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版: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全书

包邮精版: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全书

¥33.5 (7.4折) ?
1星价 ¥33.5
2星价¥33.5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7374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53737423 ; 978-7-5537-3742-3

本书特色

1.打通经络,一步到位。必知经络疏通生活常识,必学家庭保健养生大穴,带你全面认识人体经络! 2.八大疗法、一穴多用。109个穴位疏通疗法分步详解,14条经络循行规律全面展示,特色疗法,巧治百病! 3.分证论治,对症调补。13种常见病辨证按摩图示,全国养生专家倾心推荐食疗调补,精心养护、家庭常备!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全国多位养生名家,专业、生动、简明、易懂,是为全国广大读者量身打造的一本贴心实用的健康养生图书!书中针对经络的特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分别介绍了经络的基本理论和8种简单实用的疏通经脉法。其中包括按摩、拍法、刮痧、艾灸、拔罐、食疗、瑜伽、气功。全书采用图解形式,用表格、流程图展示正文精彩内容,解答文中疑难问题。每条经络配以清晰的经络循行图,并用不同线条标出经络循行路线和相应穴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图文对应。每个穴位都有相应的简易取穴法,读者只要依照图片所示来操作,就能轻松找准穴位。

目录

阅读导航 / 26

**章 疏通经络,治病养生

1 经络不通,百病全生 /30

2 打通经络就能治病养生 /32

3 找准穴位,再通经络 /34

4 十四经络气血的流注方向 /36

5 自我检测:经络是否通畅

——按穴位测虚实 /40

6 自我检测:经络是否通畅

——冷体质检测表 /42

第二章 快速打通经络的八种方法

7 按摩通经活络效果好 /46

8 四种常用的穴位按摩手法 /48

9 刮痧散淤消积活气血 /50

10 常用的八种刮痧法 /52

11 刮痧的注意事项 /54

12 拍打经络能行气 /56

13 拔罐刺激穴位消淤滞 /58

14 拔罐的多种吸拔方式 /60

15 四种常用的拔罐方法 /62

16 艾灸行气活血促循环 /64

17 丰富多样的艾灸疗法 /66

18 气功调气行血增免疫 /68

19 瑜伽平衡经络气顺畅 /70

20 瑜伽经络十二式 /72

21 饮食配合助调养 /74

第三章 人体的十四条重要经络

22 手太阴肺经——肺系健康的掌控者 /78

中府穴——肃降肺气之养生大穴 /80

尺泽穴——清肺补肾之养生大穴 /81

孔*穴——调理肺气之养生大穴 /82

列缺穴——疏散表邪之养生大穴 /83

经渠穴——宽胸理气之养生大穴 /85

太渊穴——行气止痛之养生大穴 /87

鱼际穴——解表宣肺之养生大穴 /88

少商穴——清肺止痛之养生大穴 /89

23 手阳明大肠经——肠道和皮肤健康的指示灯 /90

商阳穴——退热止痛之养生大穴 /92

三间穴——行气泻热之养生大穴 /93

合谷穴——行气活血之养生大穴 /94

阳溪穴——通经散淤之养生大穴 /95

下廉穴——调理肠胃之养生大穴 /96

曲池穴——清热解毒之养生大穴 /97

肩髃穴——舒筋通络之养生大穴 /98

迎香穴——通窍活络之养生大穴 /99

24 足阳明胃经——消化系统的保卫者 /100

承泣穴——通络明目之养生大穴 /102

四白穴——明目养颜之养生大穴 /103

地仓穴——祛风通络之养生大穴 /104

颊车穴——祛风解痉之养生大穴 /106

下关穴——通利关窍之养生大穴 /108

头维穴——明目止痛之养生大穴 /110

人迎穴——降压平喘之养生大穴 /112

乳根穴——行气通乳之养生大穴 /113

滑肉门穴——健养脾胃之养生大穴 /115

天枢穴——调理肠胃之养生大穴 /116

归来穴——调经止带之养生大穴 /117

气冲穴——行气止痛之养生大穴 /119

伏兔穴——强壮腰膝之养生大穴 /121

犊鼻穴——理气消肿之养生大穴 /123

足三里穴——调理脾胃之养生大穴 /125

丰隆穴——化痰护胃之养生大穴 /126

解溪穴——通络降火之养生大穴 /127

内庭穴——消食导滞之养生大穴 /128

厉兑穴——通络安神之养生大穴 /129

25 足太阴脾经——掌管气血运化之脉 /130

隐白穴——调经止血之养生大穴 /132

太白穴——健脾和胃之养生大穴 /134

公孙穴——健脾止痛之养生大穴 /135

三阴交穴——健脾调经之养生大穴 /136

阴陵泉穴——健脾化湿之养生大穴 /137

血海穴——健脾养血之养生大穴 /138

府舍穴——润脾祛燥之养生大穴 /139

大横穴——消胀止泻之养生大穴 /140

周荣穴——生发脾气之养生大穴 /142

大包穴——通络健脾之养生大穴 /143

26 手少阴心经——疏通心经,百病不生 /144

