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43015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46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554301555 ; 978-7-5543-0155-5

本书特色

很多人都知道调补脾胃的重要性,但论及调补方法,则存在者很多误区,有人认为脾胃虚弱就要多吃补药,岂不知中医有“过犹不及”之说,因此,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都是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中篇:好脾胃是吃出来的”都可以找到。有人认为,脾胃失调只要吃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中医讲究调理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上篇:跟着四季养脾胃”。如果脾胃失运,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本书主要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入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详细讲述了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肝炎、脂肪肝、消化不良、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疾病的具体调理方法,相关患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跟着四季养脾胃、好脾胃是吃出来的、调脾胃, 治百病三篇, 主要包括: 春季调养特点、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春天心情不畅可饮花茶、性情急躁宜吃“忘忧草”、别把汤圆当主食等。

目录

上篇 跟着四季养脾胃

一 春
春季调养要点
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
春天心情不畅可饮花茶
性情急躁宜吃“忘忧草”
别把汤圆当主食
清明时节祛湿汤
对症食疗解春困

二 夏
夏季调养要点
夏季饮食宜吃“苦”
大暑进补宜清补
夏日消暑,西瓜*佳
粉葛去火,并非人人皆宜
鸡蛋花,清暑扫烦热
荔枝是虚寒体质的首选
解暑,宜用鲜品荷叶
中考逢炎夏,考生饮食巧安排
静心养气防情绪中暑
疰夏的调理

三 秋
秋季调养要点
秋季饮食宜少辛多酸
秋季进补要因时而异
雪梨是秋季润燥佳果
泮塘五秀解秋燥
吃月饼,选适合自己的
巧用刮痧除秋日湿热
 
四 冬
冬季调养要点
冬季饮食贵在淡
冬吃萝卜,好处赛人参
冬季进补吃羊肉
固元膏,利弊因人而异
快乐健康过大年


中篇 好脾胃是吃出来的

一 吃对食物养脾胃
冰糖葫芦,还是山楂的好
大麦茶,功在消食导滞
莲子,“有心”还是“无心”
陈皮,行脾胃之气
生姜,醒脾开胃
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辣椒,有人爱有人畏
降脂润肠胃,常食黑芝麻
以形补形吃猪肚
培补中土用栗子
保护胃黏膜,可食猴头菇
粗粮的好处是吃出来的  
喝粥易消化,但勿以粥代饭  
吃火锅要多点讲究

二 妙用中药,食中加补
黄芪,补益脾肺升阳气
党参,改善疲劳养精神
山药,补脾养胃可常食
桂圆干,调理心脾的补血药
沙参,善补五脏之阴
桂皮,温阳止痛有奇效
薏米,健脾清热利水湿
石斛,梅兰芳的护嗓方
芡实,补脾肾止泻良药
土豆,营养全面的地下人参
牛肉,补脾堪比黄芪

三 好习惯养出好脾胃
饮食失节是脾胃受损的首因
不必拘泥于食物的昼夜之分
吃饭可不论早晚,但要有规律
白开水不是喝得越多越有益
熬夜者可用糖水加餐
酒喝适量,少饮勿醉
汤泡饭加重胃肠负担  
零食,爱要付出代价

下篇 调脾胃,治百病

一 有好胃才有好味
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
胃病患者要重视饮食
胃病易反复,需强正气
食欲太好,可能是胃火惹的祸
胃溃疡,别把小病拖大病
胃炎反复治,不如治反复
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要消除“心病”

二 缠人小病只惧好脾胃
治口臭要调理脏腑
分清腹泻病因才能对症止泻
有种腹胀是“心病”
小儿厌食,饮食调理脾胃运化功能
老年人厌食,先找病因再养脾
“屁”是肠胃健康的晴雨表
慢性便秘,分型施膳
肥胖患者可用茶疗健运脾胃

三 治肝病从调脾胃入手
养肝离不开养脾胃
中药补益脾胃治乙肝
脂肪肝患者控制饮食给肝脏“减肥”
肝炎患者要重日常调理
病毒性肝炎的食疗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延,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消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 跟师于广东省名中医余绍源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病和内镜技术临床工作,主持和主要参与厅局级课题10项。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胃镜、肠镜的诊疗。尤其擅长治疗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肠道易激综合征、缺血性肠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