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1星价 ¥5.8 (3.2折)
2星价¥5.6 定价¥1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7522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144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38752236 ; 978-7-5387-5223-6

本书特色

全面分析 名师导读 全面解题 名家指点 全面提高 注意解词 全面去障

内容简介

《铁道游击队》是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鲁南军区铁道大队”及其抗日斗争事迹为原型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具有爱国之心、带点豪杰色彩的主人公刘洪和伙伴王强、彭亮、小坡、林忠、鲁汉等,先是自发地以扒火车“偷”物资的行为,反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进而接受中国*的领导,在政委李正的带领下走上了正式的革命道路。他们血染洋行,杀鬼子搞枪;他们扒火车偷物资偷枪,为以后的抗日做准备;他们在身份暴露后,正式组建游击队,打票车、杀岗村,斗松尾,除叛徒,为大部队搞物资,掩护中央首长突破日寇的封锁线,他们和敌伪顽各路敌人做斗争,对日本侵略者、汉奸、国民党顽军等予以沉重的打击;他们机智勇敢,突破敌人对微山湖根据地的包围,他们活跃和战斗在鲁南枣园、微山湖一带,活跃在铁路沿线,以独特的战斗方式,在敌后搅得敌人不得安宁,极大地支援了主力部队的抗战,并为主力部队提供物资以及侦查和掩护等。 小说以饱满的笔触,塑造了刘洪、王强、李正、芳林嫂等正面人物,既描写了他们传奇般的战斗行为,更塑造了他们在斗争中成长的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小说还着力描写了很多极其具有传奇色彩的情节,比如血洗洋行、击毙岗村、松尾落网,林忠、鲁汉牺牲、微山湖突围等,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名当年的八路军战士,有非常丰富的抗战经历和体验,而作者本人又多次前往铁道游击队活跃的地区体验生活,和铁道游击队指战员们有交情,所以,小说血肉丰满,人物形象鲜活而真实,情节曲折传奇又真实感人,是一部很有特点的反法西斯文学作品和红色经典。

