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29650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55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35296504 ; 978-7-5352-9650-4

内容简介

  《现代家庭医生/家庭医学知识**》以家庭对医学知识的需求为出发点,分别从家庭就医、健康自测,到内、外、妇、儿、眼、耳、鼻、咽喉、口腔和皮肤性病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要点和用药情况作了重点介绍。

目录

科学就医
一、择院就医
二、择医窍门
三、就医要点
四、注意观察
五、按症挂号
六、需看急诊
七、就诊秘笈

第二章 做到“三早”
早发现
一、癌症早发现
二、糖尿病早发现
三、冠心病早发现
四、老年痴呆症早发现
第二节 早确诊
第三节 早治疗

第三章 健康自测
**节 健康如何自测
一、健康问题
二、健康信号
三、健康自测
四、老人体能自测
五、生活方式自测
六、人际关系自测
第二节 从头面测健康
一、由头发判健康
二、观颈部知健康
三、从面部知健康
第三节 从五官测健康
一、查口腔知健康
二、看唇色知健康
三、由眼睛知健康
四、从鼻子查健康
五、观耳朵查健康
第四节 从手部测健康
一、观手知健康
二、察指纹判健康
三、从掌纹断健康
四、看指甲知健康
第五节 由皮肤知健康
一、颜色变化
二、异常现象
第六节 从腹、腰测健康
一、从肚脐看健康
二、量腰围知健康
第七节 由其他测健康
一、从足部看健康
二、看鞋底窥健康
三、观性器官判健康
四、从出汗测健康
五、从饮食查健康
六、由睡梦知健康
七、观笔迹断健康

第四章 内科疾病
**节 感染性疾病
一、病毒性肝炎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四、狂犬病
五、脊髓灰质炎
六、麻疹
七、风疹
八、水痘:
九、流行性感冒
十、禽流感
十一、流行性出血热
十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十兰、巨细胞病毒感染
十四、艾滋病
十五、埃博拉病
十六、萨斯病
十七、朊粒病
十八、中东呼吸综合征
十九、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二十、白喉
二十一、百日咳
二十二、伤寒(附:副伤寒)
二十三、细菌性痢疾
二十四、霍乱
二十五、鼠疫
二十六、猩红热
二十七、炭疽
二十八、败血症
二十九、弯曲菌病
三十、斑疹伤寒
三十一、梅毒
三十二、钩端螺旋体病
……
第五章 外科疾病
第六章 妇产科疾病
第七章 儿科疾病
第八章 眼科疾病
第九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
第十章 口腔科疾病
第十一章 皮肤性病
展开全部

节选

  《现代家庭医生/家庭医学知识**》:  早发现,是诊疗“三早”中的**“早”。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对所有疾病都应该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治愈率。但是,对某些疾病的早发现,应该选择*适宜的时机。所谓*适宜的时机,是治疗的*佳时机,就是指在这时发现、确诊。即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有益无害,而且,治疗十分有意义。故也可以称为“有意义的早发现”。至于对疾病的准确预测,如预测某人在未来的几年内罹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很大,而及时采取某种措施后,又能够完全防止该疾病的发生,我们认为,这也应该属于有意义的早发现的范畴。  由于各种疾病的*适宜时机的早发现(也可以称为理性早发现,即与无意义的过早发现相区别)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今将几种常见疾病的*适宜早发现以及如何做到早发现,分别简要地介绍如下。一、癌症早发现一般医学常识认为,对于各种癌症,越早发现其治疗的机会就越大。有些医学专家认为,对癌症若能早一天发现,就多一分治愈的机会。但是,有些临床研究表明,有些癌症过早发现,却有害无益,所以,对癌症的早发现,应做到理性对待。也就是说,应该在*佳的治疗时机得到发现,达到*佳的治疗效果,而避免治疗带来的一切危害。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各点。  (一)何谓早发现  凡是肿瘤的直径在Imm之内,未出现临床症状或仅出现早期癌症信号,或处于“微小癌”(或称“一点癌”)阶段,如果在临床上能够诊断出癌症,就可以称为早发现。也有人认为,在肿瘤分期中处于I期,又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就诊出为癌症,也可称为早发现。  日本的天林常雄曾对临床医生能够在临床上观察出来的癌症,称为“临床癌”,而将目前诊察不出来的微小癌症,称之为“微小癌”。这似乎说明,“微小癌”不能被发现,就谈不上早发现。其实这是癌变的前期,也可称之为癌前病变。只有在临床上可以被发现的早期癌症才可以称之为早发现了癌症。如果一个肿瘤的重量不到1克,它的直径就只有1~5毫米,约有10亿个癌细胞,它在成年人体内形成的时间约需9年。因为,一个癌细胞在有抵抗力的成年人体内需要100天才能分裂成2个癌细胞,再分裂成22个、23个、24个、25个……一直分裂到10亿个癌细胞,所以需要9年时间。因此,就目前一般诊断水平,当肿瘤的直径在1~5毫米能够在临床上诊查出来,就可以视为早发现了。现在,随着诊查水平的提高,直径不到l毫米的肿瘤已能诊查出来。美国研发出的名为“Enose”电子鼻,能够探测癌细胞产生的特殊成分,可嗅出癌细胞,并能对癌变组织进行准确定位,区分出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这就更能做到早发现了。  (二)能否早发现  由于分子诊断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以及纳米技术等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今已经完全能够对癌症做到早发现,科学家现已能从人体中发现直径为Imm或者更小的肿瘤和癌细胞群。美国科学家利用纳米技术已能从人体内“揪”出癌细胞。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詹麦斯基说:“我们的研究显示,仪器分析能够将癌变细胞从正常细胞中分辨出来,即使有时两者呈现出相同形状。”由此可见,随着新的诊断技术不断地被研发出来,可以肯定对癌症能够完全做到更早地发现。  (三)要理性对待  对于癌症的早发现,无论是病人及其家属,还是医生都应该做到理性地对待。对许多人来说,一旦被检查出有早期癌症,就往往会失去理性思考,虽然身体上没有什么异常感觉,但是,就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精神上崩溃了。有些人虽然嘴上说不怕,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担心害怕。也有的人,不管癌症有无症状,任由它去,不去治疗,听天由命。总之,一旦诊断出癌症,就可以抑制人们的理性的思考。即使医生告诉他所患的只是早期癌症,而且,也不会恶化,这对病人来说也无济于事,大多数病人都认为如果不治疗,将会夺去他的生命。还认为治疗越“彻底”越好。医生按照医学要求和道德,不给予早发现癌症的治疗也过意不去。所以,就给予病人常规治疗,从而使没有任何症状的早期癌症病人的身体过多地受到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的较大伤害。所谓理性地对待癌症的早发现,就是指给予病人的常规治疗应是有益无害的,病人也能正确地对待,既做到有效防治,又不过度治疗,更不过分地担心,而且,能够坦然地对待。  ……

作者简介

陆恒,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教授,知名专家,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医学经验和积累,学术著作和科普图书出版多部,在医学科普图书撰写上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热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