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吃的人总会相遇

爱吃的人总会相遇

¥21.8 (4.0折) ?
1星价 ¥43.5
2星价¥43.5 定价¥5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455754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23页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54557549 ; 978-7-5545-5754-9

本书特色

★一本给爱吃的人的全景觅食指南 从顺德到东京,从敦煌到西西里;从黄山脚下到台州海边,从北京的胡同到成都的巷子;从新荣记到簋街小龙虾,从大董到绿皮火车上的烧鸡;从金钱油塔到木莲豆腐,从蟹糊冰淇淋到肥肠十全宴。作为近20年中国美食发展脉络和潮流变换的记录者与见证人,小宽在这本书里写出了中国美食的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当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翻翻这本书,跟着小宽一起吃。 ★一本给爱吃的人的自我修养指南 一碗完美的炸酱要用到哪6种酱底?桂花蝉迷人的香味来自何处?大黄鱼为什么东海的*好?一位河南厨师在上海餐厅里腌制的江南醉熟蟹,为什么要用安徽的黄酒?辣椒江湖有什么规矩?豆腐做派有何讲究?答案这本书里都有。作为一位有追求的吃货,如果你对自我修养有更高的要求,这本书里还专门有一篇《美食进阶阅读指南》,助你向资深吃货高歌猛进。 ★一本给爱吃的人的终极进化指南 黄珂的客厅、陈立的厨房;万能饭搭子陈晓卿、精致美食家赵胤胤;萍水相逢的食客,肝胆相照的兄弟;儿时懵懂的玩伴、眼前年迈的父亲。吃货的*高境界,是知觉到:吃饭,*终是吃人。*好吃的饭,是和*好的人一起吃。因为人,饭也成了我们*珍重的记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小宽的美食随笔集, 记录中国民间的饮食文化、自己的吃游之旅, 食物将人与人串联起来, 因美食而相识、相处、相知, 不管是亲情、友情、乡情还是萍水相逢的温情, 都伴随着饮食的故事而发生。饭桌的江湖、山川的故人、酒肉的朋友、人间的清单, 每一辑都充满人间况味, 既暖胃又暖心。

目录

序:就如同安迪·沃霍尔的时间胶囊


酒肉皆朋友

孤独大师傅

惊悚美食记

你有一个叫张勇的朋友吗?

