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审计学(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审计系列)

包邮内部审计学(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审计系列)

¥45.2 (8.7折) ?
1星价 ¥45.2
2星价¥45.2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76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300307619 ; 978-7-300-30761-9

内容简介

本教材除系统讲解内部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教材特色如下:
1. 编写阵容强大。既有学界研究内部审计理论的教授,又有从事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专家和审计署的专家。
2. 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反映了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新变革、新模式。
(1)详细介绍了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等;全面介绍了内部审计的计划、程序和方法;系统讲述了内部审计的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内部审计管理等。
(2)从内部审计的新视角出发,重点介绍了与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趋同的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公司治理审计、绩效审计、舞弊审计等程序、技术和方法。
(3)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专门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
(4)介绍了联网审计、大数据审计和区块链自主审计的新技术。

目录

第1章 总 论
1.1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2 内部审计的概念和独立性
1.3 内部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1.4 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习 题
第2章 内部审计职业
2.1 内部审计机构
2.2 内部审计准则
2.3 内部审计职业道德
2.4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习题
第3章 内部审计计划、程序和方法
3.1 内部审计计划
3.2 内部审计程序
3.3 内部审计技术方法
习题
第4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4.1 审计证据
4.2 审计工作底稿
习题
第5章 风险管理审计
5.1 风险及风险管理体系
5.2 风险管理审计的概念和方法
5.3 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和内容
5.4 风险管理审计案例
习题
第6章 内部控制评价
6.1 内部控制系统
6.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6.3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6.4 内部控制评价
习题
第7章 公司治理审计
7.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7.2 公司治理规范性审计
7.3 公司战略审计
7.4 薪酬政策审计
7.5 财务资源审计
习题
第8章 绩效审计
8.1 绩效审计概述
8.2 绩效审计内容
8.3 绩效审计程序和方法
8.4 绩效审计报告
8.5 绩效审计案例
习题
第9章 舞弊审计
9.1 舞弊审计概述
9.2 管理层、员工舞弊及其表现
9.3 舞弊审计程序和方法
9.4 舞弊审计心理博弈
9.5 舞弊防范
习题
第10章 经济责任审计
10.1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和特点
10.2 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协调机制和审计程序
10.3 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定位和内容
10.4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10.5 经济责任审计结论性文书及其格式265
习题
第11章 信息系统审计
11.1 信息系统审计概述
11.2 信息系统审计策略
11.3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
11.4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审计
11.5 应用软件审计
习题
第12 章内部审计管理
12.1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
12.2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12.3 内部审计绩效管理
12.4 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
习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世界各国的审计组织体系大体一致,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不断拓展,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持续提高、作用日益显现,内部审计成为企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提升单位的价值,改善单位的运营,帮助单位实现其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公司治理运动的深入,内部审计面临并正在进行重大的变革。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超越了传统内部审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已经脱胎换骨,涅?重生。为此,我们迫不及待想编著一本内部审计学教材,详细介绍这些新发展、新变革、新模式,以促进我国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本教材除了系统地介绍内部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本教材对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内部审计的计划、程序和方法也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对内部审计的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内部审计管理做了切合实际的介绍。全书包含了编者对内部审计专业学科体系的深刻领悟,对内部审计专业知识的逻辑性、规范性和语言通俗性的深度融合。我们着眼于编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指导实践的内部审计工作指南。自1947年至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先后8次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进行界定,集中反映了IIA对内部审计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对内部审计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内部审计已不再强调“监督”职能,提出了“确认”和“咨询”职能,强调通过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为单位提供增值服务;内部审计不再将财务审计作为其重点内容,取而代之的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内部审计的目标不再是查错揭弊,而是帮助单位实现其目标。因此,本教材从内部审计的新视角出发,重点介绍与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趋同的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公司治理审计、绩效审计、舞弊审计等程序、技术和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没有针对人的审计,因为在有效的治理环境下,个人是通过单位发挥作用的,所以没有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方式。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反腐倡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发展与深化,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教材专门阐述了中国特色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存储和交换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已经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并随之出现了计算机犯罪、信息不安全、数据被盗等现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种可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及高效运行的新的审计方式受到普遍重视,并被视为其他审计种类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教材详细介绍了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和方法。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内部审计技术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推进数字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教材介绍了联网审计、大数据审计和区块链自主审计的新技术。内部审计学教材应该由研究内部审计理论和从事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学者、专家来编写,并且必须是理论研究人员与实务工作人员相结合。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教材的编写汇聚了众多的教授和专家,由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主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教授担任主编。全书共分为12章,由秦荣生教授负责设计全书的结构和内容,并编写第1~5章,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鲲鹏负责编写第6章,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刘健负责编写第7章,浙江财经大学傅黎瑛教授负责编写第8章,浙江工商大学王宝庆教授负责编写第9章,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刘海文负责编写第10章,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原特派员刘汝焯负责编写第11章,南京审计大学郑小荣教授负责编写第12章,*后由秦荣生教授负责对全书进行修改和总纂。本教材可以作为审计和会计本科、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自学和培训用书,还可以作为社会有识之士了解内部审计的参考书。编写教材是一项遗憾的工作。编者无论怎样努力,怎样精雕细琢,*后出版的教材依然会存在缺陷和不足,依然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正。即使当时满意,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化和阅历的增加,对教材内容的领悟力和对问题的洞察力的提高,也能发现许多不满意之处。不少编者数十年来都在修订自己的教材,但仍然难以做到尽善尽美。选择编写教材,就是选择接受遗憾。无论怎样尽力,无论怎样付出,都无法画上圆满的句号,都存在缺陷和不足。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正是我们必须继续努力的理由。读者是*好的裁判,我们希望读者对本教材提出修改和改进的建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秦荣生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担任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审计准则委员会顾问。兼任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审计学会副主任、多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审计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在《经济研究》《审计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2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完成研究课题3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