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的力量-游荡中国走出去的历史与未来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41134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7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516411346 ; 978-7-5164-1134-6
本书特色
本书着重以津桥国际为载体,描述了一直以来,津桥国际对经济规律的遵从,对人文精神的弘扬。这些内容都是书中所倡导的企业的立命之本,一个企业应该建立并巩固国际教育市场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 选择尊崇规范,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但企业仍然需要义不容辞地选择承担时代的责任。虽然变局更多,但机遇总是与危机并存的,承担责任是教育机构的历史使命。
内容简介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中国教育机构也必须与世界教育机构同时前行,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中国教育机构也必须走向世界。从20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的中介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留学信息变得透明化,办理出国手续也并非“登天难事”。*重要的是,这个时代,人们关注的焦点从30多年前的“如何出国”转变为“出国以后怎么样”,变得更加重视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出国留学的目的也从*初的“盲从”找到了“靶点”,即赴海外接受优质教育,积极吸纳海外先进知识,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体验世界多元文化,从而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的国际化人才。 基于此,我们找到了双向创新的本源。中国国际教育机构必须从硬性“整合”资源走向柔性“融合”资源的创新模式。
目录
节选
大国崛起,聚起来 岁月的变迁见证了太多国家的起起落落,兴衰成败。直到今天,我们细细揣摩一个国家的历史,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曾经的轮廓,聆听到她沧桑的声音,触摸到她发展的脉络。 诚如清代学者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所写:“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确如此,亟待崛起的中国应该学会从世界角度看各国聚散之路。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的稳固上。在经济之上,体现的应该是一个民族厚积薄发的凝聚力和兼容并蓄的软实力。 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必定是一个能量的聚集体。 当下,中国元素正在泛红。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每一个领域里都有可以成为话题的元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将目光聚焦在中国的发展上,“静待”她的崛起,以及她能更深远地影响世界。 2007年热播的《大国崛起》纪录片中,讲述了九个大国的崛起之路,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美国等,但没有中国。悄然中,“大国”成为*火爆的话题,中国人心中滋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国情结”。 然而,中国人又很快陷入迷茫:中国拿什么崛起? 事实上,中国绝不缺少崛起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这种力量,并运用这种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于是,有人说中国的崛起需要依靠经济力量。的确,从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势态看,多家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世界五百强,中国工业的力量也展现出令人震惊的成果——2010年,中国GDP总值一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中华民族已经成为东方的巨人。这样的发展速度虽充满波折与坎坷,但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确让所有国家刮目相看,在世界舞台上渐渐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同时,这一切似乎又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中国的经济强大了,中国便称得上“大国崛起”了。 不可否认,经济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却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首要因素。看《大国崛起》中的国家崛起之路,我们应该有所理解:一个大国能否始终保持崛起的姿态,不是完全由经济决定的。 于是,有人说中国需要文化力量的崛起。文化传承历史,牵系未来,承载着强大的力量,甚至超越了经济。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一个国家的文化几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作为美国文化精神代表人物的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无独有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曾拿印度与文坛大师莎士比亚相比较,结果丘吉尔选择的是:“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丘吉尔看来,拥有文化和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走向伟大的不二选择,而不是征服别国,更不是称霸世界。 这些言语直接印证了一个观点: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凝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非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应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条件。 由此可见,中国的崛起需要文化的力量。