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1星价 ¥15.1 (3.8折)
2星价¥14.7 定价¥3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116201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41162015 ; 978-7-5411-6201-5

本书特色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 一点就炸的“地雷型”性格; ● 常常“憋出内伤”的隐忍型性格; ● 常常焦虑不安,不能放松的性格; ● 经常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矛盾,引发怒气; ● 身边有情绪化的人,不知如何与其相处。 总之,但凡被情绪困扰的人,都是这本书的目标读者。 本书具有三方面的优势: 1. 作者专业可靠:本书作者水岛广子是资深的精神科医生,也是日本人际关系疗法(IPT)人、知名的畅销心理书作者,在通俗的内容背后,是专业的积累和思考 2. 内容特别接地气:用生活中那些“让人生气的小事”解读情绪的来龙去脉,案例涵盖了亲密关系、职场关系、朋友关系、社会关系等,每个人读到都会有共鸣,书中的分析清晰,也提供了实际的建议,比如具体的沟通方式、如何养成避免情绪化的7个习惯等,是读者可以马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 3.不仅解决情绪问题,还能撬动人生更大的改变:对于被害者心态、自我价值感低下、人际关系中缺乏边界感等问题,书中都作出了深入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提高自我肯定程度,从根源上解决情绪化的问题。 另外,本书版面活泼,配上了可爱的插图,阅读起来轻松有趣,即使心情有点疲惫的时候也能流畅地阅读,对忙碌、高压力的当代读者来说,是一本温柔、亲切、可爱、治愈的情绪管理书。 媒体评论(1万字以内): 本书以通俗简单的文字面向普通大众,帮助大家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情绪化”,“情绪化”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在人和人交往过程中如何才能收获畅快心情,我们为什么那么希望被别人看到和被别人认可,养成什么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情绪激动”。书中举了很多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场景和案例,虽然都是小事,但往往特别容易引发强烈的情绪。读完作者的剖析之后,我们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在生活中经历类似事件,也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临床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IPT 人际关系疗法( 中国) 临床及培训中心负责人 张露佳 本书的理论和解说很好易懂,感叹“原来如此!”的瞬间有很多。即使心情有点疲惫的时候也能流畅地阅读。书中还写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容易实践的东西,很好有用。 ——日本亚马逊读者 这本书就像一位心理咨询师在辅导你的内心,用同理的方式去理解每个人生气背后的原因,并且给予我们方向跟解决办法。对于我这种常常钻牛角尖的人来说,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 ——台湾地区博客来读者

内容简介

很多人都在寻找不生气的方法,比如压抑忍耐、教自己正面思考。可是本书作者却告诉我们:那些都没有用!因为,“情绪化”并不是情绪的错,而是想法的错!作为人际关系疗法(IPT)非常不错专家,作者认为,负面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它只是传递了心理的讯息,提醒我们寻求援助或保护自己。其实,让愤怒不断膨胀的,是我们的“情绪化思考”——这种思考,基于我们内心的“被害者意识”,以及因自我肯定感低不足而过分追求“正确”的执念。本书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解释“情绪化”背后的心理机制,教你放下被害者意识,不再与对错拔河;学会建立适当的心理边界、成熟的人际关系,让情绪守护你,而不是困住你。

目录

第1章 人为什么会变得“情绪化”

“情绪”究竟有什么作用?

生气是因为“计划落空”

不妨坦然认可自己的情绪

生气是因为“遭受冲击”

为什么评价他人会演变为一种暴行?

怎样避免“愤怒”发展为“情绪化”?

“情绪化思考”让人越想越气

“情绪化”的背后是“不想被人小看”

“情绪化”是一种不合理的自我保护

“解释”能够比“发脾气”更好地保护自己

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第2章 “情绪化”的人欠缺“自我肯定”

“情绪化”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什么是自我肯定?

是否感觉“现在这样就挺好”?

麻烦的根源在于“角色期待”的偏差

“你心里就没有我!”这种想法会让人渐行渐远

善用情绪,有别于“积极思维”

想说的话为什么会说不出口?

开口表达,还可以平复“不安”的情绪

自我肯定程度低的人,常常这样说话

第3章 了解彼此的“领域”,收获畅快心情

尊重彼此的“领域”,才能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

对自己的“领域”负责,不要忍气吞声

怎样避免自己的“领域”被入侵?

“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为什么让人生气?

提出劝告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暴行?

总忍不住好为人师该怎么办?

你的“正确”他人未必接受

第4章 放弃“谁对谁错的拔河赛”又何妨

为什么越强调“正确”,越会让自己虚弱无力?

“情绪化”是对“正确”的执念

人为什么想要别人认同自己的“正确”?

关注真实感受,而非正确与否

双方的“正确”标准不同,该怎么办?