肥肠委员会

诗人无饭

用酒肉杀死时间

爱吃的人总会相遇

加减成厨

曾经沧海,难为炸酱

从此醉,向来痴


饭桌即江湖

茶泡饭

青春饭

异乡饭

年夜饭

百家饭

断头饭


山川是故人

东京的双面味觉

簋街龙虾传

不知天高,但知海参

草根网红餐厅简史

终老之城

辣椒江湖

从敦煌到西西里岛:一次味觉的旅程

他乡遇故吃


人间的清单

美食进阶阅读指南

雪天涮肉

大师工作室觅食记

近乡情怯

绿皮火车时代的烧鸡往事

荒唐拌饭

对饮成一人

霹雳手段,菩萨肥肠

下善若下水

豆腐里的中国

我在舌头上埋了一颗炸弹

俄餐在中国:一场不断偏航的旅程

奇幻麻婆豆腐之旅


展开全部

节选

另外一位肠委,长得黑,姓陈,坐在肥肠面前,犹如一盏黑暗的灯。我跟他一起去成都,他曾经用一次吃 6 个结子(猪小肠打成结)击败了肥肠粉的老板,老板纳头便拜,称之为“肠神”;还有一次去川北,赶上汶川地震余震,他坐在小店里吃肥肠面,地震山摇,面不变色,老板都跑出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岿然不动,默默吃肥肠面,其状犹如天神,余震消了,店老板回到店里纳头便拜,称为之“肥肠仁波切”。 这位黑叔叔的名言是 :个把个女人算什么,这可是肥肠啊。 ——《肥肠委员会》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大董吃到一款焗口蘑,大家吃后纷纷觉得妙不可言,询问大董这道菜的做法,大董一笑,说这个菜很简单 :你先要有二汤,用二汤煨制蘑菇,然后煨好的蘑菇已经入味,再放在煎锅上用黄油煎,*后加入芝士,放在烤箱里烤就可以上桌了。所谓二汤,是区别于头汤,需要头天晚上吊汤,吊汤要用老鸡、棒骨、火腿等等多种原料放在一个大桶,文火慢炖一夜即得,头汤过于浓重,适合燕鲍翅等食材,二汤有浓香,又能不掩盖蘑菇本身的香味…… 大家纷纷目瞪口呆,原来如此还叫简单? ——《孤独大师傅》 吃桂花蝉*令人神迷的是那种独特的香味。其实吃**个桂花蝉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抗拒的,但是吃过一个之后很快就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桂花蝉体内有香腺,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比桂花香更浓郁,有一点薄荷的甘香,旁边一个姑娘说有一种爱马仕尼罗河香水的香,总之是一种容易上瘾的香,吃完吃后,香气留在手指上,经久不散,第二天我依然可以闻到那种独特的香味。 ——《惊悚美食记》 有时候也会去羊大爷,专门去吃涮肉。我们都是羊肉爱好者,一起涮过的涮肉店包括牛街排队两个小时的聚宝源(基本上要提前两个小时找人排队拿号);光明楼的情谊草原,这里的野生韭菜花和包子都很诱人,有时候运气好能吃到“三胃”,指牛的第三个胃,里面装上各种馅料,端桌上,用刀划开,汁水鲜美。还吃过天桥老金的涮肉,地方不大,却有着老北京的腔调与脾气 ;也去过天坛南门的南门涮肉,粗犷、不吝,却也热火朝天。后来我们吃涮肉基本上定点羊大爷,这里肉不错,摆盘各种讲究,吃肉论米,喝酒论碗,串好的羊肉串也能直接放锅里涮。老板姓蔡,人称羊大爷,他本是电影世家,喝酒畅快,一大海碗啤酒刚好是两瓶,一口气鲸吞而下,才是进了自家门。 ——《用酒肉杀死时间》 小伟跟我说这其中一共有 6 款不同的酱 :“1 号酱是海天黄豆酱打底,里面有甜面酱,讲先蒸熟,再下锅炒,放黄酒,放五花肉;2 号酱用的是六必居的干黄酱加甜面酱,这是*传统的老北京做法,但是在处理上我有了一些变形,在里面加了一些红葱,提香 ;这3 号酱用的是韩国的豆酱,味道有一点不一样了 ;这 4 号用的日本的红味噌 ;5 号酱是北京版本和日韩版本的嫁接体,我用了四种酱混合 ;第 6 号是创新了,我在里面还加了一些西式调料,比如鼠尾草和迷迭香。” ——《 曾经沧海,难为炸酱》 7 月正是鲷鱼*美的季节,来自爱媛县的鲷鱼,不去鱼鳞,轻柔烤制,搭配上莼菜、去色过滤的番茄汤,做一款柔美令人感慨的汤。常规的日本餐厅会使用等级很好的和牛,但是在这里,他们选取了仙台黑毛和牛的横膈膜,在火候合适的情况下,出现一种弹牙的脆爽。在旁边加上山花椒,来自青森的萝卜,其实并不是萝卜,而是芜菁,一种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根茎植物,上面撒上黑松露。*妙的还有甜品 :来自北海道的夕张蜜瓜,做了一款一瓜三吃,果肉、果冻,以及拿蜜瓜打成的泡沫,一个瓜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口感,每一种都别致地加入不同口味的酒,利口酒,朗姆酒,甜酒,增强其丰富度,为了调色,*上面覆盖了一点金箔。水果甜品是来自山形县的樱桃,*是当季,杏仁挞与香草冰激凌…… ——《东京双味面》 如果以后再有人问我吃过的*奇怪的东西,我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 10 岁时候的厨房尝试。那是一个孤独的黄昏,我一个人在老房子里,家里没有人,我需要自己解决晚饭。我能找到的是凉馒头、一根大葱,几头蒜。热锅倒油,葱花炝锅,在里面加入酱油,然后把蒜片放进去,小火,然后盛出黑乎乎的一小碗。拿这些贫穷的酱油蘸着馒头,我吃得孤独而满足。那是我 10 岁的黄昏,1990 年的黄昏,万夏那时应该被关在重庆的看守所里,听着长江里的汽笛,吃着馒头和白菜汤。 ——《茶泡饭》 到了杭州,再晚我也会跑到东山弄陈立教授家里喝一口茶,聊一会天,陈立教授像变戏法一样,端进来各种好吃的。前几天去杭州,在 40 度高温的笼罩下,他给我端来一小碗木莲豆腐,其实类似冰粉,晶莹剔透的果冻,冰凉解暑。还会变出一份陕西三原小吃金线油塔,丝细层多,不知不觉可以吃下半盘。 吃饭到头来,还是“吃人”,吃百家饭,无非是吃熟人。心无挂碍,不必忌讳,吃喝坦然,有人情滋味。波澜壮阔的时代,似乎我们在吃饭的间隙也不用去惦记,风云际会的人间,我们也放置一旁。每每在美好的饭桌上虚度了几个小时的时光,我就觉得命运的脂肪又增加了 21 克,这 21 克就是人间婉转的情谊。 ——《百家饭》

作者简介

小宽,本名赵子云,1980年出生,诗人,美食记者,专栏作家。 《舌尖上的中国》**、二季,《风味人间》美食顾问。 曾任《新京报》美食记者、搜狐美食主编,现为“一大口美食”创始人。 出版有《小宽带你100元吃遍北京》、《饭否》等美食书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