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基于滇越.桂越间对比合作视角的考察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基于滇越.桂越间对比合作视角的考察

1星价 ¥28.0 (4.3折)
2星价¥27.3 定价¥6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0581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6页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010205816 ; 978-7-01-020581-6

本书特色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基于滇越、桂越间对比合作视角的考察》基于中越边贸从古代——近代——当代的历史演变,以及新时期滇越、桂越间横向对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全貌,并对滇、桂两省区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开展经贸合作提供参照。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基于滇越、桂越间对比合作视角的考察》共分九章:*章概述边境贸易的概念和内涵;第二章对滇越、桂越间各边境县市及边境口岸进行介绍;第三章详述中、越两国的边境贸易政策及其演变;第四章介绍自唐宋到近代中越边境贸易的历史;第五章、第六章分别着重研究了新时期(1991年以来)滇越、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第七章介绍中越边境上四大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进展情况;第八章从基础条件、贸易现状、边贸地位、口岸发展等八个方面对滇、桂两省区进行比较分析;第九章探索滇、桂开展经贸合作的可行性和相关建议措施。

内容简介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基于滇越、桂越间对比合作视角的考察》基于中越边贸从古代——近代——当代的历史演变,以及新时期滇越、桂越间横向对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全貌,并对滇、桂两省区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开展经贸合作提供参照。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基于滇越、桂越间对比合作视角的考察》共分九章:**章概述边境贸易的概念和内涵;第二章对滇越、桂越间各边境县市及边境口岸进行介绍;第三章详述中、越两国的边境贸易政策及其演变;第四章介绍自唐宋到近代中越边境贸易的历史;第五章、第六章分别着重研究了新时期(1991年以来)滇越、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第七章介绍中越边境上四大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进展情况;第八章从基础条件、贸易现状、边贸地位、口岸发展等八个方面对滇、桂两省区进行比较分析;第九章探索滇、桂开展经贸合作的可行性和相关建议措施。

目录

**章 边境贸易概述
**节 边境贸易的概念
一、边境贸易的定义
二、边境贸易的内涵
第二节 边境贸易的特点和作用
一、边境贸易的特点
二、边境贸易的作用

第二章 中越边境县市及口岸介绍
**节 中越边境县市概况
一、滇越边境县市
二、桂越边境县市
三、越中边境地区
第二节 中越边境口岸介绍
一、滇越边境口岸
二、桂越边境口岸
三、中越边境口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中越边境贸易政策
**节 中国边境贸易政策
一、中国边境贸易政策的层次
二、中国边境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三、中国边境贸易政策中的基本问题
四、云南、广西的地方性边境贸易政策
五、中国边境贸易政策的特点
第二节 越南的边境贸易政策
一、越南边境贸易政策的框架
二、越南边境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越南对边境贸易进出口的限制性政策
四、越南边境贸易政策的特点

第四章 历史上的中越边境贸易
**节 古代中越边境贸易
一、越南独立前中国历朝与交趾地区贸易状况
二、两宋时期的中越边境贸易
三、明清时期的中越边境贸易
四、古代中越边境贸易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中越边境贸易(中法战争后到1949年)
一、中法战争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影响
二、近代滇越边境贸易
三、近代桂越边境贸易
四、近代滇越、桂越贸易的比较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1年间的中越边境贸易

第五章 新时期的滇越边境贸易
**节 云南省概况
一、省情和区位
二、自然及旅游资源
三、滇越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四、滇越边境口岸及国际通道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1年以前的滇越边境贸易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滇越边境贸易
二、改革开放初期滇越边贸的发展
第三节 1991年以来滇越边境贸易的发展
一、滇越边境贸易的发展阶段
二、滇越边境贸易的特点
第四节 云南省主要边境县市对越边贸状况
一、红河州对越边境贸易
二、文山州对越边境贸易
第五节 加快发展滇越边贸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快完善边境及口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丰富边贸商品结构,提高产品层次
三、将边贸与加工相结合
四、推广以边民互助小组参与互市贸易
五、积极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六、将滇越经贸合作的主导权下放至地方

第六章 新时期的桂越边境贸易
**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
一、区情和区位
二、资源及物产
三、广西对越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1年以前的桂越边境贸易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的桂越边境贸易
二、20世纪80年代桂越边贸的恢复性发展
第三节 1991年以来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
一、桂越边境贸易的起步
二、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
三、桂越边境贸易的特点
第四节 广西主要边境县市对越边贸状况
一、崇左市边境贸易的发展
二、东兴市边境贸易的发展
三、靖西市边境贸易的发展
第五节 加快发展桂越边贸的建议和措施
一、推进边境口岸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或升格
二、打造进口资源集散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三、转变边境贸易的增长方式
四、尝试先行中越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七章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节 中国东兴一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现状
三、功能定位
第二节 中越凭祥一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
一、建设背景
二、规划范围及建设进展
三、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
第三节 中国龙邦一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
一、建设背景
二、规划范围及建设进展
第四节 中国河口一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进展
三、规划范围与功能定位
四、建设现状及政策支持
五、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前景

第八章 滇越、桂越边境贸易的比较分析
**节 基础条件的比较
一、云南的基础条件
二、广西的基础条件
三、两省区区位优势的比较
第二节 经济贸易状况的比较
一、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
二、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比较
三、经济发展规模及速度的比较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比较
一、三次产业发展的比较
二、优势产业的比较
第四节 发展定位的比较
一、云南的发展定位
二、广西的发展定位
三、两省区发展定位的比较
第五节 对外贸易发展的比较
一、总体外贸进出口情况
二、与东盟贸易状况
第六节 边境贸易地位的比较
一、在本省区外贸中的地位
二、在本省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三、在全国边境贸易中的地位
第七节 对越边境贸易的比较
一、对越边境贸易的规模及发展速度
二、对越边境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边民互市贸易点(区)
四、占对越贸易总额的比例
第八节 对越边境口岸的比较
一、口岸数量及特色比较
二、口岸运行情况的比较
第九节 比较分析总结:滇越段全面落后于桂越段
一、滇越段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二、桂越段的区位优势更佳
三、滇越边境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四、滇越边贸增长乏力,桂越边贸则突飞猛进
五、桂越边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全面领先于滇越
六、边民互市已发展成为中越边境上的主要贸易形式
七、滇越口岸“一枝独秀”,桂越口岸“百花齐放”

第九章 基于边贸的滇、桂经贸合作分析
**节 滇桂经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滇桂经贸合作的必要性
二、滇桂经贸合作的可行性
第二节 两省区共同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二、中越“两廊一圈”
第三节 政府层面的合作协议
一、2008年《深化滇桂合作的会谈纪要》
二、2013年“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三、百色一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
第四节 依托边贸开展滇桂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一、加快实现两地全面的互联互通
二、以产业布局为载体,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理分工
三、以国际市场为目标,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四、着力打造沿边经济带,实现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
五、借助“两廊一圈”,形成“南昆河三角”中心
六、排除地区利益分化,增强互信合作
七、形成沿边和沿海双向辐射、内外衔接的格局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珂,男,1983年生,红河学院商学院讲师,云南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曾先后在《财经科学》《广西社会科学》《东南亚纵横》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篇,参与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项,研究成果曾获得云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云南省“红河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励。
  
  李燕,女,1967年生,红河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泰国UTCC(商会)大学经济学硕士(国际商务专业),主要从事边境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方面的研究,曾先后在《对外经贸实务》《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专著《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西北四省边境贸易研究》1部,参与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项,省级研究课题3项以及与越南、斯里兰卡间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