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保健按摩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家庭保健按摩

1星价 ¥12.7 (4.9折)
2星价¥12.7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393***(三星用户)

家庭保健按摩

实用的家庭保健按摩,性价比不错

2019-04-08 18:06:2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03506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1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506035064 ; 978-7-5060-3506-4

本书特色

《家庭保健按摩》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拥有这套书,等于请进一位家庭保健医师。自疗与他疗结合治病与保健并举。

目录

按摩基本知识一、按摩的相关知识简介按摩的起源和医疗原理家庭保健按摩的好处按摩的常用手法及其应用按摩的辅助用品家庭按摩中的注意事项电子按摩器不是人人可用按摩与导引的关系二、按摩的相关穴位简介按摩的物质基础和具体部位经的循行路径及功能、性质简介耳部反射区简介手部反射区简介足部反射区简介本书所涉穴位的位置索引疾病防治按摩一、呼吸系统疾病感冒鼻炎咽喉痛打鼾头痛头晕咳嗽咯血哮喘一氧化碳中毒二、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腹痛肝炎泄泻便秘痔疮脱肛肛裂出血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闭小便余沥不尽尿频尿急遗尿前列腺疾病肾绞痛妊娠呕吐月经病盆腔炎宫颈糜烂阴道炎带下崩漏(子宫出血)子宫脱垂助产胎位不正产妇乳胀乳汁过少乳汁过多避孕不孕症阳痿滑精不射精睾丸疾病四、心脑血管及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低血压脑供血不足脑震荡大脑发育不全大脑积水痴呆瘫痪心绞痛心律不齐丝虫病失眠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症脉管炎紫癜贫血五、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视神经疾病打呃糖尿病三叉神经痛胁痛坐骨神经痛脊髓空洞症耳鸣晕车(机、船)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病癔病甲状腺疾患发作性睡病面肌肌肉痉挛手颤抖六、眼科疾病麦粒肿(针眼)电光性眼炎结膜炎角膜溃疡眼睑疾病倒睫视力下降斜视近视远视复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浑浊迎风流泪胬肉角膜云翳色盲视力模糊幻视眼光无神眼神呆滞七、耳鼻喉科疾病鼻出血中耳炎听觉不聪耳聋牙病流涎口腔溃疡咽喉干燥八、皮肤科疾病瘙痒顽癣赘疣荨麻疹湿疹白癜风甲嵌入肉多汗无汗脚气掌指(趾)血泡头屑斑秃老年脱发老年斑面部斑点面部疤痕九、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颞颌关节炎落枕软组织损伤颈椎痛肩周炎屏气损伤肱骨关节炎腱鞘疼痛脊背痛腰痛急性腰扭伤关节痛身体疼痛胸胁痛足跟痛脚肿抽筋臀部肌肉萎缩两臂酸痛肢麻手畸形足畸形十、痛疖类疾病慢性骨髓炎冻疮颈淋巴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多发性疖肿乳腺炎乳腺增生带状疱疹软组织感染痤疮耳垂包块十一、其他杂症动作失调免疫力低下辅助治癌十二、部分儿科疾病小儿推拿简介小儿夏季热小儿呕吐小儿泄泻小儿夜啼小儿对眼小儿斜颈小儿喉痹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小儿足残小儿麻痹小儿血管瘤儿童多动症儿童佝偻病儿童发育晚儿童蛔虫病十三、意外急救心脏停跳休克中暑溺水蛇咬触电保健养生按摩一、保健美容按摩健脑健目健鼻健齿健颈强心软化血管健肺补肝健脾胃益肾壮腰健腿综合保健护发皮肤松弛脸色黯滞黑眼圈减肥增肥增高嗜酒戒烟戒毒二、保健知识链接不同年龄的锻炼要点掌握合适的个人运动量观察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女性健身行千万别过度锻炼时应注意些什么锻炼时不慎摔跌如何自救怎样选择健身器自测有无轻微脑梗塞自测心脏功能自测腿膝功能自测腹背肌力自测综合体能健美操平衡操矫形操性爱肌锻炼操夫妻合练操紧急贯注活力8法简易保健养生功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家庭保健按摩》针对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慢性病及某些顽固性疾病的康复和日常保健、美容的需要,介绍了一些能在家中操作的按摩方法,这些方法既包括常规的推拿、导引,也包括民间的点穴和放血疗法;同时,针对某些病症还附带介绍了一些运动康复法。这些方法既经济安全,又简单易行,特别适合家庭或个人操作。运用和掌握这些方法,不仅可以逐渐让您摆脱疾病的困扰,还可让您达到自我康复、自我保健、健康长寿的目的。

相关资料

插图:一、按摩的相关知识简介按摩的起源和医疗原理按摩古称“按踟”,是医师用自己的手或上下肢,来协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的一种传统医疗方法。“按蹯”的文字起源也说明了这点:“按”是用手,“踟”是用脚,合起来就是手足并用,即借助外力作用于人体,以被动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按摩可分为西式按摩和中医按摩两种,本书主要介绍传统的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祖国医学的宝贵组成部分,堪称名副其实的国粹。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造福不少。按摩真的能治病吗?许多人难免发出疑问。其实回答是非常肯定的,假如没有确切的疗效,按摩为什么能够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呢?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分析,按摩治病的机理非常清楚明白,具体表现在五大方面。**,可舒经(筋)活络。中医认为人身上共有20条经络,纵横全身,沟通里外,连接左右。按摩时手上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快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第二,可消肿止痛。按摩改善了局部的血液与淋巴循环,也就促进和加速着水肿和炎症的吸收,使肿胀与挛缩得以消除。第三,可疏解气血郁滞。因为手法解除了软组织的痉挛、粘连、嵌顿或错位,郁滞的气血自然可得以疏解和通畅。第四,有助于强健消化功能。揉捏腹部时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腺体的分泌,有利于消除脘腹疼痛,改善胃肠功能。第五,调整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兴奋与抑制,有助于改善失眠及降低血压。由于古人所说的按摩常常还包括气功在内(古称导引),所以按摩还具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等。现在,人们通常把中医按摩称作推拿。其实严格地说,“按摩”和“推拿”二者是有区别的。分开来说:“按”指的是向下或向内外用力,使凸起的伤骨平复或脱位后的肢体恢复正常;“摩”则是用大拇指或手掌揉擦伤处,主要用于皮肤筋肉等软组织的伤后康复。“推”是用力向后拔拉或推移,使扭错的关节正常复位;“拿”则是以一手或双手固定患处,用于疼痛筋骨的治疗康复。这是按摩的物理矫治作用。合而论之,无论是按摩,还是推拿,都是借助双手手法的力量,通过在人体上按、推、捏、揉等综合手法,来激活血液和淋巴循环,舒经(筋)活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挛缩及滑利关节肌肉,进而达到调节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等多种作用,实现治疗或保健的目的。这是按摩的综合医疗和康复作用。古人一直强调“不药胜中医”,正是有鉴

作者简介

梅雨霖,教授,江西湖口县人。先后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九江学院。系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研究员、中卫联盟北京医药技术推广中心专家委员,家庭保健与自我药疗的积极倡导者。中医保健是其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主编高校规划教材5种,参编研究生教材2种,出版各类专著20种。有的作品入选“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部分作品被介绍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