极泉穴——通络强心之养生大穴 /146

青灵穴——理气止痛之养生大穴 /147

少海穴——宁神通络之养生大穴 /148

神门穴——安神宁心之养生大穴 /149

少府穴——宁神调心之养生大穴 /150

少冲穴——醒神开窍之养生大穴 /15

27 手太阳小肠经——主导人体水分及营养的吸收 /152

少泽穴——醒神止痛之养生大穴 /154

后溪穴——通络活血之养生大穴 /155

阳谷穴——安神活络之养生大穴 /156

养老穴——舒筋明目之养生大穴 /157

小海穴——润肠补气之养生大穴 /158

肩贞穴——活血止痛之养生大穴 /159

天宗穴——活血理气之养生大穴 /161

肩中俞穴——宣肺解表之养生大穴 /162

颧髎穴——明目通窍之养生大穴 /163

听宫穴——利窍聪耳之养生大穴 /165

28 足太阳膀胱经——调节膀胱功能 /166

睛明穴——明目通窍之养生大穴 /168

眉冲穴——宁神通窍之养生大穴 /169

曲差穴——清热降浊之养生大穴 /170

五处穴——清利头目之养生大穴 /172

承光穴——清热通窍之养生大穴 /174

通天穴——通窍止痛之养生大穴 /175

攒竹穴——宁神解疲之养生大穴 /176

天柱穴——通络明目之养生大穴 /178

大杼穴——清热止痛之养生大穴 /179

风门穴——宣通肺气之养生大穴 /181

会阳穴——温阳益气之养生大穴 /182

承扶穴——通便消痔之养生大穴 /183

殷门穴——强健腰膝之养生大穴 /184

委中穴——解痉止痛之养生大穴 /186

承筋穴——舒筋解痉之养生大穴 /188

承山穴——舒筋活血之养生大穴 /190

飞扬穴——舒筋除疲之养生大穴 /192

昆仑穴——散热止痛之养生大穴 /194

申脉穴——宁神止眩之养生大穴 /195

至阴穴——清火泻热之养生大穴 /197

29 足少阴肾经——影响人体衰老的速度 /198

涌泉穴——益肾清热之养生大穴 /200

太溪穴——补肾益气之养生大穴 /201

复溜穴——祛湿调肾之养生大穴 /202

筑宾穴——清热泻火之养生大穴 /203

横骨穴——清热润燥之养生大穴 /204

大赫穴——调经止遗之养生大穴 /205

气穴——补益冲任之养生大穴 /207

肓俞穴——散热止痛之养生大穴 /208

商曲穴——祛痛止泻之养生大穴 /209

神封穴——升清降浊之养生大穴 /211

俞府穴——止咳平喘之养生大穴 /212

30 手厥阴心包经——维持心脏功能的平衡 /214

天池穴——清心除烦之养生大穴 /216

曲泽穴——清热除烦之养生大穴 /218

内关穴——宁神止痛之养生大穴 /219

大陵穴——清心和胃之养生大穴 /220

劳宫穴——镇静安神之养生大穴 /221

中冲穴——除烦解热之养生大穴 /222

31 手少阳三焦经——防卫全身,保护内脏 /224

关冲穴——清热开窍之养生大穴 /226

液门穴——泻火清热之养生大穴 /227

中渚穴——传递气血之养生大穴 /228

阳池穴——生发风气之养生大穴 /229

支沟穴——通利三焦之养生大穴 /230

天井穴——清热凉血之养生大穴 /231

消泺穴——祛湿消脂之养生大穴 /232

肩髎穴——祛风通络之养生大穴 /234

颅息穴——通窍聪耳之养生大穴 /236

角孙穴——降浊明目之养生大穴 /237

耳门穴——聪耳降浊之养生大穴 /238

丝竹空穴——明目宁神之养生大穴 /239

32 足少阳胆经——肝胆通畅,代谢良好 /240

瞳子髎穴——活血明目之养生大穴 /242

悬颅穴——通络止痛之养生大穴 /243

悬厘穴——消肿止痛之养生大穴 /245

天冲穴——定惊止痛之养生大穴 /247

阳白穴——保健视力之养生大穴 /249

目窗穴——益气明目之养生大穴 /251

风池穴——醒脑止痛之养生大穴 /253

肩井穴——通经行气之养生大穴 /254

环跳穴——通络止痛之养生大穴 /255

风市穴——祛风化湿之养生大穴 /256

阳陵泉穴——疏利肝胆之养生大穴 /257

阳辅穴——清泻胆火之养生大穴 /258

足临泣穴——运化气血之养生大穴 /259

33 足厥阴肝经——调节肝功能及血液循环 /260

大敦穴——疏肝理气之养生大穴 /262

太冲穴——平肝通络之养生大穴 /263

曲泉穴——清利湿热之养生大穴 /264

足五里穴——通利水道之养生大穴 /265

阴廉穴——通利下焦之养生大穴 /267

中封穴——行气止痛之养生大穴 /268

章门穴——疏肝健脾之养生大穴 /270

期门穴——疏肝行气之养生大穴 /271

34 督脉——整合各条阳经的阳脉之海 /272

长强穴——调理肠腑之养生大穴 /274

命门穴——调补肾气之养生大穴 /275

身柱穴——宣肺补气之养生大穴 /276

大椎穴——解表通阳之养生大穴 /277

风府穴——疏风解表之养生大穴 /278

强间穴——升阳益气之养生大穴 /279

百会穴——平肝息风之养生大穴 /280

前顶穴——止眩定痛之养生大穴 /281

神庭穴——宁神醒脑之养生大穴 /282

水沟穴——清热宁神之养生大穴 /283

35 任脉——统合各条阴经的阴脉之海 /284

会阴穴——益阴壮阳之养生大穴 /286

中极穴——化气行水之养生大穴 /287

关元穴——益气补肾之养生大穴 /288

神阙穴——健运脾胃之养生大穴 /289

阴交穴——利水消肿之养生大穴 /290

上脘穴——和胃行气之养生大穴 /292

膻中穴——宽胸理气之养生大穴 /293

