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博士论丛第十八辑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金融资本:基于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分析

包邮金融博士论丛第十八辑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金融资本:基于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分析

1星价 ¥15.4 (4.1折)
2星价¥15.4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9928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9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04992888 ; 978-7-5049-9288-8

本书特色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本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素。大量的理论研
究和实证分析都认为,金融资本和金融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大量学者意识到,如果不能恰当地管理金融资本,金融也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一方面,近年来,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如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微观“流动性紧张”的矛盾、“金融自我循环”现象大量涌现、非金融企业利润来源的金融化(经济空心化)等;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自1980 年起不断上升,长期高于非金融企业资本收益率,且近年来,二者之间的差距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透过这两个现象可以看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与经济关系发生了转变,金融资本也具有了不同特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资本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金融资本又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成为现代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变化出发,揭示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资本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能够帮助我国走出经济困境的道路,改善金融部门与非金融企业的关系,借力金融资本,推动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内容简介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本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素。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认为,金融资本和金融体系对优选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2008 年优选金融危机使大量学者意识到,如果不能恰当地管理金融资本,金融也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一方面,近年来,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如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微观“流动性紧张”的矛盾、“金融自我循环”现象大量涌现、非金融企业利润来源的金融化(经济空心化)等;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自1980 年起不断上升,长期高于非金融企业资本收益率,且近年来,二者之间的差距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透过这两个现象可以看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与经济关系发生了转变,金融资本也具有了不同特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资本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金融资本又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就是很好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成为现代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变化出发,揭示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资本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能够帮助我国走出经济困境的道路,改善金融部门与非金融企业的关系,借力金融资本,推动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丛生的“金融乱象 二、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不断上升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重要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一、资本 二、金融资本 三、不同部门的金融资本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和结构 二、研究方法 三、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节 金融资本及其收益率 一、马克思、希法亭、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 二、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本 三、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与企业利润率的关系 第二节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三、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 第三节 金融部门与非金融企业的资本收益率 一、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 二、非金融企业资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 三、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非金融企业资本收益率与经济增长 第三章 中国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纵向变化与横向比较 **节 金融改革进程中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变化趋势 一、改革起步时期的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 二、全面推进时期的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 三、深化健全时期的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 四、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与实体经济相关收益率的比较 一、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和总资本回报率的比较 二、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与非金融企业资本收益率比较 三、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四、企业金融投资收益率与生产经营回报率的比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上升的直接原因分析 **节 现有含金融部门的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关键假设 一、完美假设下的金融部门模型 二、不完美假设下的金融部门模型 三、金融部门模型中的金融行业壁垒假设 第二节 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与金融资本相对构成的均衡 一、金融资本相对构成 二、稳定均衡 三、非稳定均衡 第三节 金融资本相对构成的稳态值不断上升 一、金融资本相对构成的稳态转移与收敛过程 二、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 三、金融机构自然垄断与利率扭曲 第四节 金融资本相对构成的缺口不断扩大 一、金融资本相对构成的缺口与均衡恢复速度 二、实体经济有效融资不足 三、资产价格泡沫的分配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上升的深层原因分析 **节 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主要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方式 二、投资驱动经济发展与资本回报率 三、投资驱动经济发展与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上升 第二节 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 一、从金属货币制度到信用货币制度 二、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与商业银行杠杆率上升 三、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与资产价格泡沫 第三节 金融资本的逻辑 一、金融资本与金融行业壁垒 二、金融资本的规模经济特征 三、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和投机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上升对经济金融化、空心化的影响 **节 典型事实和建模思路 一、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与经济金融化 二、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与经济空心化 三、模型构建的思路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居民家庭 二、金融部门 三、非金融企业 四、竞争性均衡和货币政策 第三节 模型求解与参数校准 一、抵押约束取等号的条件 二、异质性抵押率的决定 三、参数校准 第四节 数值模拟: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上升的经济影响 一、静态比较 二、动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节 统计描述和理论假设 一、全球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的分位描述 二、实证分析的理论假设 第二节 实证模型设计 一、基准模型 二、银行效率估计模型 三、数据说明及统计描述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二、银行效率的估计结果 三、不同银行效率下金融部门相对收益率与经济增长 四、稳健性检验 五、对其他传导机制的进一步探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节 主要结论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资本的新特征:“先导性”和“双刃剑 二、金融资本的逻辑使经济日益金融化、虚拟化和空心化 三、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金融资本配置扭曲 四、金融部门与非金融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均衡是*优状态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与提高投资配置效率 二、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产业资本的收益 三、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着力培养理性长期投资者 四、鼓励和引导发展民营银行,建立多层次银行体系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俞超,1987年出生,湖北钟祥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中央财经大学丝路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管理学学士,法国诺欧商学院(Neoma Business School)管理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isty)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金融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目前已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和Emerging Markels Finance and Trad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并荣获第九届中国教育论坛优秀论文奖(学术类)、中央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多项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