目录

名师导读?/ 001
要点提示?/ 009
铁道游击队
第?一?章 夜谈敌情 / 014
第?二?章 飞车搞机枪 / 024
第?三?章 血染洋行 / 031
第?四?章 票车上的战斗 / 040
第?五?章 敌伪顽夹击 / 049
第?六?章 反复辟斗争 / 058
第?七?章 巧打岗村 / 067
第?八?章 苗庄血战 / 075
第?九?章 湖上神兵 / 085
第?十?章 三路出击 / 095
第十一章 掩护过路 / 105
第十二章 抗日胜利 / 114
考点延展?/ 129
思考提高?/ 133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夜谈敌情 鬼子(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这里指日本侵略者)来了以后,中央军(中国国民党组建和领导的武装部队)跑了,共产党组织了一批煤矿工人,和八路军游击队会合,坚持鲁(山东省的简称)南山区的抗日战争。 为了配合山里的斗争,司令部派了两个精悍(精明能干。悍,h3n)的游击队员回枣庄活动。一个叫刘洪,一个叫王强。刘洪坚决勇敢,王强机动灵活。他们都是当地人,自小在这里长大,不但熟悉煤矿而且熟悉铁路,还练出扒火车(攀上行驶的火车。扒,b`)的本领。 这天傍晚,烟雾很大,煤矿上和街上的电灯亮了,四下的烧焦池(烧制焦炭的坑)的气眼都在呼呼地蹿(cu`n)着火苗。远远望去,枣庄像刚开锅的蒸笼。西车站上守卫的日本鬼子的刺刀,在电灯下闪闪发光。 西车站在枣庄的西部,这里有个陈庄,百多户人家,大都是下窑(y1o,用土法生产的煤矿)的工人、车站上的脚夫,还有几家炭厂。因为和车站只隔一道小沟,车站上有鬼子,所以天一黑,街上就没有人了。 天完全黑下来以后,一个人影,绕过两个焦池,来到一家大门前,推开门进了院子。 “老王哥在家吗?” “谁呀?”一个浓眉方脸的人,眨着黑黑的小眼,从屋里走出来,向院子里的来人望着。黑影里,他看到的是一个农民打扮的人。 “我!从南乡来的!”客人走过来,抓住主人的手说:“老王!你不认识我了吗?” 主人是王强,他二十四五的年纪,把头伸到对方面前,仔细打量着,又拉到灯亮处一看。 “啊呀!原来是你呀!老周!真想不到呀!”王强扬着浓黑的眉毛,咧(li0)着嘴巴狠狠地双手抱住了老周的臂膀,把他拉到屋里说:“你先在这里坐一会,我去找老洪,马上就回来!” 老洪就是刘洪,因为在一块时间长了叫顺嘴了,就把刘洪叫成老洪了。他和王强被派到枣庄以后,将联络点设在王强家里。 不一会,王强回来了,一手提着瓶酒和一大包熟牛肉,另一手提了一包烧饼。 “找不到老洪!咱不等他吧,你饿了吧,一边吃一边说话,老洪回来会叫门的,你啥时回来的?山里怎么样?” “我回来四五天了,咱们山里的队伍已经整编(整顿改编军队),从枣庄拉出来的煤矿工人支队,编为三营,我哥周震当营长。因为鬼子常到山里扫荡,国民党地方顽固派的部队,又常和我们摩擦(冲突。摩,m5),所以部队流动性很大,又要防鬼子还得防这些反共的龟孙。咱们部队刚成立不久,武器不齐全,因此司令部就派我回来在南山一带秘密地建立起一小块抗日根据地,以备咱们部队遇到紧急情况时,跳过来休整一下,再投入战斗。要知道敌人在山里扫荡得越残酷,插到这敌据点附近,就越安全呀!” “对。”王强连连点头说,“应该在南山一带开辟一下。以后咱们的三营过来,老洪和我也可以在火车上搞些东西,接济(ji8j#,在物质上援助)接济部队。说实话,屯(动词,驻扎)在敌据点里也真想咱们的部队……” 听到王强说要搞火车接济部队,老周正嚼(ji1o)着一块牛肉,他笑着说:“那再好也没有了。山里的部队的确很困难呀!你和老洪回来后,好几个月没有音讯,司令部很担心,生怕你们遭到危险……” 两个人谈了一阵,王强又向老周谈起他和刘洪回来以后的工作情况,他说: “我和老洪从山里回来以后,干什么呢?‘吃两条线’,白天在这小炭厂当伙计。晚上,就约合一班子人,扒鬼子的火车。火车道的铁轨不是两条线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铁路就吃两条线呀!往年下窑出苦力,顾不上吃饭,我们实在饿极了,就扒上火车,弄下几麻包(麻袋)煤去卖几个钱维持生活!说起这帮扒车的人,都很有种,飞快的火车一抓就上,数老洪扒得*好。不过,有时在火车上遇到押车的车警,就得拼命。老洪脸上留下一块疤(b`),就是被车警打的。以后上车就带着刀子,可以割麻包上的绳子,又可以捅车警,这样一来车警为了活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马虎算了。这帮穷兄弟都很服帖(敬服)老洪,他勇敢、讲义气,车又扒得多,能为穷兄弟撑(ch8ng)腰,只要老洪一呼,说干啥就干啥,像一群小老虎似的。这次回来,他说搞鬼子的火车更应该! “我呢?利用我父亲当初在车站干脚行(搬运工人。行,h1ng)的关系,也到车站去干了推小车运货的苦力。这样,我消息灵通,不但能了解鬼子的动静,而且车站上装卸货时都经我的手,哪趟(t3ng)车装什么货,我都知道。遇到机会我就告诉他们,他们去搞车,一搞一 个准。 “以后脚行的活就更多了,鬼子在站台对面,又开了一个国际洋行。从枣庄运出去的煤,从外边运来的东洋货,从四乡收来的粮食,都得经过这个洋行。 “洋行里有三个日本鬼子当掌柜,都是从侵华战场上打伤的军官。听说大掌柜是一个大尉(军衔。尉,w-i)。我亲眼见到中国的财富,煤、粮食,像淌(t2ng)水似的不分昼夜地往外运,真心痛呀!他们三个鬼子杀够了咱们中国人,又来做买卖,从奸商手里大把捞(l`o)钱,养得胖胖的。 “洋行货太多,他们从车站上的脚行,抽出五十辆常备小车,每天到洋行听候使用,其中也有我。编队的时候,选二头,因为大头是鬼子担任,过去我父亲是老脚行头,大家都推我当了二头,每天领着小车队给鬼子装卸货,要不是为了工作,龟孙才干这个!” 老周说:“鬼子呢?” “说到鬼子么!他奶奶的,大部分住在公司里、车站上。洋街住着鬼子的宪兵(国家的军事政治警察。宪,xi3n)队,现在正在南马道一片空地上修大兵房,看样子还有大批的鬼子要来。还成立了维持会,大家连环保,一家出事九家受连累,居民都领良民证。鬼子天天在街上乱抓人,夜里冷不防就查户口。大队的鬼子,三天两头出发到山里扫荡,回来就绑着一串一串的老百姓,送进宪兵队很少能活着出来的。还有送到大兵营的,那里四下用电网围着,光见用汽车往里边拉,就没有见出来的,就是枪毙了,也得有个响声呀!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在夜里经常听到凄惨的叫声。以后从一个翻译官口里漏出来:这些运进去的中国人不是叫洋狗咬死,就是叫刺刀穿死,这是给新兵练刺刀,训练洋狗,你说鬼子多残忍! “还有,煤矿上有个医院,鬼子占了改作军用医院,都换上了日本医生,中国人也留了几个,只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睡觉。开头,这些中国大夫觉得也没什么;可是渐渐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早上去上班,手术室的地板总是刚用水洗过,可是墙角、手术台脚,都残留着血迹。天长日久都是这样,中国大夫感到很奇怪,并没有病人需要晚上开刀动手术呀!没过多久,这个谜就被附近的老百姓揭(ji8)开了。有个老百姓晚上偷偷隔着窗户往外看,每天夜里都有汽车装着捆绑的中国人到医院来,天快亮的时候,汽车拉出来的都是麻袋包,血顺着麻包往下淌,原来是鬼子把抓来的中国人供鬼子医生作活的解剖!你说鬼子狠不狠?毒不毒?” 王强被怒火烧红的眼睛里泛(f3n)着泪水,老周的脸色铁样的严肃、沉重,他的心被王强所讲的鬼子的残暴所激怒。 沉默了一会,王强又说: “你说,是个中国人,咱能忍了吗?老洪更是恨得直咬牙,我们出山时,带回了一支十子(指十发子弹)连发的手枪,我俩一有机会,夜里就去摸鬼子的岗哨,混过去,打倒就跑。人熟地熟,他再戒严,查户口也白搭。就这样,我们也干了几回,消消肚子里这股闷气。我见了鬼子掌柜的心里就冒火,心想:‘我啥时候杀了你们这些龟孙,心里才解恨!’一天夜里,我和老洪约了人就把三个鬼子军官杀了!” “啊!杀了么?”老周脸上露出了笑容。 “说杀了三个是假的,杀了两个半,有一个没杀死,第二天又活了,这只怪我,惹起以后不少麻烦来。” “你说说,你们怎么去杀的?”老周说。 “我不是小车队的二头么?每天晚上大伙都换班回家了,我还得跟鬼子三掌柜金三结账。当天装多少件,卸多少件,工友们该领的钱,都由我和金三结账,他有时也留我坐一会,给我支烟,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王的,你的好好干,以后我提拔你大大的。’我知道这是他拉拢(l6ng)我,好让我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俯,f^)为他们效劳。有时我也帮他扫扫地,收拾屋子。日子长了,到各屋出出进进,鬼子也不避讳(回避)我。