廉泉穴——利咽开音之养生大穴 /294

第四章 疏通经络,巧治多种小病痛

36 感冒 风寒/风热/暑湿 /298

37 疲劳 气虚/脾虚湿困/痰浊内蕴 /302

38 中暑 湿困脾胃/气阴两虚 /306

39 肥胖 湿热内蕴/脾虚湿盛 /309

40 虚寒证 脾肾阳虚/血虚/气虚血淤 /312

41 水肿 湿困脾胃/脾阳虚/肾阳虚 /316

42 失眠 痰热/肝火/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320

43 头痛 血淤/痰浊上扰/肝郁气滞/肝阳上亢 /325

44 肩膀酸痛 肝郁/血淤/痰湿/血虚 /330

45 目眩 肝火/肝阳上亢/气血两虚/痰浊 /335

46 腰痛 寒湿/肾虚/血淤 /340

47 心悸 气虚/血虚/阴虚 /344

48 胃痛 虚寒/湿热蕴积/肝郁气滞 /348


展开全部

节选

找准穴位,再通经络 穴位的学名为“腧穴”,“腧”有传输的意思,“穴”即孔隙的意思,因此穴位就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中分布有670 个穴位,它们都是气血运行时所必经的孔穴,如果要疏通经脉,就首先要保证穴位处没有阻塞。在保健养生时,先疏通大的、重点穴位,更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穴位的分类从总体上来说,穴位可以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大类。十四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简称“经穴”。十四经穴与经络的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络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本经络所联系的其他经络和脏腑的病症。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它有固定的穴名,也有明确的位置,但它们不能归属于十四经络,这些穴位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疗效。阿是穴又称“压痛点”“不定穴”等,其多位于病变部位及周边,这一类穴位的特点是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 穴位的定位方法 常用的穴位定位法有骨度分寸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比量法。骨度分寸法:这是一种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全身各部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以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这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它又可以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固定的标志,是指在人体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比如乳头、肚脐等。找到这些标志,就可以确定穴位的位置,如脐中旁开2 寸处定天枢穴等。活动的标志是指人体在做某些动作时才会出现的标志,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穴等。 手指比量法:是一种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所以此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的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 寸,可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 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横指同身寸法,又名“一夫法”,是让患者将除拇指以外的其他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 寸。

作者简介

高海波 工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河北省健康管理研究会创会秘书长。现任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红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 多年。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刘冠军教授,国医大师贺普仁亲传弟子,家学渊源。善用中医中药、针灸、火针等治疗临床疑难病症,出版学术著作 2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