但是一个国家仅有繁荣的文化,就能成为“大国”,且万无一失了吗? 并非如此。 那么,中国在什么时候才开始了长足的发展? 确切地说,应该是从改革开放。能够让一个国家崛起的力量不只是经济,也不只是文化,而应该是凝聚力和软实力——开放代表着凝聚力,文化代表着软实力。 为什么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大国”,需要凝聚力和软实力? 只有凝聚力可不可以?只有软实力可不可以? 想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凝聚力,什么是软实力。 凝聚力与软实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首先是凝聚力。凝聚力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为团结,指所有人共同面对苦难与挫折的能力。此种表现的凝聚力源于繁星般的个体,在面对共同困难时,为了将压力转换为抗争困难的动力,所有人合聚而成的力量。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类似的情况,比如华工团结起来反抗命运、抗日战争等,这些都是利用人民团结的力量赢得的胜利。 因此,表现为“团结”的凝聚力,是中国崛起必不可少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为国家引路,将一切压力化为动力。 当然,凝聚力还有另一种表现。 凝聚力的另一种表现是整合世界资源,充分学习、吸收世界各地的知识,并将此转化成自身能量。 改革开放*显著的特点就是“开放”,也即走出去,引进来,使得中国与世界的资源相互交融,进而整合。 反观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也比不上世界资源的丰富多彩。“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却不会过时。凝聚世界资源,充分吸收、利用世界知识,以壮大本国,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 所以,中国崛起需要凝聚力,既要有共同抵抗困难与外敌的团结的力量,又要有整合资源、化外力为内功的聚合能力。 其次是软实力。软实力,顾名思义,是与国民生产总值等硬实力相对应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文化方面。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实力是美国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来的一个创新性观点。有趣的是,他对中国的软实力特别感兴趣。2005年他还专门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约瑟夫?奈提到:“*近美国国会报告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崛起,极少注意中国软实力的上升。而在一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软实力资源如文化、政治观以及外交都是组成超级势力的元素。 “然而,正如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还尚难与美国相抗衡,中国的软实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没有像好莱坞一样的文化产业,中国的大学也与美国差之甚远……无论如何,尽管中国还尚未能及美国的软实力水平,但忽视它的增长是愚蠢不堪的。” 由此可推断,软实力的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崛起,能否成为公认的“大国”。 其中,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中*主要的体现。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以此繁衍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的“魂”,所以,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的发展,影响于无形,却力大无穷。那么,这就表示中国想要全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内外兼修,在加强发展本国文化的同时,学习世界文化资源,化零为整,推陈出新。 所以,中国崛起需要软实力,既要合理发展本国已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也要充分吸收世界多彩缤纷的优秀文化资源。 凝聚力和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充分必要条件。 美国著名作家J。K。罗琳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改变世界并不需要魔法,只需要我们发挥内在的力量。” 中国人拥有这种力量,中国具备这种力量,我们需要做的是,聚合力量,并用这种力量开拓崭新未来。 ……
作者简介
赵鹏,津桥国际集团创始人,中国杰出的教育家。鉴于他在我国教育领域、出国培训领域中的显著成绩,多年来,他先后接受CCTV、中央教育电视台、BTV、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网、新浪网、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国内权威媒体的专访和报道,并在教育行业组织的评选中,多次荣获“中国留学行业领军人物”“北京教育培训行业十大领军人物”“中国杰出教育家”等称号。2014年新年伊始,赵鹏先生成为世界华人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29.7¥69.0 -
文案高手
¥12.6¥36.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7.3¥27.0 -
富爸爸穷爸爸
¥32.0¥89.0 -
故事力法则
¥16.8¥48.0 -
图解博弈论
¥13.3¥38.0 -
NO LOGO-颠覆品牌全球统治
¥9.5¥45.0 -
学会提问
¥46.2¥69.0 -
央企真相
¥18.6¥58.0 -
冯唐成事心法
¥42.9¥78.0 -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八品)
¥13.5¥52.0 -
(平装)哈佛管理课
¥14.4¥45.0 -
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36.5¥58.0 -
畅销的原理: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八品)
¥15.8¥45.0 -
投资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20.8¥65.0 -
狼道
¥9.1¥35.0 -
可复制的领导力
¥24.0¥49.0 -
中国的银行
¥9.9¥17.0 -
麦肯锡底层领导力/(英)克劳迪奥·费泽,(英)迈克尔·伦尼,(英)尼古莱·陈·尼尔森
¥21.8¥68.0 -
麦肯锡图表工作法
¥24.4¥49.8