对“谁对谁错”*敏感的是内心受过伤害的人

不小心实施了职场霸凌,该怎么办?

不要因为“绝不原谅!”的想法而自责

第5章 避免“情绪激动”的7个习惯

第6章 怎样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怎样面对职场霸凌的可怕上司?

怎样面对突如其来的语言暴力?

陌生人突然发火了该怎么办?

不小心陷入网络骂战该怎么办?

怎样应对情绪激动的特殊人群?

非典型发展人群大发雷霆时应该怎么办?

结语 只要看到自己的坚韧

展开全部

节选

前言:别再被情绪左右! 你是否遇到过这些问题—— “一激动就管不住嘴,每次都很后悔。” “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气,人际关系搞得很僵。” 想必许多人都不愿意变得“情绪化”,原因多种多样,例如: ·因为“情绪化”的自己显得不够成熟而难为情 ·因为“生起气来与真正的自己判若两人”而感到沮丧 ·总是板着脸,让旁人觉得“不好相处”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经常一不小心就影响了人际关系 ·与曾经闹过情绪的人结下梁子,无法像往常那样相处 ·自己在他人眼中成了说话容易冲动的人,不被委以重任 ·有时因为情绪激动而妨碍了工作和生活 ·被贴上了“盛气凌人”“神经质”“惹不起”的标签,被人疏远 当然,所谓“情绪化”,并非单指“愤怒”这一种情绪失控。有时折磨我们的也可能是“不安”的情绪,例如: ·因为被人爱慕而感到局促不安 ·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成绩而心烦意乱,工作心不在焉 可见,“情绪化”不仅会给人际关系和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还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 一旦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之中,我们的内心便无法拥有平和的幸福。 例如,待在家里本应该舒心惬意,但却不知为何对妻子做家务的方法看不顺眼,结果在家里依然是心烦意乱,生活的品质明显下降。 当然,用这种态度对待家人,很有可能会造成家庭危机。尽管自己只是心直口快,但是说不定哪一天妻子就因为“和这种臭脾气的人过不下去”而突然提出离婚。 那些自认为“平和淡定、绝对能够克制住自己情绪”的人,同样需要注意情绪问题。 因为其中的一部分人并非没有闹情绪,只是因为不善于处理这种状态而“假装自己没有闹情绪”。压抑内心翻涌的情绪不仅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且自我压抑的状态也会让自己无法专注于与旁人的沟通交流。 总而言之,不论是“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还是“能够克制情绪”的人,都会因为竭力避免变得情绪化而让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百般的束缚。这才是“情绪化”问题的本质所在。 因为一旦“情绪激动”便难以自抑,所以要时时刻刻小心提防。于是乎,人就成了情绪的奴隶。 事实上,“情绪激动”也好,“假装心平气和”也罢,都没有任何益处。 然而,道理显而易见,可我们又为什么会“情绪激动”,或是要“假装心平气和”呢?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解答这个疑问,并介绍以下内容: ·怎样避免“情绪激动”恶化为“愤怒”这种反应? ·怎样在避免“情绪化”的同时又无须压抑情绪? ·怎样避免被“情绪化”的他人所伤? ·怎样养成“不被情绪绑架”的好习惯? 我是一名人际关系疗法取向的精神科医生,也将这种疗法从西方引入了日本;我曾志愿参与心态疗愈(AH:Attitudinal Healing)活动,而且曾以众议院议员的身份结识了众多被情绪所左右的人(情绪同样对政治影响巨大),因而在这里我尤其想要声明一点: “情绪化”的症结并不在于情绪本身。 这个结论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想必在很多人看来,我们之所以会“情绪化”,都是由于情绪造成的,因此才会一味想方设法地去控制情绪。 而且基于对“情绪化”的负面看法,在很多人眼中,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困扰。 其实,这完完全全是一桩“冤案”,情绪是无辜的。不仅如此,“重视情绪”甚至可以说是“避免情绪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本书的正文部分将会详细介绍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帮助大家自如地应对情绪。 许多人曾经因为“不想感情用事”而阅读了很多相关书籍,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情绪小小不言时姑且能够应付,可一旦情绪超过某一阈值便一筹莫展。 而且“抛开情绪”“等一等,让自己冷静下来”“别往心里去”等方法,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希望本书能够为身处如此困扰的读者们阐释“情绪化”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重视情绪,步入高品质生活,避免由于“情绪化”而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作者简介

水岛广子: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医学博士。曾任职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2000年6月至2005年8月担任众议院议员期间推动了《儿童虐待防止法》的彻底修订。1997年与他人合作翻译并出版《抑郁症人际关系疗法》,率先在日本引入人际关系疗法(IPT),并致力于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普及。目前担任人际关系疗法专科诊所所长,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客座讲师,人际关系疗法研究会代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