剧讲座写给上海的剧人们  1941-08-23 写给北剧诸友  1945-12-01 为演剧自由而呼  1945-12-10 请免话剧捐税  伍 剧艺漫谈 1939-10-15 在戏剧活动中生活了这些年  1941-03-10 舞台音乐的一角  1942-02-21 把生命交给舞台  1943-09-18 他(她)们的话  1944-06-01 戏  1946-12-16 在“话剧复兴运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陆 古城乐章 1937-12-03 北京剧社社歌《北剧进行曲》  1938-02-09 话剧《茶花女》插曲《春夏秋冬》  1940-02-01 话剧《日出》主题歌  1940-01-? 话剧《日出》插曲  柒 戏剧剧本 1956-02-03 双喜临门  附 录  1943-02-01 京剧与话剧  1943-03-19 石挥访问记  1947-04-07 艺人呓语  后 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石挥演的鲁贵,比我写的都好。——曹禺 有几个人能够像高尔基像石挥那样到处流浪,哪一行都混过?——张爱玲 他的《秋海棠》是契诃夫式的《天鹅哀歌》,演出了哲学意味。——赵丹

作者简介

石挥(1919—?),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1957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