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革命(重新学会呼吸,找回健康本能)

呼吸革命(重新学会呼吸,找回健康本能)

1星价 ¥34.9 (7.0折)
2星价¥34.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70360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72703607 ; 978-7-5727-0360-7

本书特色

★帮助所有人重新认识这门被我们忽视的学问:呼吸★帮助饱受呼吸道、睡眠、口腔等病痛折磨的人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纽约时报》重磅畅销书,连续在榜19周,仅在美国就已售出64万册,已卖出39种语言版权,评论4.2万★继《睡眠革命》(实销20万册)之后,又一开创性作品★通过呼吸,解锁健康密码 事实上多数常见身体问题与疾病都与呼吸不当有关,高血压、打鼾、头痛、嘴凸、失眠、焦虑、龅牙、易焦虑……通过呼吸,可以有效缓解它们。★方法源于哈佛、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呼吸实验 《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记者探寻肺病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运动耐力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参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呼吸实验,亲身体验各种呼吸方法。★轻松掌握、随时随地有效解决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包含全球前沿研究中的多种呼吸方法,布泰科呼吸法、慢呼吸、鼻式呼吸……不用借助医疗器械或手术,我们就能自助练习。★已帮助数万读者改善呼吸状况 亚马逊和Goodreads 4万多读者亲身体验后真实评价:“这本书给我带来一种终极的互动体验”“这本书比任何一本书都更能改变我的生活”…… 获奖情况: ★《纽约时报》畅销榜2020-2021连续在榜19周★《华盛顿邮报》2020年重要非小说类书籍★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2020年好书★美国记者和作家协会 2020年度非虚构类好书奖★Goodreads奖年度科学技术好书入围★《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图书

内容简介

纵观人类历史,呼吸的意义似乎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我们不知道,现代人其实是很不会呼吸的动物;我们不知道,许多健康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呼吸不当有关;我们不知道长期用嘴呼吸,会让人变丑……所以,是时候来重新认识一下呼吸这项长期我们被我们忽视的本能了。詹姆斯·内斯特访遍所有他能找到的专业、业余呼吸研究人士,扎入数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和数千年的医学文献中,探寻肺病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耐力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并参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呼吸实验,亲身体验各种呼吸方法,进而针对不同情景、不同人群,总结出不同的呼吸方式的适用性,哪里有问题,怎么才是对的,才能活得更健康。

