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21.9 (8.1折) ?
1星价 ¥21.9
2星价¥21.9 定价¥27.0
商品评论(1条)
105***(二星用户)

教师用书类

一直想要一本教学反思类的书,上次正好在书店看到,但是很贵,在中国图书网买书很划算!

2015-07-28 14:25:2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258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14-11-01
  • 条形码:9787567525801 ; 978-7-5675-2580-1

本书特色

《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是一种高尔登式的自下而上的研究。立足于一线课堂教学实际,着眼于数学课堂中实际发生的教学现状,通过聚焦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探究活动的展开、数学例题教学、数学课堂小结、数学评课以及数学章节起始课、数学实验课等新课型,以现状——反思——重构为主线,对现有教学案例进行辩证分析,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为深入地认识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内容简介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自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至今已实施10多年。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对改革过程中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反思;随着对数学课程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反思也需要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不仅要研究应然的数学教学,也要关注实然的教学状态,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重构数学教学成为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建也就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即是此背景下的研究成果。   《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是一种高尔登式的自下而上的研究。立足于一线课堂教学实际,着眼于数学课堂中实际发生的教学现状,通过聚焦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探究活动的展开、数学例题教学、数学课堂小结、数学评课以及数学章节起始课、数学实验课等新课型,以现状——反思——重构为主线,对现有教学案例进行辩证分析,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为深入地认识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目录

**章  聚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建
  1.1  反思与重建: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词
    1.1.1  来自一线数学课堂的思考
    1.1.2  来自数学教学研究的需要
  1.2  现代数学教育观:反思与重构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1.3  本书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反思与重构
  2.1  现状:教学目标,被“遗忘”的课堂教学基点
  2.2  反思:数学课堂教学正在经历怎样的目标教学
    2.2.1  教学目标的创设:课程目标、教参目标与教学目标
    2.2.2  教学目标的主体:教师与学生
    2.2.3  教学目标的阐述:三维目标的拆分与统一
  2.3  重构:实施有效的目标教学
    2.3.1  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2.3.2  实施有效的目标教学
第三章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反思与重构
  3.1  现状:问题情境化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显性特征
  3.2  反思:数学课堂正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
    3.2.1  问题情境的内涵:问题与情境;数学与生活
    3.2.2  提出问题的主体:教师与学生
    3.2.3  问题情境的内容:情境内容,学生经验内容与数学内容
  3.3  重构:实施有效问题情境教学
    3.3.1  正确认识问题情境
    3.3.2  实施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
  3.4  一个反思与重构的教学案例
第四章  数学探究活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建
  4.1  现状:教学过程探究化成为数学课堂的显性特征
  4.2  反思:数学课堂正经历怎样的探究活动
    4.2.1  探究活动的过程:动手与动脑,执行与思考
    4.2.2  探究活动的结果:知识与方法
    4.2.3  探究活动的过程:手段与目标
  4.3  实施有效探究学习教学
    4.3.1  正确认识探究学习
    4.3.2  实施有效探究学习教学
  4.4  优秀探究教学设计案例
第五章  数学例题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5.1  现状:例题教学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反思:数学课堂正进行怎样的例题教学
    5.2.1  例题教学的选题:数量、质量与教学目标
    5.2.2  例题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
    5.2.3  例题教学的功能定位:例题教学只是工具?
  5.3  重构:实施有效例题教学
    5.3.1  正确认识例题教学
    5.3.2  实施有效的例题教学
   5.4  优秀例题教学案例
第六章  数学课堂小结的反思与重构
   6.1  现状:课堂小结显性化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显性特征
   6.2  反思:数学课堂正经历怎样的课堂小结
    6.2.1  课堂小结的核心: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6.2.2  课堂小结的内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经验
    6.2.3  课堂小结的内涵:回顾与反思
  6.3  重构:实施有效课堂小结教学
    6.3.1  正确认识课堂小结
    6.3.2  实施有效的课堂小结教学
  6.4  优秀课堂小结教学案例
第七章  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7.1  现状:章节起始课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的课型
  7.2  反思:数学课堂教学正经历怎样的章节起始课教学
    7.2.1  什么是章节起始课?
    7.2.2  为什么要章节起始课?
    7.2.3  如何进行章节起始课的教学设计?
  7.3  重构:实施有效的章节起始课教学
    7.3.1  v:确认识章节起始课
    7.3.2  实施有效的章节起始课教学
  7.4  优秀教学案例
第八章  数学实验课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8.1  数学实验课已成为一种重要课型
  8.2  数学课堂正经历怎样的实验课教学
    8.2.1  数学实验的内涵:观察与体验;感性与理性
    8.2.2  数学实验课的主体:教师与学生
    8.2.3  数学实验的内容:猜想与验证;实验与数学
  8.3  实施有效数学实验课教学
    8.3.1  正确认识数学实验课教学
    8.3.2  实施有效的数学实验课教等
  8.4  优秀实验课教学案例
    8.4.1  教学案例1
    8.4.2  教学案例2
第九章  数学评课的反思与重构
  9.1  传统数学评课的反思
    9.1.1  去专业化的数学评课
    9.1.2  去一体化的数学评课
    9.1.3  去差异化的数学评课
  9.2  现代数学评课的构建
    9.2.1  专业化视角下的评课
    9.2.2  多元互补的评课
    9.2.3  走向课例研究的数学评课框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晓红,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江苏省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333工程”人才,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等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专著《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方法论研究》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数学与人文交融》等多项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