作者简介

知侠,原名刘兆麟,1918年2月生于河南省汲县(现河南省卫辉市)柳卫村一个普通铁路工人家庭。知侠十一岁上小学,后考入了县城省立第十二中学(即现卫辉中学)学习,后因家庭原因失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知侠随父亲和一部分铁路员工一起撤到了黄河以南谋生。1938年3月,知侠和当时的许多进步青年一样,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5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先后任过抗大分校区队长、队长和军事教员等职务。1939年冬天,他随抗大一分校东迁至山西太行山区,进入敌后开展抗日工作,同年,知侠加入中国*。 因为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本人又热爱文艺工作,知侠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以文艺和文化为手段,进行革命工作。年轻的知侠,一手拿枪,一手持笔,开始了自己的战士生涯和作家生涯。他1943年接触到铁道游击队的有关队员和有关故事,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立志要把他们的故事写成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后来他数次前往铁道游击队活动的枣庄和微山湖一带深入生活,收集和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知侠先后担任过济南市文联主任、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长、秘书长、党组委员等。这段时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名为《铺草集》并产生了一定影响。1954年,他一生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出版,小说出版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知侠成为蜚声全国的知名作家。 1953年,知侠被调到上海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59年,他开始担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兼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同时担任《山东文学》杂志主编,并于同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6年知侠定居青岛后,先后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沂蒙飞虎》《战地日记》等。 1991年9月30日上午,知侠因脑溢血去世。 知侠一生共创作了四百多万字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除了著名长篇小说、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外,主要有短篇小说集《铺草集》,中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们》《芳林嫂》,长篇小说《沂蒙飞虎》《知侠中短篇小说选》以及《战地日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