目录

**部分 实 验

第 1 章 *不会呼吸的动物

第 2 章 口呼吸


第二部分 呼吸:失传的技艺

第 3 章 鼻子

第 4 章 呼气

第 5 章 慢呼吸

第 6 章 少呼吸

第 7 章 嚼


第三部分 呼吸 +

第 8 章 (偶尔)多

第 9 章 屏息

第 10 章 快,慢,停

尾声:*后一口气

致谢

注释


展开全部

节选

作为斯坦福大学鼻科学研究掌门人,内亚克医生麾下有一个蜚声国际的实验室,致力于探究鼻子的潜能。他发现,人类头颅内那些“沙丘”“沼泽”和“怪石”为人体部署了千万种机能,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机能。“这些构件之所以存在, 都是有原因的!”他之前就这么对我说过。内亚克医生对鼻子有一种特别的敬畏,坚信鼻子被人们深深地误解、大大地低估了。这解释了为什么他那么想知道没有了鼻子后人体会怎样,而这也正是我来到这个研究中心的原因。从今天开始,他们会用硅胶塞塞住我的鼻孔,为保证没有一丝空气从我的鼻孔出入,硅胶塞还要用胶带封严实,我只能用嘴呼吸。我将以这种方式来进行我接下来的25万次呼吸。这实验虽然令人闻风丧胆,过程艰难而痛苦,但目的显而易见。 如今大约有四成的人长期受鼻腔阻塞的困扰,其中大约有一半的人养成了嘴呼吸的习惯,犹以女性和儿童为甚。干燥的空气、精神压力、炎症、过敏、污染、药物等都可能是造成鼻腔阻塞的原因。 ……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艾吉尔·P. 哈沃德做了一系列令动物保护组织和所有动物爱好者深恶痛绝的实验。在他的旧金山实验室里,他把一群恒河猴分成两组,用硅胶塞堵住其中一组的鼻孔,另一组不堵。鼻孔被堵的猴子没法把塞子取出,只能被迫一直用嘴呼吸。在之后的半年里,哈沃德测量这些猴子的一系列数据,包括牙弓、下颏的角度、面部的长度,等等。用嘴呼吸的猴子显示出和人类一样的面部向下生长趋势,牙弓变窄、牙齿歪斜、嘴巴变大。这些实验被哈沃德反复进行,将这些动物的鼻腔封堵达两年, 两年里情况越来越严重,他用照片记录了整个恶化的过程。那些照片触目惊心,我这么说不仅是出于对猴子的同情,还因为它们是如此直观地向我们展现了人类口呼吸给自身带来的变化:只消数月,我们的面部就会拉长、下巴松垮、目光涣散。 所以,口呼吸会令我们的体貌特征和呼吸道结构逐渐崩坏。空气通过口腔吸入时,压力变小,口腔后方的软组织变得松弛、向内弯曲,空气流通的空间因此更狭小,呼吸愈加困难。一旦开始用口呼吸,你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健身单车实验的灵感来自20年前约翰·杜亚尔博士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杜亚尔是名教练,指导过包括网球明星比利·琼·金、铁人三项运动员以及新泽西网队篮球运动员在内的**运动员。20 世纪90 年代,杜亚尔认为他的教学对象都受到了口呼吸这个习惯的危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找了一群专业自行车运动员,让他们佩戴传感器骑健身单车,记录他们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在几分钟内,杜亚尔增加了踏板阻力,随着实验的进行逐渐加大运动员的能量输出。 **轮实验中,杜亚尔要求运动员完全口呼吸。和预计的一样,运动强度加大后,呼吸频率升高。运动员进入测试*难的阶段,输出功率达到200瓦时,他们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杜亚尔随后重复了实验,唯一不同的是,在这轮实验中他要求运动员们用鼻子呼吸。这一次,运动强度增加后,呼吸频率反倒下降了。在*后的200瓦阶段,某位曾口呼吸达每分钟47次的受试者,靠鼻子仅仅呼吸了14次,即便在强度增加到10 倍的情况下,心率依然和测试开始时持平。 杜亚尔博士总结说:“仅仅是训练自己用鼻子呼吸,就可以节省一半的体力消耗,并且大大提高你的耐力水平。”运动员在用鼻子呼吸的时候感到精力充沛,而不是体力透支。他们都纷纷表示再也不用口呼吸了。 ………… 我坐在客厅地板垫子上,试图唤醒我沉睡的横膈。“这并不是按摩。”马丁(呼吸专家)边用一只手按压我的肋骨,边向我重申。我舒缓而悠长地深吸一口气,马丁与此同时协助我放松我的胸廓,目标是在我一呼一吸间让我的横膈移动幅度增加50%。 这种呼吸方式并非必需,马丁说。短呼吸浅呼吸几十年,人也照样能活,很多人就是这样的,可那并不意味着对我们无害。久而久之,浅呼吸会限制横膈和肺容量,造成耸肩、肋骨外翻、颈前伸等仪态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表现在肺气肿、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身上。马丁说,矫正浅呼吸习惯和仪态问题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 为了打开胸廓,我进行了几轮深呼吸,随后,马丁要求我在呼气时从 1 数到 10。“1,2,3,4,5,6,7,8,9,10 ;1,2, 3,4,5,6,7,8,9,10—— 如此反复。”她说。呼气将尽时, 我已经没有气息发声了,但报数依然要默默地进行,直到我的声音渐渐过渡到“小声低语”。我数了几轮,先快速高声数,再对嘴形默数。每一口气的尽头,我都感觉自己的胸腔被塑料膜紧紧裹住,腹肌累得好像刚做完高强度运动。“坚持!”马丁说。 报数练习的压力,等同于强体力活动过程中肺部的压力,因此这项练习对斯托的卧床病人特别有效。练习的目的是使横膈适应更大的升降幅度,从而让深呼吸变得轻松,成为习惯。“嘴巴动起来!”马丁不断鼓励我,“把*后一口气吐尽!” 报数、默数练习了几分钟后,我停下稍作休息,感觉到我的横膈好像一个慢镜播放的活塞,将新鲜血液发射到周身。斯托把这种感受叫作“呼吸协调”,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入一种平衡状态,出入的空气等量时,我们身体的很多重要机能就可以在能耗*小的条件下运作。

作者简介

[美]詹姆斯·内斯特(James Nestor),《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记者。因常年受呼吸疾病的困扰,曾到医疗机构、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牙科诊所、精神病院等地探寻呼吸的奥秘。 他还是个天生的冒险家和海洋爱好者,曾亲身潜入深海,并把自己的震撼体验凝结成了《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一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