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断2秒间
读者评分
4.7分

决断2秒间

1星价 ¥14.6 (4.9折)
2星价¥14.6 定价¥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3条)
zha***(三星用户)

一般一般,充数凑单

一般一般,充数凑单

2013-01-07 10:22:47
0 0
hjt***(三星用户)

好像是老罗推荐的啊

好像是老罗推荐的啊

2012-07-06 10:14:43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0045512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65页
  • 出版时间:2007-02-01
  • 条形码:9787500455127 ; 978-7-5004-5512-7

本书特色

《决断2秒间》:无论是重大的商务决策,还是诸如躲避迎面开来的汽车这种微不足道的行为,我们不可避免地总要对我们面临的情势做出快速判断,并迅速付诸行动,但是,我们又常常无例外地以为,我们必须对我们要做出的决策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必须殚精竭虑,必须反复权衡,必须“三思而后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对我们的决策充满自信,我们才会觉得我们的决策是完美的决策,我们总是在决策的当口排距直觉的介入,总是把我们快速做出判断的先天禀赋看成不入流的低能儿,但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假思索的神奇力量,它证实了这样的简单事实:在转瞬之间做出的决策能够与经过谨慎思量和深思熟虑做出的决策媲美。而这本书诉求的另一个主题就是:你快速做出判断的能力和凭借**印象付诸行动的能力是可以训练和掌控的。据此可以断言,这本书将会吸引大量的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简短片段”理论:窥一斑而知全身、锁闭的门:快速决断的秘密、沃伦·哈丁式错误:为什么我们总是拜倒在高大黝黑的帅男人脚下等。

目录

致谢不假思索的神奇力量(代译序)导言 雕像看起来有些不对劲儿 1.快速而简洁 2.内部计算机 3.一个不同的美好的世界**章 “简短片段”理论:窥一斑而知全身 1.爱情实验室 2.婚姻和摩尔斯电码 3.轻蔑的重要性 4.卧室的秘密 5.“听出”医生的好坏 6.一瞥的魔力第二章 锁闭的门:快速决断的秘密 1.诱导行为 2.讲述的障碍第三章 沃伦·哈丁式错误:为什么我们总是拜倒在 高大黝黑的帅男人脚下 1.“解读简短片段”的缺失 2.对黑人和白人的瞬间判断 3.关爱顾客 4.找到“冤大头” 5.想一想马丁·路德·金第四章 保罗·范·里贝尔大获全胜:创造自主型组织 1.海湾地区的一个清晨 2.自主型的组织结构 3.反省的危险 4.急诊室的危机 5.少比多好 6.“千年挑战’02”,第二部分第五章 肯纳的两难处境:到底如何了解人们的需求? 1.对**印象的再度观照 2.“百事挑战” 3.盲人为瞎子引路 4.“死亡之椅” 5.专业禀赋 6.“唱片公司这么对待你真是蠢透了!”第六章 布朗克斯的七秒钟:解读人们思想的精妙艺术 1.三个致命的错误 2.解读他人想法的理论 3.一览无余的脸庞 4.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电灯开关 5.与狗辩论 6.有限的“空白地带” 7.“我头脑中的某些念头告诉我,我还不必非开枪不可” 8.惠勒大街的悲剧结语 用你的眼睛倾听:灵光一闪的教训 1.古典音乐界的革命 2.小小的奇迹译者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决断2秒间》讲述在《引爆点》中,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为我们揭示了认知世界的过程,现在,他的另一力作《决断2秒间》,革命性地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明了我们自身的内心世界。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是充满睿智的决策者,而其他人却错误频出?为什么有些人跟随直觉的指引便能抵达成功的胜境,而有些人却在艰难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再有,为什么有些英明的决策常常是那些无法向人解释的决策呢? 《决断2秒间》是一本关于“不假思索”的著作,是一本让我们无需冥思苦想、在转瞬之间便作出决策的著作,不过,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在办公室,在教室,在厨房,在卧室,你的大脑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呢?《决断2秒间》让我们见到了这样的心理学家——只需观察几分钟的时间,就能预测一对夫妇是否能白头偕老;我们还遇到了这样的网球教练—— 在网球与球拍接触之前,就能断定这次发球是不是双误……当然,《决断2秒间》也让我们看到了“灵光一闪”的恶果——它“造就”了美国历史上*糟糕的总统,它让“新可乐”成了商业史上*大的笑柄之一,它让一个无辜青年葬送在警察的枪口下……《决断2秒间》揭示出,*优秀的决策者并不是那些掌握*丰富信息资源的人,不是那些殚精竭虑、终日冥思苦想的人,他们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相关资料

书摘讲述的障碍 不久前,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春季夜晚,24个人聚集在曼哈顿一家酒吧里,他们都是来参加一个人们称之为“快速约会”的奇异聚会的。这些人都是年轻的职业人士,二十多岁,他们中有在华尔街初出茅庐的人,有医学院的学生,有学校教师,结伴而来的四位女士来自附近的安妮·克雷因珠宝公司(Anne Klein Jewelry)总部。所有的女士都穿着红色或者黑色的套头衫、穿牛仔裤或者深颜色的裤子。除了一两个人之外,所有的先生都穿着曼哈顿的职业上装,深蓝色的衬衫,黑色休闲裤。活动刚开始,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还有些拘谨,大家紧紧抓着手中的饮料。后来,晚会的协调人——一位个子很高、相貌姣好名叫凯莉茵(Kailvnn)的女士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并让大家做好准备。 她说,每位先生与在场的每位女士有六分钟的谈话时间。在整个晚会期间,女士们要坐在靠墙的长椅上,长椅沿着墙壁围绕着整个房间,先生们依次与每位女士交谈,每当凯莉茵以铃声示意的时候,先生们就要去与下一位女士交流,铃声是六分钟已到的信号。每位参加者都得到了一个胸牌,上面写有号码,此外,每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填写的表格,上面有填写说明,说明上写着,六分钟的交谈以后,如果他们喜欢某个人,他们要在表格中与他或她相对应的号码打上对钩,如果他们打了对勾的人也给自己打了对勾,那么,这两个参加“快速约会”晚会的人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相互告知电子邮件地址。交谈开始前,现场充盈着人们的低语声,有几个人利用*后一点儿时问冲向卫生间。凯莉茵按响了铃。 先生们和女士们各就各位,一时间,整个房间立刻涌起了谈话的声浪。先生们的椅子离女士们坐的长椅很远,男女双方交谈时不得不身体前倾,他们都把胳膊肘撑在膝盖上面。有一两位女士在坐垫上则是上下移动着身体调整姿势。在三号桌旁,正和女士交谈的那位先生将啤酒洒在了女士的腿上。在一号桌旁,一位名叫梅利莎(Melissa)的褐发姑娘急切地想让她的同伴开口说话,她连珠炮似地问他:“如果你有三个愿望,那些愿望都会是什么?你有兄弟姐妹吗?你自己生活吗?”在另一张桌旁,一个非常年轻的金发小伙子戴维问他的伙伴为什么她要来参加这个晚会。 “我二十六了”,女士回答,“我很多朋友都有男朋友了,他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彼此了解了,他们要么已经订婚,要么就已经结婚了,可我,现在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是全球畅销书《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的作者。他曾经是《华盛顿邮报》的商业和科学版面的记者,现在供职于《纽约客》(New Yorker)。他出生于英格兰,在加拿大长大,现居纽约市。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